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點點冰
對于一個重度拖延癥患者來說,現在才看完金城武和周冬雨的那部愛情電影《喜歡你》其實也蠻正常的,看之前以為是俗套的霸道總裁愛上我的超級無敵瑪麗蘇片,看完之后發現,真的是這樣。
可恨的是,不管嘴上怎么罵著影片的劇情俗爛、臺詞肉麻、演員演技尷尬,卻每次都會完完整整憋著尿看完。
就像我們每次說要12點前睡覺卻凌晨1點的時候還拖著大過眼睛的眼袋刷微博一樣難以控制,誰讓我們對愛情總是充滿期待的呢,這樣有錯嗎,沒有。
比起對愛情失望,懷抱希望能讓我們更快樂一些,又何苦含淚對著好不容易吹出的彩色泡泡扎上一針。我不需要你告訴我現實生活有多殘忍,就算有,也只能我自己親自體會,別人說的都不算。
電影里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臺詞是顧勝男說的那句:“你怎么可以同時吃兩個人的菜?”也許在外人看來,這個問題簡直是無理取鬧,只不過是一道菜,何必要如此氣急敗壞的爭論個不停。
但是在顧勝男眼中,她為路晉所做的每道菜都是投入感情的,是量身定制的,不是一個商品,而是一種情感。
所以當看到路晉不辭而別后吃著別人做的菜時,顧勝男表現出的憤怒與無措,就像是孩童時期丟了心愛的玩具般驚慌。
她對路晉的喜歡純純粹粹,不用考慮兩人之間的身份差距,也不用拿出任何喜歡的緣由,高興時犯傻大笑,生氣時咆哮質問,讓人羨慕的真實。
路晉說顧勝男很特別,特別到難以控制,因為真實所以夠特別,因為喜歡所以難控制。愛情的套路不都是這樣的嗎,誰還沒特別過啊,誰還沒被喜歡過啊,夠矯情。
我一直覺得,故事停留在兩個人在一起的那一刻是最合適的了,后面的故事不管多甜蜜,多狗血,多痛不欲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下的情感,此刻的心情,一定都是真情實意不摻任何虛假的,這就夠了。
你的喜歡,就像是冬日里的陽光一般,溫度剛剛好,恰恰暖人心。
一個學妹的故事。
那個男孩從高二就開始喜歡她,找各種理由換到了她的同桌,拿出各科試卷找她講解,午睡時候偷偷看她,放學回家假裝順路,這些事情學妹都一清二楚,她知道男孩喜歡她,卻裝作不知情,不想因為別的事情耽誤學業。
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男孩問她填報的學校,然后直截了當的將自己的志愿改成和她一樣的。那刻,學妹感動了,他的成績明明可以選擇更好的,卻為了她,輕易的下了賭注。
可惜的是,那刻,也只有感動。
后來,學妹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學,男孩也如愿和學妹考到了同一所學校。學妹想,這里優秀的人這么多,他應該不會再關注我了吧。
沒想到的是,男孩還會經常和學妹聊天,偶爾一起上課一起吃飯,學妹對男孩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討厭,就覺得有一個相互熟知的朋友也挺好的。
一次在操場上閑逛的時候,學妹偶然看到了在籃球場上奔跑的男孩,帶著球擺脫種種障礙,卻在投籃的那刻偏離了軌道,男孩輕輕搖了搖頭,卻在下一秒重新活力四射的奔向場中央,也就是在那么一瞬間,學妹突然對男孩心生好感。
最容易被忽視的人,往往就是默默站在身后支持你的人。后來,學妹開始關注男孩,兩個人之間的關系也逐漸拉近,大二開學的前幾天,學妹接受了男孩的表白。
生活不同于影視劇,熒幕中故事的結束,恰恰是現實生活中的開篇。
結束一段三年的單相思,收獲一份兩情相悅的感情,很難得,也曾意想不到。結束一段得之不易的戀愛,收獲一份愛情養成的成長值,很意想不到,卻又無法阻攔。
學妹與男孩交往了一年,像其他情侶一樣走過了熱戀、甜蜜、爭吵、乏味,卻沒捱到最后的平淡。
學妹想不通,男孩可以挺過三年追求自己的漫長時光,卻挺不過與自己真正在一起的一年,是他的誠心不夠,還是自己不夠優秀?
其實,喜歡是個很純粹的事情,沒那么多道理可言。
喜歡你的時候,他可以二十四小時關注你,哪怕丟掉自己的事情;他可以將最好的都給你,哪怕自己喝西北風;他可以拼盡全力保護你,哪怕自己痛的站不起來。
但是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了,不管是性格不合,三觀不匹配,還是在磨合的過程中覺得累了想放手了,都是在對一段感情宣布告別。這時候,不管你有多想破口大罵,多想質疑這份情感,都不能否認他因為喜歡你所做過的一切。
每個人在喜歡一個人的時候,這份執著是看得見的,這份情感也是可以感知的,不能說它假,因為它切切實實存在過,也終究能帶給你一些東西。
這些東西,不論是好是壞,都將在往后的歲月里,跟隨你一同成長。
看《歡樂頌》的時候,讓我快進次數最多的就是邱瑩瑩的戲份,尤其是遇到感情問題的時候,身邊的朋友都想方設法的為她出主意,盡可能的保護她,她卻仍然固執己見,傻愣愣的往前沖。
哪怕樊勝美推掉約會不顧工作苦口婆心的相勸,哪怕曲筱綃費盡力氣極力維護她的尊嚴,她就是要推開身邊所有人,等到親眼見證殘酷的現實,才能徹底安靜。
所以啊,愛情這個東西,不是靠講道理就能說清楚的,不親臨其中,是嘗不到滋味的。就好比,你不親自跳進這片沼澤,就永遠分不清,什么是王子,什么是癩蛤蟆。
所以,當我喜歡你的時候,請不要質疑我的認真,當你被喜歡的時候,也不要質疑自己是否優秀。
“那誰,我曾經喜歡過你,你相信嗎?”
“相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