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生活在1980年以后,還得了諾貝爾獎。你可能每天會被一個70多歲的老男人騷擾。當然莫言這類文學獎獲得者絕不包括在內。
他會想盡一切辦法約你出來,請你吃飯喝果汁,然后帶你回賓館,給你一本不可描述的雜志,然后獨自在房間門外焦急地等待。
當你尷尬地端著一杯精液出來時,他會迅速地取下樣本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如果質量讓他很滿意,他會興奮地大喊:
“是的,你就是我要的那種男人!”
如若不是因為當時他足夠出名,你很有可能會把他當成詭異的同性戀或者變態的教授。
這個奇怪的老頭叫:羅伯特·克拉克·格雷漢姆。
70多歲那年,他迷戀上收集精子,就像小男孩迷戀收集方便面卡片一樣,理由也很相似:為了拯救全人類。
他一手建立了世上第一個備受爭議的諾貝爾獲獎者 “精子銀行”。
他回復全世界的媒體:這是拯救全人類最好的辦法。
格雷漢姆爺爺年輕時的照片
這個怪爺爺曾是一個顏值極高的億萬富翁。
1906年,格雷漢姆出生在美國密歇根州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當地有名的牙醫。因此他從小就見慣了來來往往的名人富商,也培養了各種各樣的愛好。大學畢業后,他甚至還當過一段時間歌手。
1947年之前,如果你近視了,你可能只能買到一種光學玻璃片眼鏡。只要近視度數稍微高一點,鏡片就會非常的重。
1947年之后,你就能買到格雷漢姆研發出來的既輕巧又摔不碎的塑料鏡片了。
這種鏡片剛進入市場,就被一搶即空。格雷漢姆靠著這項發明,一夜成為了億萬富翁。
他長得又帥,又聰明,又能賺錢。應該每天都過得很開心了。
可是他沒有。他的家庭一團糟。
他結了3次婚,生了8個孩子。第2任妻子在離婚時因過度服藥而死亡。他的三個兒子呢,一個自殺,另一個中年就去世了,第三個和他斷絕了往來。
成功的事業和失敗的家庭,讓他得出一個改變一生的結論:聰明人必須多生孩子,否則,這個社會就會毀滅在那些不聰明的人手中。
他非常自負地相信,現代人類基因正在嚴重退化。必須有人站出來,做一點正義的事情。
可他只是隱約有一些想法,并不知道該怎么做。直到他57歲左右,認識了一個叫赫爾曼-馬勒的遺傳學家。
馬勒很牛逼,非常牛逼。1946年,他因輻射遺傳學研究方面的重大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馬勒認為,大氣輻射的加劇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人類的DNA,遺傳正在退化。唯一的補救措施,就是把世界上最杰出男人的精子冷凍起來,培育更優秀的下一代。
這和格雷漢姆的想法非常相似。
1963年的一天,馬勒和格雷漢姆徹夜長談。
馬勒對格雷漢姆說:
我們要給那些最杰出的男人建一個精子銀行!
格雷漢姆興奮地回應:
這簡直太完美了!
兩人一拍即合。馬勒順利地拿到了A輪融資。格雷漢姆也如愿以償地找到了技術大牛。這個瘋狂的計劃,目前只差捐精者了!
可是哪些優秀的男人會愿意把自己的精子,獻給這兩個怪老頭呢?
于是他們開始設定“杰出男人”的選定規則。投資人和技術大牛立馬產生了分歧。
馬勒覺得像格雷漢姆這樣富有的投資人,才算杰出人物。而格雷漢姆覺得人類最好的樣本,莫過于馬勒這樣獲得諾貝爾的科學家。
這對好基友如此相愛相殺,不禁讓人感動。
遺憾的是,馬勒在精子銀行沒建起來之前就死了,留下格雷漢姆自己拿主意。
于是他買了昂貴的設備用來研究精子。沒有了馬勒這樣的技術大牛,60多歲的他只能自學如何處理精子,測量它們的活力、用稀釋液稀釋精液、以及儲存辦法。天才精子庫終于在加利福尼亞州一個小鎮的莊園地下室里成立,最瘋狂的生殖實驗就此啟程。
一切就緒后,他覺得,是時候讓全人類知道這件偉大的事情了。
于是,格雷漢姆在華爾街日報上,刊登了一封寫給諾獎獲得者們的信。在信上他表現出了驚人的熱情和誠懇。
信大約是這樣寫的:你的基因太寶貴了,你有沒有想過為世界多做一件善事,就是獻出你的精子......
有時候,格雷漢姆還要經常去外地收集精子。小寶寶或者懷孕的女孩能坐飛機,但是精子沒法坐。精子還不能過安檢啊,因為X光會產生影響。
到1980年,格雷漢姆終于得到了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精子。
他接受了《洛杉磯時報》的采訪,介紹了他的天才工廠。它有了一個新的名字:人類基因發展計劃。
這個計劃轟動了全人類。格雷漢姆立刻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一方面是來自大眾的抨擊和質疑,另一方面是來自需求者們堆積如山的申請。
人們最大的批判就是:所謂的天才精子庫,就是種族優生。
而“種族優生”這個詞,最早誕生于德國。納粹黨曾瘋狂地屠殺猶太人,就是在擁護種族優生。
因為格雷漢姆認為,和平獎和文學獎得主的智力“毫無價值可言”,他的邀請只面向科學家。除此之外,捐、受雙方還必須同為白種人,女方還得是已婚婦女,而不能是女同性戀或單身女性。
他甚至還準備用賣眼鏡賺的錢,買一個英國小島,邀請全世界最優秀的科學家在島上生活,那里將有全世界最優質的基因。
這座島也將誕生出全世界智力最高的孩子。他們將得到最好的生活和教育,不受到世俗的玷污。
可是,相比那些獲得過諾貝爾獎的精子,申請者們卻更希望捐精的人年輕、長得高、長得漂亮。
大部分諾獎得主則直接無視了格雷漢姆的邀請,不少科學家還明確對他表示了蔑視。
直到“天才工廠“關閉,他也只收到了三位諾獎獲得者的精子。
而在僅有的三位諾獎得主中,也只有威廉·肖克利大方地承認自己參加了這個項目。
威廉·肖克利完美符合著格雷漢姆對天才的定義。他既是讓硅谷重煥新生的晶體管之父,同時也是一名優生學的追隨者。
可肖克利同樣也是最臭名昭著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之一。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他大肆鼓吹黑人的遺傳基因低劣。他還曾公開發表論文,說黑人的智商比白人低20%。公眾對此一片嘩然。
如果你生活在那個時候,你的智商測試不到100分。他會鼓勵你在沒有生育之前絕育。甚至還鼓勵政府為此給你付錢。
于是格雷漢姆也因此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
“在格雷漢姆的萬神殿里沒有畢加索的位置,也沒有羅斯福的位置。莎士比亞的一部作品不可能在夜晚照亮一座城市,也不能飛到月球上去。只有發明家才能改變世界,也只有他們的基因才值得挽救。凡人的就更不值一提。”
格雷漢姆回應說:“我不了解希特勒和他的思想。但我考慮的其實只是如何創造更有創造性、更具有智慧的人。”
最終,這個瘋狂的計劃因為沒有杰出男人的參與,也因為受到極大的壓力而草草收場。
1997年,格雷漢姆因病去世。兩年后,這個夢幻般的天才工廠宣告關閉。
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一共有200多個孩子通過他的精子庫誕生,卻沒有一個是諾獎得主的后代。這些孩子,也并沒有如格雷漢姆期待的優秀。
其實一個人成功的條件數不勝數,基因的作用遠沒有想象中那么重要。一個人的成功,靠得還是后天的教育,自己的努力,以及時代給他的機會。
智商很高,并不意味著就一定能成功,更不意味著可以生活得幸福。格雷漢姆,終其一生,賺夠了錢,也賺夠了噱頭。可是他卻一點也不幸福。
參考資料:
橋東里:《我不了解人類:12個真實的人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