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歷史是中國革命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深厚的歷史積淀和精神內涵對于當代社會仍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我們發起的“尋紅根,探紅情”社會實踐項目,旨在通過實地考察和深入交流,探索紅色歷史的當地影響和文化價值。
曲阜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尋紅根,探紅情”實踐隊隊員在2024年7月25日來到山東省日照烈士陵園,開展了參觀活動。
走入陵園可以看到日照革命歷史紀念館,前身是日照暴動紀念館和日照革命烈士紀念館,新館在兩座紀念館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展館以時間為序,由救亡圖存、日照暴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銘記歷史5個部分組成,布展面積6000余平方米。展廳內,一張張歷史圖片,一段段珍貴文字,一件件文獻史料,一個個場景復原,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再現了100年來日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進行革命、建設的光輝歷程,展示了王盡美、安哲等革命先驅的光輝事跡。
然后實踐隊員來到了一座為紀念抗戰犧牲的烈士修建的建筑——抗日烈士紀念塔??谷樟沂考o念塔是烈士陵園核心紀念建筑,1945年冬,抗戰勝利后不久著手籌建,翌年夏建成,整個烈士陵園以此為中心進行布局。紀念塔以青石為體,白石為座,呈長方體,結構嚴謹,雄偉壯觀。塔高12米,塔頂是一尊戰士戎裝石刻雕像,高達2.5米,手持步槍,遙望遠方。東西兩面塔體上刻有共840抗日烈士名字,其中也包括在日照暴動中犧牲的日照縣委第一任縣委書記安哲等人。塔體北面由日照縣委書記牟景途和縣長辛明所撰寫的悼日照抗日烈士。1967年將多位散葬烈士遺骨移于陵園墓區,并修建了院墻、大門?,F烈士陵園共安葬烈士189位,其中原有烈士墓區43座墓碑安葬48位烈士,包括10位無名烈士,著名烈士墓區141位著名烈士統一立臥碑??谷諔馉幤陂g,無數英雄兒女從這片土地上挺身而出,英勇抗擊侵略者,用鮮血和生命捍衛自己的家園。紀念是為了更好地前行,緬懷是為了更好地奮進。革命先烈雖然離我們遠去,但是先烈的革命精神永遠在我們心中,我們要不忘先烈的不朽功勛,銘記歷史,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們更深刻地意識到紅色歷史對于我們民族的重要性和深遠影響。每一個參與者在親身體驗中,都加深了對紅色精神的理解和認同。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為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撰稿人:孟仲“尋紅根,探紅情”實踐隊指導老師:孫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