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在陽光下看書了,特別是冬天這種日子,感覺溫暖而祥和,陽光灑在身上,像極了一個老人慈祥的目光。
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就特別喜歡獨自去享受這冬日的陽光。經常有事沒事就會躺在學校的草坪上,手里揣著一本很文藝的書,作者把他的意境描繪的很美,我卻被這慵懶的陽光打敗了,所以在文學素養上并沒有提高多少。
當時的日子真好啊!現在的處境卻沒有以前那么好了,遇到了走向社會必須面對的很實際的問題,房租,職業生涯,逼婚,定居買房,每一件都會可以讓一個人不能喘息。有時候也會想,有過閱歷后的寧靜和兒童的天真爛漫是一樣還是不一樣?是不是要經過這么大的代價以后去獲得生活得寧靜?
“年輕人,你的思想未老先衰了”,可不是嘛,在年輕力勝的時候想著如何安寧確實對不起身體了的荷爾蒙水平啊,哈哈! 現在的這個情形,我只能假設閱歷是一個更有智慧的存在,通過煉獄之后,會如鳳凰涅槃一般的重生。
==================================================================
人在發愁的時候就會廢話多,找點事情充實自己就沒那么愁了。整理一下上周的讀書筆記,這是一本通俗的經濟學讀物,《牛奶可樂經濟學》,看完確實會對很多經濟學現象有了不一樣的了解了。
1.成本與效益的模型,在產品設計中要考慮,增加功能后的簡便性損失小于新增功能所帶來的收益,然后才能確定增加
2.一家公司的最大價值,并不在于它多大程度的提高生產率,而在于它到底創造了多少利潤
3.凡是具有規模經濟生產流程的賣家,都必然會用到折扣門檻這一工具。對價格敏感的顧客打折,同時無需對其他顧客降價,能推動生產者擴大規模,降低平均生產成本
4.在某些情形下,折扣門檻只不過是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一旦你掌握了這種信息,就能享受較低的價格,而無須付出額外的成本。
5.個人利益,在物質和心理層面是同等重要的。甚至心理層面的東西比物質層面更重要,人活一口氣就是這個道理。
6.市場中我們都只能掌握有限的信息,針對有限信息所采取的行動收益要更多。(如律師比其他行業更注重自己的裝束,拿證多的更能證明自己的能力)
7.現金獎勵勝過同等價值的其他獎品,可人們往往偏好其他形式的獎勵(從公司福利這一角度更能說明這個問題,好的福利投入的資產更低,帶來的收益卻更高)
9.在很大程度上,人們所制作的選擇,源于一種想要構建,保持個人或群體認同的心理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