今天聽了一堂洪濤教練的
財商課,這兩個詞很吸引我。
什么掙錢?什么賺錢?
同時拋出這兩個詞,
你肯定覺得這不是一個意思嗎?
都是增加自己的金錢流入口袋嘛
我在現學現賣了
在2個班級課堂上分享的時候,
學生都是在一臉質疑…
但是明顯比之前眼里有光,哈~
但是,當我在黑板寫下【掙】和【賺】的時候,問學生,你們喜歡哪一個?他們統一回答:喜歡花錢!
我笑答:沒錢進袋怎么花呢?先思考如何進來,再討論如何出去?好不好?
他們才說:好~
借著我就讓他們投票選擇,投票結果是每個班僅有10%的孩子選擇【掙錢】,其他都喜歡【賺錢】。哈~后生可畏??!
掙錢:用手去爭來的
賺錢:用錢去兼來的
那我們如何掙錢?賺錢呢?
我在課堂上又問,有哪位同學自己可以掙錢或者賺錢呢?只有又是僅有10%的孩子舉手,然后說出來的大部分都是掙錢的方式:派傳單、倒賣小零食、跟親戚賣國旗等等。
慶幸的是,居然有個孩子通過玩游戲加入到游戲公司的某個運營團隊,然后一起分紅,每天有300~1000不等。瞬間教室里就炸開了鍋…
有的說,你可以不用讀書了…
有的說,哇~還可以這樣,不是都是打游戲賣裝備掙錢嗎?
有的說,好厲害…
一下子,他成為了全班的焦點。
兩個班級120人左右,10%即12人左右在高中階段接觸到錢的層面,僅僅只有1/120的比例接觸到了“躺賺”層面的。
突然意識到,財商的教育缺失是多么嚴重??!
我們成年人該如何掙錢?賺錢呢?
通過現在的財商教育的滲透,我的做法是和大多數成功人士一樣:先掙錢,再賺錢。
股神巴菲特先生6歲開始賣報紙掙錢,而他的90%的財富是在他60歲之后。
所以變富不能急,得慢慢變富。投資七分靠心態,三分看工具;而投機正好相反七分盯工具,三分心態。
既然已經知道如何做了,那么接下來就是下一步還做什么呢?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你的收入是身邊交往最多的五個人收入的平均值。
哈哈~還記得我進入變現學院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賺100萬?然后教別人賺100萬?
被海明教練和渝棟班班打磨后才知道,我跟高中生的思維一樣搞笑,還沒掙錢、賺錢呢,就想著花錢。是不是很像?
現在我改變思維了,首先你的把你的圈子升級到有100萬圈子的人脈池里,不斷付出鏈接,不斷分享鏈接,不斷出鏡頭鏈接…采訪100萬牛人,靠近他們,讓他們成為我身邊交往最多的5個人…
當然了,也是需要符合學習—思考—實踐—再學習—再思考—再實踐,不斷反復去驗證市場,去驗證我的價值。
這個過程是可以快也可以慢,在于你的學習力?思考力?行動力的綜合表現。
最后以查理芒格的一個金句結尾:每天都聰明一點點。
而我現在迭代后最喜歡對自己說:每天都要進步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