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為一首名為“牽絲戲”的歌寫的故事,配合這首歌(點這里)看,效果更佳
在我往來臨安和蜀地行商的十幾年間,我見過許多人,販夫,走卒,官差,山賊,也經歷了不少咄咄怪事,但其中唯有那個山神廟里偶遇的老翁和他的傀儡讓我至今想起仍舊悵悵然。
當時我經商未久,聽人說起臨安的綢緞若是運往蜀地,往往一本萬利,于是我就帶上一車的綢緞就興沖沖的趕往蜀地,然而還沒入蜀,我攜帶的貨物便被強盜洗劫一空。所幸藏在我身上的幾塊碎銀卻是沒被那群強盜搜了去,只是要原路返回這點盤纏是決計不夠的,所以我索性便繼續入蜀。
隨后幾天我便日夜兼程,希冀能早日趕到蜀地。一天下午,我貪趕行程,卻不料下起了大雪,山路變得泥濘難行??墒侵敝撂焐珜担L雪漸重,我也沒能趕到預定的客棧。正當我感覺寒氣入髓腿乏不支開始絕望之際,忽見前方靄靄叢林中仿佛有火光閃動,我精神為之一振,緊了緊衣襟加快腳步朝那火光處走去。
走近后發現原來那團火光是從一座破落的山神廟中冒出,我大喜,幾步并作一步的推開門踏進廟去。進廟后,我先轉身趕緊合上門扉好阻擋那隨我一同灌進廟中的風雪,然后才有閑暇打量廟中景象,原來那誘人的火光來自供神臺子的前面,而在火堆旁邊正坐著一位衣衫襤褸,須發皆白的老翁,他此時正含笑向我瞧來。隨后他開口道:“別瞧了,這破廟里就我這糟老頭一個,快些過來吧,看你臉都凍青了。”于是我便一邊告罪一邊走到那老翁旁坐下。
坐下后,我解開包袱取出了兩個馕,遞給那老翁一個。那老翁哈哈一笑,道:“老頭我還以為今晚又要挨餓,沒想到天降風雪客,上天待我不薄,不薄啊。”我客氣了幾聲,隨后我們便都不說話了,只是默默地啃著手中的馕。
在嘴巴咀嚼的同時,我開始重新打量起廟中的事物。這時我才發現那神臺上空空蕩蕩,神像不知哪去了。我有些詫異,問起老翁,老翁這時已經吃完了,他抹了抹嘴,向我局促一笑,然后指了指面前的熊熊火光,說到:“這便不就是土地爺的仁慈么?”我定睛看去,原來火堆中正橫躺著半個土地爺的木雕,面目焦黑難辨,但那雙眼睛卻似乎正炯炯向我看來。我驚的差點跳將起來,嘴里不停的念叨著“罪過罪過”。那老翁有些譏諷的看著我,說:“老弟啊,聽老哥我說一句,這世上有沒有神仙鬼怪我是不知道的,但這些木偶泥塑,我敢斷言,卻是不可能有半點法力的?!?/p>
行商的人的人大多篤信鬼神,我也不例外,我見那老翁做了褻瀆神明之舉還振振有詞,不免有幾分不忿,于是便出言道:“你怎么知道?”
那老翁聽出了我語氣中的忿忿然,也不惱,只是從自己背后解下行囊。隨后他從行囊中取出了一具木偶。那是一具少女的木偶,制作極為精良,火光下我看見那木偶的的眼睫毛上繪著一顆淚珠,楚楚可憐宛若生人。
那老翁愛惜的用手拂了拂那木偶,然后和我說道:“不瞞你說,老頭我正是靠表演這牽絲木偶戲為生。這木偶陪我四十年許,這幾十年間縱使我再落魄我也總讓她看上去漂漂亮亮的,你別看我這一身襤褸,但這木偶上用的彩繪卻一直是最上等的。要是這世上真有神鬼之事,想必早該通靈報恩了吧,可是你看這木偶哪有半分靈氣,依舊是得我縱絲操作,我讓她進她便不肯退,還是與當初一般蠢笨。”說著這話的同時,他五指套上了絲環,他手指輕動,那木偶便向前走了兩步,之后他沒繼續操作,那木偶便癱坐原地。
“所以說,我幾十年悉心照料的木偶尚且如此,這山間久無人過問的山神偶像又怎么可能有什么法力?”那老翁做總結道。
老翁說的的頗有道理,但是一時間卻難以說服我。只是我突然間對著老翁的身世起了好奇心,加上這廟中也就我們二人,若是皆默然不語,那這漫漫長夜怕是難以打發,所以我便不談這山神一事,而是問起了老翁為什么會做起這牽絲木偶戲的行當。
那老翁嘆了一口氣,說到:“反正這左右無事,我便向你說說吧?!彪S后他便將他的生平遭遇娓娓道來。
“我小的時候,就愛看這牽絲木偶戲,簡直愛到瘋魔的程度。你有沒有聽說過哪家孩子不愛和其他小孩玩而是天天纏著父母要看戲的?我就是。而我當時家境還算殷實,父母煩不過我天天糾纏,索性便專門雇了一個人天天給我做戲看。
“時間長了,那請上門的木偶師的戲我都看的厭膩了,天天嚷著要看新戲,那木偶師沒辦法,索性便開始教我怎么自己操作傀儡。說來奇怪,我讀那四書五經時愚鈍非常,往往別人家小孩四五天便能熟背的文章我卻是半個多月也難以掌握,反倒是這盤鈴傀儡之技,我上手極快,不出三月便盡得師傅真傳。
“而后我磨著父母為我重金做了一具牽絲木偶,便是現在我手上這具了。我簡直愛極了這具木偶,總是以娘子稱呼她。我還記得我當時說過我這一生不再成婚,只娘子一人就夠了。哪想一言成讖?!闭f到這里,他自嘲的笑了笑,然后動了動五指,那癱坐的木偶呼地長身而起,對我做了一個萬福的動作。
“當時我給我父母親朋表演這牽絲木偶戲,他們看后都嘖嘖稱奇,皆夸我聰慧,我也以此自得,從此愈發荒廢學業耽于木偶戲。說來不怕你笑話,當時我與這木偶同吃同睡,常常還向她訴說衷腸。那時我已經不是小孩,也到了該成家的年紀了。
“我父母見我成年后,還是如此,不免擔憂,遂幫我招羅了一門婚事,他們希冀著我成婚后能像話些,然后乖乖的繼承家業。只是當時的我一心只念著娘子一人,不愿負她和那聽也不曾聽過的人成婚,遂在大婚前一天帶著娘子出逃?!?/p>
說到這里,那老翁突然閉口,轉而低頭看著那具又癱坐的地上的木偶出神了。我不愿去打擾他,便靜坐著等待下文。廟中只余木柴燃燒的嗶剝聲,我看見他那一雙有些渾濁的眸子中倒映著火光明滅不定。
過了許久,他才重新開口:“后來啊,我到處流浪,只靠演這牽絲木偶戲為生。這段時間別人想來肯定覺得我苦的很,居無所行無侶,風餐露宿,但當時的我可不這么認為。當時我只覺有娘子相伴,哪管它生活困苦,只覺胸中自有甜蜜氣息充斥,無論白天再苦再累,到了晚上與娘子在月光下對坐相顧,也就覺得這是最天堂的滋味。
“只是啊,年輕癡狂總有盡頭,待到后來我年歲漸長,雖然與娘子相顧之時仍覺得歲月安好,但我的身子卻愈發不能承受這生活艱苦。于是我便升起歸鄉的念頭,這時我已背井二十余載,待到我回到家鄉,卻發現,原來我的父母我的故居,都在幾年前付之一炬。至于親戚朋友呢,我先前與你說過,我少時癡迷傀儡戲,只知閉門觀戲,不曾與他們有半分來往,而今歸鄉,竟是半個熟人也找不著。
“無奈我只好背起娘子,再次離鄉。而后我愈發老邁,而娘子卻只如初見,每次思起我的襤褸破敗和她的彩繪明媚,顧盼生姿,我心中總有幾分恨意。但也無法可想,每日饑寒交迫,卻也輾轉至今。”
那老翁在說這最后一段的時候,已有幾分哽咽,待到說完,已然泣不成聲。我溫言相勸,待到他逐漸平復下來后,我開口懇請他為我演上一場牽絲戲。老翁答應了我。
只見他從行囊中掏出了一些樂器和三尺紅錦,然后他把紅錦綁在廟中兩柱之間,他隱于幕后奏樂牽絲,而那被老翁稱為“娘子”的木偶則在紅幕前翩然起舞。盤鈴樂聲咿咿嚶嚶,木偶時而踱步自矜時而飛天狂舞顧盼神飛,火光照映下,她那悲戚的妝容似乎活了過來,眉眼盈盈,婉媚絕倫。
曲終,在我的驚嘆聲中,老翁抱著“娘子”重新在我旁邊坐好,他對我的贊美似乎十分受用,也和我笑談了一會。然而此時那土地神像快要燒盡,火堆萎靡,廟中溫度漸冷,我們都不愿多說話了,而是看著火光逐漸暗淡。
突然那老翁立起,恨道:“我這一生落魄,皆因這傀儡而起。即便天寒地凍,我也難置冬衣,一貧至此,倒不如將這禍害木頭一把火燒了?!闭f完,他便將懷中木偶投入火中。
我止之未及,正跌足嘆息,卻見那投入火中的木偶自己婉轉起身,向老翁肅拜揖別,容止身段與生人全無二般,我可以仔細看到她睫毛上的淚珠滑落臉頰,劃下一道淚痕,而后委頓在地沒于篝焰。而在她委頓前那一瞬,我看的真真切切,她的嘴角勾起,對著老翁做了一個最燦爛的笑容,那笑容驚艷我至今。
但是老翁似乎看不到這一切,我趕緊將我看到的告訴他。
聽完我的話后老翁愕然呆立原地,而后醒轉,掩面嚎啕,大叫道:“暖矣,孤矣!”
我后來睡去,我記得睡前我看到老翁頹然坐著看著火光怔怔出神。第二天天明后醒來發現,那火堆依舊燃燒。老翁還在看著火光?;鹧鏌搅酥形绮艤纭6L雪也在這時停了,我心急趕到下一個客棧,遂告別老翁。
后來我在我不知第幾次入蜀,經過那個山神廟時發現那個廟已經被修繕一新,而廟中的廟祝正是那個老翁。老翁看到我很高興,原來那天一別之后,他到了附近城里的寺廟出了家,而后幾年他日日化緣募捐,終于湊齊了錢財將這山神廟修繕一番,而他說便要在這主持這座寺廟度過余生。當我問及我是否還能有幸看到他的木偶戲時,他拉我到寺廟后面,給我看那里的一座墓碑,上面寫著“娘子墓”。他對我說:“娘子在斯,貧僧一生技藝亦在斯?!庇谑俏揖筒辉偬崞疬@話茬了。
在離開寺廟的時候我發現寺廟門的兩邊刻著《金剛經》中的一段話: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附上歌曲原文案:
余少能視鬼,嘗于雪夜野寺逢一提傀儡翁,鶴發襤褸,唯持一木偶制作極精,宛如嬌女,繪珠淚盈睫,惹人見憐。
時云彤雪狂,二人比肩向火,翁自述曰:少時好觀牽絲戲,耽于盤鈴傀儡之技,既年長,其志愈堅,遂以此為業,以物象人自得其樂。奈何漂泊終生,居無所行無侶,所伴唯一傀儡木偶。
翁且言且泣,余溫言釋之,懇其奏盤鈴樂,作牽絲傀儡戲,演劇于三尺紅綿之上,度曲咿嚶,木偶顧盼神飛,雖妝繪悲容而婉媚絕倫。
曲終,翁抱持木偶,稍作歡容,俄頃恨怒,曰:平生落魄,皆傀儡誤之,天寒,冬衣難置,一貧至此,不如焚,遂忿然投偶入火。吾止而未及,跌足嘆惋。忽見火中木偶婉轉而起,肅拜揖別,姿若生人,繪面淚痕宛然,一笑迸散,沒于篝焰。
火至天明方熄。
翁頓悟,掩面嚎啕,曰:暖矣,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