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正埋頭看著報紙,突然驚叫道:“這好人好事不就是說的那個司機嗎?他怎么變成拾金不昧的好人了,這太荒唐了!”老太太聽后奪過來報紙認真看了看,確認無誤后,生氣地說:“這真是睜眼說瞎話,這司機太缺德了。得了便宜還往自己身上貼金。”
幾天前老李的兒子李強出差回來。因為坐了一整夜火車,天一亮下了火車直接滴滴,李強沒休息好,感覺整個人疲乏至極,暈頭轉向的。待坐了出租車時整個人跟散了架一樣,渾身不舒服。快到家時,李強拿出手機說:“師傅,我手機支付可以嗎?”師傅猶豫著說:“好像不行,你還是用現金吧。”李強沒多想,直接掏出了現金。掏現金時,手機隨手放車座上了,付完錢,拿了發票,李強只顧早點回家看老婆孩子,已然沒察覺遺失了手機。回到家,老人老婆催他趕緊吃飯,李強放松地跟家人吃著聊著。看著生龍活虎的娃,開心地忘乎所以。
吃完飯說會話才想起拿手機處理些事。可他忙亂地找了一陣,沒找到。妻子梅提醒他有沒有忘到出租車里。李強猶疑地說可能吧,梅打了他的手機,可家里沒有手機鈴聲,李強這才想起來下車前拿出手機時忘了裝進去。
梅著急地說:“那可是去年剛買的蘋果手機,趕緊想辦法。”李強心想慘了,催老婆趕緊再打他手機。梅打過去,一直沒人接。
這時梅急中生智地問:“出租車發票上有沒有車子信息?”李強沒顧得上夸老婆趕緊翻錢包找發票。找到發票,李強冷靜地想了一下,迅速在電腦上查出租車公司的電話。梅還在打李強的手機。可手機響了,依然沒人接聽。梅急得責怪李強太粗心,轉念又想老公出差剛回來,犯了這種錯也不能數落他,睡眠不好,記憶不好也算正常。這一兩年隨著老公位置越來越高,人也越來越累,丟失東西也隨之增多。
李強查到了出租車公司的號碼后,用老人的手機打過去說明自己丟手機的事,并根據發票報了出租車的車牌號。這時梅打通了手機,正是那位司機接的,梅有些激動地說:“那手機是我老公掉的。”
司機卻幽幽地說:“這手機相當于我撿到的。你們看著,給點吧。”梅一時有些懵,忙把手機遞給強。
李強客氣地說:“謝謝你,師傅。你送過來,我給你些酬金。你現在在哪呢?”司機笑著問道:“你給多少?”
李強不加猶豫地說:“五百。師傅您貴姓。”梅在旁邊嘀咕這:“給這么多。”
司機開心地笑說:“我姓孫,我送個人到火車站。估計得半個多小時。”
李強笑著說:“孫師傅,那您到這邊再聯系我。您把手機號告訴我吧。”司機滿意地報了自己的號碼。
李強掛了電話,梅不解地問道:“你出那么多錢干嘛?”
李強故作高明地笑著說:“哎,這你就不懂了。”還沒說完就聽李老太說:“那沒辦法了,給就給吧。就當買個教訓了。”
李強繼續解釋道:“給少了,他不干,這個價正好。你別不舍得了。”李強知道妻子平時節儉,對她來說這是不小的損失。
梅反問:“能不能少給點,這人真貪心。”
李強卻見怪不怪地說:“我看他是臨時起意,想沾點便宜,他姓名號碼我都知道了,只要我錄音,去投訴她,他還有活路嗎?”
梅聽后又責怪道:“那你太大方,這么好心。”
李強坦然地笑笑:“算了,就當給他些獎勵吧,咱也沒必要去告他。”
梅又問道:“還有更好的辦法嗎,不花錢的辦法?”
李強做深思狀,徐徐道來:“那當然了。”
這時梅的電話響了,正是司機打來的。李強接了,梅焦急地在旁邊豎著耳朵聽著,生怕出什么岔子。只聽李強說道:“手機里面有重要的資料和照片,那就麻煩師傅了。”梅緊張得屏息靜聽,怕司機又加價“勒索”。李強掛了電話笑著說:“這很正常,想多要些,可他不知道自己留下把柄在我手里。”梅苦笑:“這人真沒腦子。”李強也笑道:“但凡有腦子的,也不會只安于開出租車。”一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自信神情。
司機如約到了小區門口,李強帶上現金和梅的手機去了。見到司機,李強故意說道:“孫師傅,您好,謝謝您把手機還給我。這是五百元,您數數。”司機接了現金同時給了手機,像做交易那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李強回到家,樂呵呵地笑著說:“我還留了一手。剛才我特意錄音了。怕他又提價。”
梅嘲笑他:“你可是好心人,給他這么多獎勵。有沒有不給他錢的辦法?”
李強得意地笑道:“當然有了,只是感覺沒必要。”
梅好奇地追問:“什么辦法,說給我聽聽。”
李強賣弄地笑道:“確實該教教你,以免以后你遇到類似情況不知怎么處理。這個萬全之策呢,就是在最后一步,當你拿到手機后,威脅他說已經錄音了,要是不把錢還給你,就投訴他,保準他乖乖送還。但是小心他記住你的樣子和住址了,以免被報復。這招適合出差或旅游在外時用。”
梅聽后若有所思,感嘆著說:“還得看人吧,有的人膽小怕事的估計就還錢了,有的貪婪無賴的,保不準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咱們還是選擇你這種做法吧,損失點錢也算了。”
“這你是說對了,人性很復雜,錢是小事,拿回東西,相安無事才是大事。還好,這點錢對咱們來說不算什么。”李強自我滿意地說。
梅撇嘴道:“別吹了,你這月少點應酬啊。”
李強笑著搖了搖頭。
次日老李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詢問他是否有有個司機撿了手機還給他,老李只說是的,并沒在意。沒想到這會看報紙看到這事。待兒子兒媳下班回來說給他們聽。他們得知那位司機故意隱瞞真相以此換得榮譽、表揚的事后,反應不一。梅有些生氣,這司機算是名利雙收了,這么貪婪的人,太厚顏無恥了。李強卻無奈地說:“也有我們一部分原因,我們縱容了他。”梅有些不甘地說:“要不要去揭發他?”李強平和地說:“算了,不是什么大事,隨它吧。”梅憤憤地說:“這種人以后會不會變本加厲,要不是暴露了住址,早就投訴他了。”
那張好人好事的報紙被當成廢紙扔到了垃圾桶里,好像因主人對那件“好人好事”的唾棄,它也被當垃圾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