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先看一張圖。
這張圖,明確的表示出了一個企業的產業發展曲線:從0起步,一步步增長,增長曲線越來越平緩,直到最后走向衰落。如果是一個持續成功的企業,是在前一輪增長走向衰退之前,開始布局下一輪的增長基礎(產品、產業及其對應的資源與能力),等到前一輪增長乏力或衰退的時候,新一輪增長已經接力(蓄勢待發或步步為營),后一輪增長站在前一輪增長積累的資源和能力基礎上,走得更高更強······如此形成增長周期的接力。
這就是我今天講王明夫先生的課的一個主要內容。
我想起了我身邊一個人的求職方向,一個理工的妹子一直想去汽車產業,比如奔馳、沃爾沃、凱迪拉克等汽車。我想了一下在目前的產業周期中,汽車是靜靜的等待新一輪的汽車浪潮到來。互聯網汽車就是這個眼下誕生出的名詞。但是明顯的還需要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才有可能。
結合剛剛發生不久的樂視事件,媒體們瘋狂的報道樂視汽車陷入資金危局。從我內心來講,我短期不太看好汽車行業。因為雖然處于風口上,但是國內的資本和媒體們首先要做的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龐大的現金流給樂視增加了難度。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雖然互聯網造車如火如荼,但大部分都被認為是不靠譜的“融資PPT方案”。目前公開宣布已經在造車的互聯網汽車企業除了樂視,僅包括蔚來、威馬、和諧富騰三家。
從資本的角度來看,資本的進入,并沒有在這個領域有著突破性的發展。首先,以國內新能源汽車出發,僅從樂視來看,上百億的現金進去,并沒有起什么浪花。其次以另一個角度上看,隨著汽車電商市場的發展進入啟動期,汽車后市場、二手車電商逐步細分,行業回歸到商業本質,提高企業的運營能力、服務質量、服務效率成為重要的競爭點。最后不得不說,網約車對與汽車產業的沖擊,易觀中國將專車市場分為:探索期、啟動期、告訴發展期和成熟期。由于新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暫行管理辦法》出臺,一定方面限制了企業的造血功能。可以進行一個展望。大的網約車平臺將會轉戰4S服務領域。從汽車貸款、保險、汽車維修打造屬于自己的相關多元化產業圈。這其中將會產生大量的并購重組案例。
傳統汽車廠商在這一波商業浪潮下,會加快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力度。滴滴目前已經有了滴滴之家俱樂部,而阿里則與一汽合作打造榮威SUV系列;百度與寶馬傾力打造無人汽車。
不管是樂視的汽車制造,還是汽車電商銷售,對于這個產業而言,沒有輕資產的可能。純線上的新車電商平臺受限于盈利來源不夠多樣化。汽車制造與維修嚴密結合在一起,使得這個資金鏈供應遠超一般的智能手機的資金供應度。
總而言之,汽車產業互聯網化還遠遠沒有準備好。不管是從無人駕駛技術還是新能源電池技術,都不夠產業發展的驅動力。資本沒有看到技術上的創新突破,資本只是供血短暫。但是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這也給產業互聯網給予一個警示,傳統產業過去幾百年間形成的壁壘,并不好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