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英/文
適逢暑假,正是讀書充電的最佳時機。
我用了四天的時間閱讀了青年作家劉同的力作《你的孤獨 雖敗猶榮》,劉同從親情、友情、愛情、青春、夢想等方面與我們分享了很多關于孤獨的故事。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似曾相識,觸動到我的每一根敏感的神經。不單單是因為故事里的某一個人,某一段時光,品讀故事中的那幾頁文字,某一句話,某一個詞,就能使我沉浸其間,浮想聯翩,感慨良久。
第一章《不要在黎明前被凍死了》之《縱有疾風來,人生不言棄》中有這么一段話:
我問:“那么多人為什么要挑我做責編?難道只是因為我們是朋友?”
他(文學院院報的主編李旭林)說:“那么多人,只有你會堅持每天寫一篇文章。好不好另說,但我知道你一定是希望越寫越好?!?/b>
這句話至今仍埋在我的心里。無論是寫作還是工作。很多事情,我會因為做得不夠好而自責,卻從來不想放棄。好不好另說,能一直堅持下去,并希望越做越好,是我永遠的信條。(第49頁)
“好不好另說,能一直堅持下去,并希望越做越好!”這一句人生信條讓我想到身邊的一些人,一些事,包括我自己。
二姐的兒子因為堅持,成為了華中師大的一名研究生;大哥的女兒因為堅持,成為了北京大學的研究生。要知道,他們考研前就讀的大學都是普通的本科二類學院。
學校的代課老師張四震,身殘志堅,追求理想。上大學期間,在老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堅持用左手練毛筆字;從去年入冬開始,堅持每天學習至深夜,正在為特崗教師的招聘考試爭分奪秒地準備著,祝福一直堅持的小張一舉成功。
……
他們都是生活在我們周圍的普普通通的人,因為有夢想,有行動,不怕孤獨,守得住寂寞,始終堅持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闊步前行。
三十年前的七月,于我而言是黑色的七月。十六歲的我遭遇了第二次中考失敗,這意味著我面臨著輟學,必須開始參加繁重而枯燥的農業勞動。
難道以后的日子我要和別的農家女孩兒一樣,每天拔草、鋤地、做飯、喂雞鴨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直至終老嗎?
這一切都不是我想要的的生活,至少我不想一輩子圍著農田和家團團轉。好在家里的農活有母親和大哥、大姐干著,家里人并不怎么指望我干重活兒。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家所在的第五生產隊,有一個很大的蘋果園,每家每戶都分到十幾棵蘋果樹,蘋果快成熟了,為了防止蘋果被偷,一般都要由小孩子看護自己的果樹。
那一段日子,我的任務是每天把家里的三四只山羊牽到蘋果樹下,負責把羊喂飽,看護好自家的十幾棵蘋果樹。這算是最輕的活兒。
即便是這樣,不久我也不樂意干了。如果是一邊看護果樹,一邊看書,那還可以,牧羊的活兒我一百個不情愿。
牧羊時,我先把幾只羊分別拴在蘋果樹粗壯的樹干上,這一片草吃完了,還要再換一個地方。如此往復,無聊透頂,以至于一聽到山羊的“咩咩……”的叫聲,我就氣不打一處來。
在一個炎熱的午后,我自作主張,把幾只山羊趕到了鄰村的舅舅家。舅舅問我咋回事,我謊稱是母親讓送來的,然后空著手回家,等著接受母親的教訓。
出乎意料的是,母親并沒有因那件事而斥責我。我想大概是因為我沒有把羊隨意送人,而是給了舅舅家的原因吧。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我的這一舉動,為一年后我的命運的轉機或多或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之后的日子,我學過燙發,學過裁剪,但都因沒有興趣半途而廢。
轉眼又到了七月,我在迷茫和苦悶中捱過了整整一年的時光。我希望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求到一絲亮光,照耀我未來的路。
我知道,要想改變現狀,除了上學,根本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墒?,上學這條路,我已經走到了黑暗的盡頭,想要逆轉,談何容易?
機會終于來了。
七月下旬的一天,我在家做早飯,母親和大哥從菜地種白菜回來,母親認真地對我說:“我和你大哥商量過了,你不是干農活的料兒,要是還想上學,就繼續上學吧。你自己好好想想?!?/p>
真的嗎?我來不及多想,一口就答應了。我迫不及待地把舊課本一一找齊(幸虧我沒有把課本處理掉),第二天就去離家很近的一所初中復讀了。那時候,農村沒有暑假,七月底正值升級考試結束,新學期開學。
我明白,機會只有一次,成敗在此一舉,我必須拼盡全力。
這是我讀書最拼命的一年,我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學習上。
我最薄弱的學科是物理,其它的學科都還可以。恰好三姐最擅長物理,經常在學校的各種物理競賽中獲獎。假日里,我不會的物理題,正上高中的二姐和三姐總是耐心幫我講解,直到我全懂了為止。
為了節省時間,臨近中考的一兩個月,中午我一般不回家吃飯。記得有一次,二姐騎自行車到學校給我送來一碗熱騰騰的蒸面條,我嫌她耽誤我學習,就跟她急,二姐委屈得都快哭了。我只好匆匆扒拉幾口,再三交代她以后再不許再送飯?,F在想來,二姐是心疼我。她正上高三,知道上學的苦。
后來,大哥、大姐、二哥、三姐隔三差五輪流到學校給我送午飯,理由是母親大人的命令,不敢違抗。我哪里還會再跟哥哥姐姐急呢?我高高興興吃完,目送他們離開學校的背影,抹一把眼淚,便轉身投入到學習中去了。
復讀的那一年,家人的關懷是無形的動力,老師的教誨是積極的引導。在那所普通的初中,我遇見了發音純正的英語老師——丁學師先生,美麗溫柔的數學老師——魏麗姐姐,記憶力超強的化學老師張金根老師……是他們的鼓勵和教誨,激勵著我堅持讀下去的決心和信心。在我心里,他們永遠都是值得我一輩子敬重的偉大的老師。
七月一日和二日,中考的那兩天,丁老師負責安排我和另外一名學生曉燕的飲食等一切事宜。
記得第一場考試結束,考點的鐵柵欄大門間隙滿是考生家長晃動的手,在嘈雜的叫喊聲我隱約聽見有人喊我的名字,抬眼望去,發現丁老師正高高地舉著一瓶水……
責任重大,事無巨細。那一刻,我忽而明白了,從某個角度來說,老師是比親人還親的親人。
苦功人,天不負。我終于迎來了人生的轉機,順利考入了一所師范學校。我沒有辜負全家人和老師的殷切期望,由一個牧羊女轉變成了一名師范生。
那一年的七月,不再是黑色的,而是我生命里金色的七月。我憧憬著繁花似錦的人生之路,滿懷喜悅開啟了新的征程。
就像劉同在《縱有疾風來,人生不言棄》結尾所寫的: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有很多很多的轉彎,但總有那么幾個人讓你轉彎時不心驚不膽戰,告訴你朝著那個方向就對了,并給你強大的力量。
感恩我可親可敬的家人和老師,母親和大哥給了我難得的最后一次復讀機會,二姐和三姐在學習上給予了我極大的關心和幫助,大姐和二哥在生活中一直細致入微地照顧著我,再加上這么多老師的諄諄教誨和莫大鼓勵,我才有了現在喜歡的工作,才有了現在舒心的生活。
現在,我為人師已經二十多年,獲得過不少的榮譽證書。優秀不優秀另說,但我一直堅持學習,正在越做越好。
我漸漸明白了一些以前不明白的事,比如,很多事情在我們身上遭遇失敗,不是因為我們做的太差,而是因為我們決意放棄。
很多事情在我們身上獲得成功不是因為我們做得很好,而是因為我們比別人堅持得稍微久了那么一點。
沒有那一年的堅持,就沒有我的今天。
告別自己不滿意的生活現狀,就必須堅持去做一件認準的對的事情,做得好不好另說,但一定要堅持下去。
請相信,只要堅持,一切皆有可能,千萬別太著急,縱有疾風來,人生不言棄。
2018.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