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教會少年展開復雜的思維過程,教師就得有高度的洞察力和靈活性,隨時變換教學方式。
1 教師應讓孩子們體驗到:由事實過度到概括性結論的充滿情感的時刻。教師竭力在教材內容中為學生尋找供他們進行思考和概括的線索。
2 教師滿足青年學生用“思維的眼光”把握大量事實的需要。經常采用一些進行專門“思考練習”的方法。
得出結論:學生要識記和保持在記憶里的東西越多,就越有必要進行概括,越有必要從具體材料中抽象出來,越有必要進行思考和推論。
3 教師應成為學生腦力勞動的真正的指導者。
真正的教育能手總是竭力使抽象的概念能真正的為學生所掌握,使之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東西,成為他們積極地認識事物和獲取新知識的工具和手段。
4 教師要努力采用探索問題式的講課方法。
5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專門留出時間,讓學生去獨立地深入思考各種事實現象,事件之間的相互關系。
6 教師要教給學生對聽講或讀書得來的東西進行邏輯分析。
7 教師應正確看待學生在智力訓練程度上層次上的分化。不允許搞向“中等生”拉平的做法。那樣會阻礙發展水平高的學生成長,會使“中等生”本身也失去前進的動力。
8 對學生的腦力勞動要做有計劃的安排,使他們隔一段時間就回過頭來重新分析事實和現象,以求達到深刻理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