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大山里有一種既特別又普遍的植物,特別之處是因為它的葉子經過采摘、洗凈、搓揉、收汁、過濾、配灰、攪拌、定形、分塊等步驟加工后,可以做成類似豆腐一樣的食物。碧綠潤澤、晶瑩剔透。可糖拌、辣調、醋烹、冷飲……與不同配料搭配,呈現多種爽爽口味。入口即化,爽滑清涼,是入伏以來,居家必不可少的降暑“神物”。
這種植物叫“綠涼粉樹”,民間也叫“阿思木”、“神仙樹”,屬于木本植物,葉子呈現橢圓形,生長時間長。從3 月至11 月,都能見到它生機盎然的蹤影。在窮困的年代,曾經讓多少窮人度過災荒。
說起“神仙豆腐”,在龍潭坊間還有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人間發生饑荒,民不聊生、食不果腹、尸橫遍野。七仙女于心不忍,下凡時,特意帶來播撒的種子,長出了簇簇綠樹,是神仙賞賜給人間的救命樹,仙女們教饑餓的災民摘葉取汁做豆腐,幫助災民度過了饑荒,人們為了感念仙女的救命之恩,所以取名為“神仙豆腐”。
“神仙豆腐”還有一個神奇之處,相對于傳統的豆腐制作而言,需要的“凝固劑”大多是石膏水。而它只需要隨手撒點草木灰,然后交給時間,坐等變成“神仙”豆腐。
當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雖然不再需要“神仙豆腐”來救命,但是它的美味已經在老百姓的餐桌一直流傳下來。相關科研機構研究表明,“神仙豆腐”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保健營養佳品,它的營養遠高于黃豆做的豆腐,有清熱解毒、舒筋活絡的功效,治腹瀉以及無名腫毒,尤其適合老年人食用。(漢水情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