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看看
圖片?|網絡
電視劇《歡樂頌》中趙醫生的女朋友曲筱綃在沒有提前說明的情況下,改造了他的車,因為付不起41萬巨款賬單,趙醫生被曲筱綃的朋友取笑是“吃軟飯的小白臉”,男性尊嚴受挫,最后導致兩人分手。
電視劇中令人意外的是,提出分手的是一直處于自卑地位,如履薄冰地維護感情關系的曲筱綃。這種情況,趙醫生們應該很懵啊,我都說“我很愛你了”,是你傷害了我的自尊,我都沒說分手。你不是一直心甘情愿,死乞白賴纏著我,以防我提分手嗎?你現在提什么分手?你有什么底氣?
曲筱綃敢提分手了,關關也終于對趙醫生沒感覺了。
是的,男人們搞不懂,他們無法理解,女人怎么就要分手了,她怎么就變心了?
男人們不明白,一段曾經愛到天崩地裂也要堅持的感情,女人輕易就放手了?
有人問,失戀什么感覺?就像住了很久的房子,一夜間化為灰燼。有一些情感,用情之深,痛之切。可是無可挽回,分手就是分手了。那個曾經依偎在自己身邊的小女孩,成長了,翅膀硬了,底氣硬了,自己飛了,不會再回來了。
這到底為什么?
張小嫻有一篇文章《什么時候該離開》:
當你對他已經沒有夢想。
當你對他已經沒有熱情。
當你對他已經沒有幻想。
當你對他不再有沖動。
當你對他不再有要求。
當你不想與他一生一世。
當你覺得留在他身邊不再有前途。
當你不想跟他見面。
當你覺得偶然逃避他,甚至不用跟他見面,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當你覺得失去自由。
當你對著他有作悶的感覺。
當你覺得跟他一起是浪費青春。
當你已經看不起他。
當你不再以他為榮。
當你覺得在他身上已學不到任何東西。
當你已經不需要他。
當你覺得失去他并不可惜,找一個和他差不多的也很容易。
當他不斷令你失望和沮喪。
當他給你的回報與你付出的相差太遠。
當你想改變現狀。
當你有其他的夢想和抱負,而他是絆腳石。
當你另結新歡。
特此聲明,以上所說一切應該離開的原因里的“他”是指你的工作,用于情人也適合。
我想以上離開男人的理由足夠充分了,不知道是否讓那些被分手的男人們“死得瞑目”了?
不知道以上是你決定放棄一個人的原因嗎?
多年前朋友大河在文章中寫道:“你離不開一個人,說明你身上有什么東西留在他那里了。”
當你越是覺得自己離不開一個人,你的力量就留在他身上,你無法獨立行走。總希望他可以拯救你出水火,替你承擔,給你依靠,這時候的愛是索取、依附和控制。
這樣的愛,遲早會讓對方身心俱憊。真正好的愛情,應該是錦上添花,一個人過得很好,然而有你來共享人生的良辰美景,更好。
那些還未發展出自己的力量來的女人,她們總在問一個問題,我怎么能讓對方更愛我?為什么他就不能多愛我一點,他為什么總是不耐煩?
她們源源不斷分享出更多的愛,去愛他人,卻往往忽略了,有時其實付出最多愛的人,是最希望被愛的一方。所以付出的愛都在表達她們的情感:“也請你來愛我吧!”
就像曲筱綃最開始對趙醫生糾纏,她們一遍遍地發問,如何才能讓他來愛我?她們一遍遍講道理,想掰扯清楚因果,畢竟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她們從原始社會就習得的經驗。
然而她們都忘記了,愛不愛這件事,從來不是靠講道理和付出得多,就成全得來的。
不要問,怎么樣才能讓一個人來愛你,而是回來愛自己,不要把你的力量和愛當子彈發射出去,不要為打不中,虜獲不了別人回來給你愛而痛苦。
把留在他身上的力量收回來,愛自己。
整個社會倡導這樣的價值觀,兩性關系中,男性應該在經濟地位上占據主導地位,為女性買單。經濟能力一定程度上是跟男性尊嚴掛勾的,人們(或者說男人們)卻很難接受,女人賺的比自己多,能力比自己強。
所以如果換成是男版曲筱綃,女版趙醫生,那么在女方知道男方花了41萬的巨款給自己改造車,那么女方認為,哇,這是真愛啊!結局可能就是相反的。
但兩人的關系是否就能天長地久?
或者說,兩個不同價值觀的人是否真能走到一起?
未必。
我有兩位朋友,一個是男版曲筱綃,另一個是女版趙醫生,兩人分手后,男版曲筱綃每天在朋友圈曬各種吃喝玩樂,奢侈、高檔、豐富的社交活動。女版趙醫生則是賣弄知識學問,針砭時事,曬各種高智商思想。你看不起我的庸俗、沒文化,我瞧不上你平庸、窮酸相。
看起來井水不犯河水,在自說自話。熟悉他們情感關系的人一看就懂,兩個完全不同價值觀的人,試圖讓對方認同自己的價值觀。反正誰都說服不了誰,誰都瞧不上誰,又誰都想馴服對方,于是暗自相互較勁兒,縱然曾經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男人不服氣,女人不甘心。
男人搞不懂女人,女人也猜不透男人,
因為
男人看不見女人,女人也看不見男人。
一個人再好,再優秀,如果他的眼里看不到你,你給他的糖都是不甜的。把自己勉強偽裝成他喜歡的樣子,討好而來的愛情,注定不能長久。所以分手的原因中,一定有看不見彼此的成分。
愛情能把人最真實的一部分喚出來,彼此允許對方按自己的想法而活,活出真實的樣子,彼此激發身上更為美好的部分,激勵彼此一起成長。
如同羅伊·克里夫特的詩《愛》:
我愛你
不光因為你的樣子
還因為
和你在一起時
我的樣子
我愛你
不光因為你為我而做的事
還因為
為了你
我能做成的事
我愛你
因為你能喚出
我最真的那部分
我愛你
因為你穿越我心靈的曠野
如同陽光穿透水晶般容易
我的傻氣
我的弱點
在你的目光里幾乎不存在
而我心里最美麗的地方
卻被你的光芒照的通亮
別人都不曾費心走那么遠
別人都覺得尋找太麻煩
所以沒人發現過我的美麗
所以沒人到過這里
真正的好愛情是,你看見我,我也看見你,他看得到別人看不到你的閃光點。這種看見是經由心靈的看見。
曲筱綃開始總是患得患失,覺得自己配上趙醫生,一直以來按趙醫生的樣子塑造自己,勤奮讀書,報考MBA,陪他聽古典音樂會,用軟硬兼施、撒潑糾纏的方式,一次次破解感情危機,企圖留住趙醫生。
然而那時候的趙醫生也還沒真正看見曲筱綃,所以一次次用自己的價值觀來否定她,比如當著曲筱綃的面跟母親比試個生僻字了,讓她很難堪。
也正是因為他們了解自己還做不到真正的接納和看見,于是分手了。
當曲筱綃展現出自己的本色后,能夠坦率潑辣地為朋友斗智斗勇,她身上的閃光點和好都被趙醫生看到了,于是兩人不計前嫌,重歸于好了。
而這也是關關決定放下暗戀了快兩季的趙醫生,接受謝童的原因。與其守在一個你愛他愛得死去活來,也換不來他正看你一眼,不如珍惜眼前能發現和看到你的身上美好品質的人身邊。明白這一點,關關確實從趙醫生那里畢業了。
真正的好愛情,如同電影《阿凡達》的主題曲《I See You》唱的“眼相見,心相連”:
I see me through your eyes
通過你的眼睛,看到真實的自己
And live through your love
因你的愛,我才存在
And live through your life
因你的生命,我才存在
I see you
我見到了你
I see you
我見到了你
男人為使命而活,女人為愛而生。
所以有人說,男人活在上三輪,女人活在心輪。
因為如此,所以一旦情感危機出現,第一時間沖出來維護的永遠是女人,而沉默是男人。而當一個女人決定放棄你了,那一定是不愛,或者不夠愛了。
能真正“馴服”女人的,唯有愛。
女人決定放棄一個男人,一定是愛沒有把她“馴服”。
如心探索特約攝影師楊菲朵說:
親愛的,沒什么可以馴服我,唯有愛可以。
在愛的里面,我愿意回歸一個女人的柔軟、順服,我卸下我的盔甲,不再追求個性。
男人提出的分手尚有挽回的余地,因為女人的鍥而不舍,破鏡重圓幾率就大。而一旦是女人變心了,提出的分手,那一般是得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一定能讓她回心轉意。
因為她的心關閉了,盔甲也重新豎起來了,再打開就沒那么容易了。
總之對活在心輪的女人,愛才是最重要的,她用心去愛,不愛了,她死了那條愛你的心了,對你自然就不在心上了。
有時候,女人并沒有什么變心,只是她們不適合呆在原來的地方了,不適合呆在原來的感情里了,因為任何一種不能自主的情感,任何一種依附,對她們而言,是一種依靠,是一種安全感,但同時也是一種束縛,一種自我的喪失。
因為你無法再讓她對你心悅誠服了,她不再崇拜你了,不再需要你了。像女兒離開父親,離開家,她要生出自己的力量來了,她要離開你獨自成活了。
女人經由愛來學習和成長。女人也確實變心了,但她變的也許不是那個情愛之心,而是另一顆自由生長的真正的心。
女人身上有很多未知懵懂的部分,也有很多隱藏的力量,一旦她們醒來,知道她們不是依附男人而存活的,一旦她們發展出自己的力量,生出了自己的枝蔓來,她們就需要攀上更高的巖石,蔓延到其他的空間去獲取更多的力量。
如果他們沒有發展出同樣生長的力量,仍然局限于物質世界中權欲的追求,男人是無法理解女人的折騰和作的,那么勢必有一天,覺醒過來的女人會離他們而去。
心的自由和愛的滋養,是女人一生的堅持。不是你不夠好、不夠有錢、不夠優秀、不夠帥氣,而是她在你的身上,心生不出的生機來了,她的心無法獲得滋養了,她心如死灰了。
在尼泊爾有一種“窯居” 的習俗:
女孩月經初潮來臨時,她們將被關在在一個四周黑暗,沒有光線的屋子里。每日的飲食由母親或其他年長的女性送進去。這種“窯居”日子要整整11天。
中間不能被外人看見,尤其是男人。在第12天,她將早早起床,沐浴更衣,穿上隆重的民族服飾,被蒙上眼睛帶出房子,去向象頭神行禮拜。從此,她就由少女成為真正的女人,生命迎來了新的輝煌階段。
一個女孩在11天中,如何將經歷對黑暗的恐懼,對自己生理變化的恐懼?孤獨蝕心,莫名哭泣?這種隱喻告訴了女孩,一個女人的一生,獨自度過是常態。世界的本質,是你自己陪著自己度過。
我想說的是,在一個女人一生中,她有很多次獨自面對恐懼和黑暗的時刻,你要做好獨自一人面對的準備,而你要學會在黑暗中生出這種蛻變的力量和新生的喜悅來。
女人的內心更柔軟和敏感,內在有著更深的生長的力量,這是一種生命內在衍衍不息的力量,推動著她們往前走,那是一種體內的生命力,那是一種本能。
這種本能推動著她們去探索內心的森林,推著她們在內在的道路上,越走越深。而這一條路是任何親人、情人、朋友都無法替代得了的。
就像蝴蝶的破繭而出,黑暗中的痛苦和掙扎,為她的羽翼生長積攢力量,豐滿她破繭而出的動力,這時候如果你硬生生剪開她的繭,她生不出自己的力量來,那么這一生,她都只能拖著灰暗的翅膀爬行,而沒有飛的力量。
所有這種生長的時刻,她們都必須獨自一人去經驗,去體會,去穿越。
她必須生出自己的力量來,發展出自己的精神內涵來,才不至于依附于男人,依附于家庭、依附于孩子而存活。唯有此,這個女人才真正為自己活過了。
在那些時刻,必須是她們獨自面對的,獨自去發展自己,探索內在,獨自去生長,好像一個人在幽暗的森林中,迎著月光赤腳走路,她們要邊走邊唱,唱出所有的悲傷,讓它們遺落在身后,而后唱出歡樂,唱出欣喜、希望和力量來。
唯有此,面對任何黑暗和困境,在任何時候,她都能唱出心的歌謠,生出愛自己和愛他人的力量,這種愛能讓她,即使獨自一人,也能篤定堅實行走于大地之上,而不覺得孤獨,無依無靠,無人來愛,無人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