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子游
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一切都會過去的。 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 我唯一愿意視為真理的,就只有這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人間失格》
我們都有過這樣一種感覺,小時候,活的很純粹,因此快樂就哈哈大笑,痛苦就大哭,直至慢慢長大,我們不能任性的表達自己情緒,學會了隱藏自己的感情,所謂的成熟就是以失去任性為代價。
成人的世界,我們不能在像小孩一樣,胡作非為,我們活得謹小慎微、畏畏葸葸。
于是很多人,明明不快樂,卻裝作很快樂的樣子;明明很很生氣,卻當作若無其事;明明想要哭,卻按捺住自己內心的波瀾生怕被人看穿。
心靈雞湯經久不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的內心并沒有隨著我們的年紀的增長變得強大,相反許多時候它敏感且脆弱。
2017年12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學藥理學博士生楊寶德溺水身亡,據報道了解楊寶德讀博期間,除了陪教授吃飯、擋酒以外,還有澆花、打掃辦公室、拎包、拿水、陪逛超市等,楊寶德女友認為“男友的自殺與他的博士生導師有很大的關系,出國無望,學術無果,這直接導致楊產生了巨大的精神壓力而做出了輕生的行為。”
又有多少人和楊一樣,過著心不甘情不愿的生活,當信念破滅,抱負無門,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什么樣的結果呢?
成人的世界里根本沒有容易二字,隱忍不發成為我們大多數人的選擇。
隱忍不發,不過是沒有傲嬌的資本,假使憤然離去,將會失去當下苦心經營的一切。
前段時間,一篇文特別火《人到中年,不如狗》,特別的火。
是呀!我們不能隨隨便便像小孩一樣,不開心就哭鬧,生氣就摔東西。
上有耋耄雙親的殷切期盼,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我們失去了避風的港灣,離開了乘涼的大樹,開始了一個人扛起了一家人的希望。
即使在外受了天大的委屈,遭受了巨大的壓力,我們都要學會自己抗,還努力裝成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如今的人是越來越忙,留給自己時間與空間是越來越少,靈魂無處安放,心靈疲憊不堪,卻擠出一副滿臉歡笑的樣子,生怕被人看穿內心的脆弱。
記得《人間失格》里面有這樣一段:“我一直對人類畏葸不已,并因為這種畏葸而戰栗。對自己作為人類一員也毫無自信,只好將獨自的懊惱深藏進胸中的小匣子里,將精神的憂郁和過敏封存起來,偽裝成天真無邪的樂天外表,把自己一步步地徹底打磨成搞笑的畸人。
有時候偽裝自己成為我們不得已的選擇。
因為,怕被人說成不禮貌,我們學會了用微笑化解尷尬;怕被人說成情商低,我們變了戲法一樣,在酒場上高談闊論,擺出一副特別厲害的架勢;怕被人看穿自己內心的憂傷,我們偽裝成若無其事的樂天派。
有時候和直接的人相處反而容易些,偶爾會冒出一些傷害你的話語,因為早有心理準備,你到能夠坦然接受;相反,與表面客氣為人得體的人相處,我到生了幾分畏懼,壓抑自己種種天性表現出一副世人皆愛的角色,憤怒起來,往往讓你措手不及。
有時偽裝自己,既滿足了自己不被人看穿的下場,也滿足了別人被尊重的體驗。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愿意偽裝自己,堅持自己的個性,他們明白活著不僅是取悅別人,取悅自己才是人的最高級享受。
譬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竹林七賢”,喜歡老莊思想,愛好玄學,喝酒、長嘯、縱歌、撫琴、打鐵,放浪形骸,肆意快活。
譬如厭倦了官場腐敗的生活,歸隱山田的陶淵明,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副悠哉自得,不與世爭的形象躍然紙上。
前一陣子,朋友給我來電話,訴說自己種種遭遇。
總結起來,自己由于不來事,處事不夠圓滑,得罪了不少人,因此處處碰壁,吃盡苦頭。
我自己也不善于處事,因此對他的遭遇深有體會。
他說自己是一個誠實的人,真的學不來那一套,裝腔作勢、曲意逢迎、察言觀色。雖然竭力想要表現,可是往往過不了心里這道坎。
是呀!不去這樣,就不能很好適應社會,就會被貼上情商不高的標簽,可是如果這樣去做,自己內心就感到十分的壓抑。
那就當作演戲吧!我想那些能說會道的人,或許并沒有你看上去那樣快樂。
如果你不是那種天生的愛交際的人,那你就白天偽裝,夜里卸下面具,做自己,讀書、寫作、畫畫、音樂等,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總比痛苦壓抑裹足不前好得多。
偽裝那是我們面對俗世的鎧甲,褪下偽裝的鎧甲,我們才能接近自己本來面目,不要因為偽裝久了,忘記了自己本來的樣子,那就得不償失了。
褪下偽裝的鎧甲,收獲別致的人生。
如果生氣,你就發出來;如果有壓力,你就找人傾訴;如果感到不快樂,那就哭出來;如果受到侮辱,那就適時回擊。
偽裝快樂,才是最大的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