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什么?
全稱: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抽象的隊列式的同步器,AQS定義了一套多線程訪問共享資源的同步器框架,許多同步類實現(xiàn)都依賴于它,如常用的ReentrantLock/Semaphore/CountDownLatch...
2.框架
數(shù)據(jù)結構:
? ? ? 1)維護了一個volatile int state
? ? ? 2)先進先出的雙向鏈表,頭節(jié)點為獲取鎖的線程
自定義同步器和AQS
? ? ? AQS頂層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等待隊列的維護(出隊/入隊)
? ? ? 自定義同步器只需要實現(xiàn)共享資源state的獲取和釋放,自定義同步器主要需要實現(xiàn)的方法包括:
? ? ? ? ? 1)isHeldExclusively():該線程是否正在獨占資源。只有用到condition才需要去實現(xiàn)它。
? ? 2) tryAcquire(int):獨占方式。嘗試獲取資源,成功則返回true,失敗則返回false。
? 3) tryRelease(int):獨占方式。嘗試釋放資源,成功則返回true,失敗則返回false。
? ? 4)tryAcquireShared(int):共享方式。嘗試獲取資源。負數(shù)表示失敗;0表示成功,但沒有剩余可用資源;正數(shù)表示成功,且有剩余資源。
? ? 5)tryReleaseShared(int):共享方式。嘗試釋放資源,如果釋放后允許喚醒后續(xù)等待結點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舉例說明:
RetreentLock:state初始化為0,表示未鎖定狀態(tài)。A線程lock()時,會調用tryAcquire()獨占該鎖并將state+1。此后,其他線程再tryAcquire()時就會失敗,直到A線程unlock()到state=0(即釋放鎖)為止,其它線程才有機會獲取該鎖。當然,釋放鎖之前,A線程自己是可以重復獲取此鎖的(state會累加),這就是可重入的概念。但要注意,獲取多少次就要釋放多么次,這樣才能保證state是能回到零態(tài)的。
? ? ? ? CountDownLatch:任務分為N個子線程去執(zhí)行,state也初始化為N(注意N要與線程個數(shù)一致)。這N個子線程是并行執(zhí)行的,每個子線程執(zhí)行完后countDown()一次,state會CAS減1。等到所有子線程都執(zhí)行完后(即state=0),會unpark()主調用線程,然后主調用線程就會從await()函數(shù)返回,繼續(xù)后余動作。
? ? ? ? 思考:unpark()之后,應該是重新競爭CPU的執(zhí)行權吧?
3.源碼分析
? 按照acquire-release、acquireShared-releaseShared的次序分析AQS頂層源碼
? 3.1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acquire(int i)
? ? ? ? 分析:此方法是獨占模式下線程獲取共享資源的頂層入口。如果獲取到資源,線程直接返回,否則進入等待隊列,直到獲取到資源為止,且整個過程忽略中斷的影響。這也正是lock()的語義,當然不僅僅只限于lock()。獲取到資源后,線程就可以去執(zhí)行其臨界區(qū)代碼了。
? ? ? ? ?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tryAcquire()具體資源的獲取交由自定義同步器去實現(xiàn)了(通過state的get/set/CAS),至于能不能重入,能不能加塞,那就看具體的自定義同步器怎么去設計了,自定義同步器在進行資源訪問時要考慮線程安全的影響。
? ? ? ? ? ? 思考:為什么不事先為抽象?
這里之所以沒有定義成abstract,是因為獨占模式下只用實現(xiàn)tryAcquire-tryRelease,而共享模式下只用實現(xiàn)tryAcquireShared-tryReleaseShared。如果都定義成abstract,那么每個模式也要去實現(xiàn)另一模式下的接口。說到底,Doug Lea還是站在咱們開發(fā)者的角度,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工作量。
?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addWaiter(Node mode),首先以指定的模式構造節(jié)點(共享還是獨占),再嘗試以cas的方式插入隊尾,失敗再使用enq方法插入隊尾。
此處對Node進行解釋:
? ? Node結點是對每一個訪問同步代碼的線程的封裝,其包含了需要同步的線程本身以及線程的狀態(tài)。變量waitStatus則表示當前被封裝成Node結點的等待狀態(tài):
CANCELLED:值為1,在同步隊列中等待的線程等待超時或被中斷,需要從同步隊列中取消該Node的結點,其結點的waitStatus為CANCELLED,即結束狀態(tài),進入該狀態(tài)后的結點將不會再變化。
SIGNAL:值為-1,被標識為該等待喚醒狀態(tài)的后繼結點,當其前繼結點的線程釋放了同步鎖或被取消,將會通知該后繼結點的線程執(zhí)行。說白了,就是處于喚醒狀態(tài),只要前繼結點釋放鎖,就會通知標識為SIGNAL狀態(tài)的后繼結點的線程執(zhí)行。
CONDITION:值為-2,與Condition相關,該標識的結點處于等待隊列中,結點的線程等待在Condition上,當其他線程調用了Condition的signal()方法后,CONDITION狀態(tài)的結點將從等待隊列轉移到同步隊列中,等待獲取同步鎖。
PROPAGATE:值為-3,與共享模式相關,在共享模式中,該狀態(tài)標識結點的線程處于可運行狀態(tài)。
0狀態(tài):值為0,代表初始化狀態(tài)。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enq(Node node),通過自旋的方式設置頭節(jié)點或者尾節(jié)點。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acquireQueued(Node node),該線程獲取資源失敗,已經(jīng)被放入等待隊列尾部了。
? ? ? ? ? 分析:1)如果前驅節(jié)點是頭節(jié)點,則自旋的方式獲取共享資源
? ? ? ? ? ? ? ? ? ? 2)否則進入park當前線程waiting,等待被unpark
安全點:
? ? ? 是否應該park需要根據(jù)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Node pred, Node node)方法判斷,該方法會尋找一個安全點,然后再將當前線程掛起。
? ? ? ? 步驟分析:
? ? ? ? ? ? ? 前置節(jié)點的waitStatus是否為SIGNAL,如果是,則直接掛起;如果不是,繼續(xù)回溯,直到找到SIGNAL狀態(tài)的節(jié)點或者找到一個waitStatus的節(jié)點并CAS的設置為SIGNAL狀態(tài)。
*****? 釋放獨占鎖
*****? 獲取共享鎖
*****? 釋放共享鎖
*********************************
readwritelock的實現(xiàn)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