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本書對審美教育有這樣一組區分:德育是通過制定一套社會規范來維護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而美育是通過維護每個人的精神的和諧,來維護人際關系的和諧。
? ? ? ? 根據讀下來葉朗老師的書,通過對“美”進行追根溯源,“美”是什么?美在意象,就是說主體與個體相結合而在頭腦中產生的一個情景交融的感性世界、意象世界是“美”。美是追求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境界,是追求世界的整體性。在這一過程中,人拋棄了“個體與世界”二元對立的認識型思維模式,達到了“天人合一”的狀態,萬物與人形成一個整體,也就沒有了人與人的對立,人與人的關系也就呈現出“和”的狀態。
? ? ? ? 所以,審美的意義,一方面在于追求“個體的完整”,另一方面在于“世界的完整性”。
? ? ? ? 由此之中也滲透著讀書的意義。真正的讀書,不是為了某一個實際、功利的目的,不是為了從書中獲得實際運用的技能,而是讀“無用”之書,是沒有明確操作目的的“冷知識”。它看似無用,實際卻是最有用之書。因為它關乎人對于自身精神完滿的追求,關乎人滿足感性需要的追求,關乎人真正成為人的追求。我們追求人與自身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一切的盡頭說到底都是在追求“美”,追求“成為人”。
? ? ? ? 所以,我理解的美育是:美育不只在學校教育中,更應滲透到社會生活中,它不只是教育,不只是講一門課,更應伴隨人的一生,是通過引導逐漸使“求美”成為人生的自覺。葉朗老師,是真的很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