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入職前的這個假期,看了好幾本書,今天看完的是梅格杰伊的《20歲光陰不再來》,一本反雞湯的大實話。
圖片發自簡書App
書的內容分為了三個章節,第一章是工作,二十歲你應該開始你的事業而不是等;第二章是愛情,是未來整個人生是否幸福的根基;第三章是身體,二十幾歲大腦還在發育,還有機會建立自己穩固完整的腦結構,也處于身體機能最好的時候,適合生育。整本書以作者所接收的典型的"病人“或者說二十歲的求助者來作為案例進行分析,而每個案例都有比較詳實的介紹,很容易讓我這個也恰好處在二十多歲的人找到同齡人的影子,有的時候感覺那些案例就是自己的一個縮影。不過較之看其他勵志書不同的是,對于這本,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
迷茫、彷徨仿佛是這個年齡階段的主旋律。正是因為一切皆有可能,才會讓人在面對選擇時迷茫無措。因此,會有很多很多的過來人、暢銷書告訴你年輕,要旅行、環游世界、咖啡館、寫書…可這種一眼望得到頭的生活得多無聊多無趣啊!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個朋友曾經在我快上大學那會兒對我說:彥卿,高考完之后你的人生就開啟自定義模式了,不要過你應該過的,去過你想過的。
我的20幾歲,不需要“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的矯情。未來并非遙不可及,而是由現在的點滴組成。我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宣告自己已經獨立,我會用心過好每一天、認真工作、認真戀愛、精算未來,創造自己的確定感
20幾歲:不要急 不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