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州印象

老媽上周去了趟貴州六盤水,回來后很有耐心地寫了一篇游記,看這信息量,可以說是誠意滿滿了。別的不說,我是很是羨慕的。以下是正文。


今天,我?guī)缀跻徽於级阍陂_著空調的房間里。此刻,聽窗外蟬鳴陣陣,甚是想念盤州的清涼與那滿目的蔥綠。

8日,懷著一絲絲抱怨踏上了去盤州的車,這么熱的天,無錫還有疫情,出去干嘛呢?還不如在家里呆著。先生卻興致勃勃,說到了盤州一定會給我一個驚喜。好吧,隨遇而安、夫唱婦隨吧,期待著即將到來的驚喜。

從無錫東站出發(fā),十一個小時的火車,我們便到了盤州高鐵站。經過一番掃碼測溫、核酸檢測,完成了疫情防控的系列手續(xù),沒有想象中的麻煩。出站口,來接我們的江陰老鄉(xiāng)趙先生和當地房產開發(fā)商楊總笑容可掬,熱忱親切。車行至盤州市區(qū),令我十分詫異的是,已經夜里10點多了,大街上依然燈火通明,人來車往,很是熱鬧,完全超出了我對山里人家的預想。更重要的是,盤州真是太涼爽了,我忍不住從包里取出防曬衣披上。先生所說的驚喜,大概就是這盛夏里的清涼吧。

第二天,我們參訪了江陰人在盤州的家。半山華府是薛老的家,盡管只有四幢33層的高樓,但小區(qū)物管很是嚴謹細致,規(guī)劃有序,環(huán)境整潔,放眼望去,不遠處山巒疊翠,掩映于山林中的高樓錯落有致,開闊而養(yǎng)眼。薛老興致盎然地給我們介紹他四年前來盤州的機緣與經歷,年近八旬的老人思路清晰、風趣幽默、侃侃而談,前瞻的眼光、敏銳的判斷和超強的行動力,令我們贊嘆不已。薛老家69平米的房子寬敞明亮,布局合理,尤其是臨窗的書房是他的最愛。我很納悶,江陰90多平米的房子也不見得有這么大,這69平米的房子怎么會如此舒適?原來,69平米只是房產證上寫的面積,實際套內使用面積有94平米呢,那多出來的25平米是開發(fā)商贈送的。怪不得會這么大!我恍然大悟。

64平米樣板房



隨后,我們來到半山奧體城趙先生的家,女主人潘女士六十有余卻神采飛揚,身穿中國紅連衣裙的她顯得端莊而充滿活力,她與每位進入家門的江陰老鄉(xiāng)來一個大大的擁抱,真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他們家是一個三室一廳的套房,裝飾簡約大氣,因著趙先生夫婦提前一周就到了,家里生活氣息濃郁,溫馨而浪漫。同樣的,88平米的房子實際套內面積是118平米。盤州的房產開發(fā)商這么實誠啊!我們還參觀了趙先生鄰居家的新房,施總夫婦基于對趙先生為人和眼光的完全信任,委托他們買下了隔壁的房子并做好了裝修,他倆是與我們同行至盤州的,今天可以拎包入住了。據趙先生夫婦介紹,在盤州買房的江陰人已經有近500戶了。如此龐大的隊伍,我真是沒有想到。

緊接著,我們又到了九城房產正在開發(fā)的新樓盤——半山青云臺,一個很有意境的名字,不禁想起了兩句詩:“我來問道無余說,人在青云水在瓶。”身處萬丈紅塵,被諸多凡事俗物牽扯,若能真正瀟灑作云、恬靜作水,當是多么愜意舒展的人生啊!我的思緒尚未從詩意中出來,就跟著大家來到了“半山青云臺”的樣板房,一層四種戶型,64、92、100、110平米,皆有贈送面積25-30平米不等。隨行之人很感興趣,不到兩小時,就有三四戶成交,另有好幾戶有了意向。原因無他,均是因為盤州盛夏16-25℃的溫度、負氧離子極高的潔凈空氣、360度所見蔥蘢山景等自然資源無可替代!加之每平米4000元左右的房價,怎么不令人怦然心動呢?饒是我這個極其戀舊戀家、不喜長途跋涉之人也忍不住動心了。先生所說的驚喜,大概就是這盤州適宜的溫度、潔凈的空氣、漫山遍野的綠意和較之江陰太過便宜的房價吧。后續(xù)的若干天,盤州20℃左右的氣溫與江陰高達40的溫度兩相對比,更讓我感謝先生,此行真是最明智的選擇。

城中湖


接下來的兩天,我們先后游覽了盤州附近的烏蒙大草原、妥樂古銀杏風景區(qū)。

烏蒙大草原是一個高原草場,最高海拔2857米,年平均氣溫11.1℃,真是夏日避暑勝地。站在草原之巔極目遠眺,看云涌蒼崖,鷹翔藍天,碧草綿延;聽風力發(fā)電機嗚嗚作響,不禁想起毛主席詩詞“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之大氣魄,頓時心生豪邁。我隨手拍了小視頻:烏蒙草原的遼闊、高山峽谷的雄奇、風力發(fā)電的壯觀以及游客紛至沓來的喜樂樣態(tài)……分享給了我的母親和阿姨,我想用我的眼睛和心靈去捕捉世界最美的風景,帶給家里的老人居家觀天下。



妥樂古銀杏風景區(qū)距離盤州紅果新城21公里,是一個古老的村落,全村有古銀杏樹1200余株,樹齡一般在300年以上,最長者達1500年,是世界上古銀杏生長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堪稱世界古銀杏之鄉(xiāng)。整個村寨依山傍水,濃郁的綠籠罩著錯落的房舍。我們徜徉在阡陌縱橫的小徑上,雞犬之聲相聞,疏影橫斜之處,與村上的婦人們交流著銀杏樹渾身是寶的話題,那一袋袋銀杏葉、刺梨果,每袋5元,嬉笑間紛紛收入囊中。潺潺溪流貫村而過,千年銀杏虬枝蔓葉,古稀老人安靜的守候,懵懂孩童歡快的身影……如同夏日里一卷古樸而清幽的畫,雋永在天地間。有人說,銀杏樹是3000萬年前地球遺留下來的古植物,是植物“活化石”,那么,這樹與樹相依、根與根相連的古老村寨和村寨里的人們,是不是就成為了這“活化石”最忠實的守護神呢?2016年“中國-東盟國際產能合作妥樂論壇”在此成功舉行,這古老的村落與古老的銀杏樹群由此鏈接了世界。午餐時,我們走進了農家樂,老中青三位女性組成的服務團隊,說著當地普通話,要用勁聽才能聽明白她們所說的話,但是整整兩大桌農家菜卻一點都不含糊,尤其是一大盆老母雞燒菌菇湯和一大盤紅燒雞塊,把我給震撼了。結賬時,店家開出了583元的單子,當同行的阿姨聽說兩桌只要這么多錢時,忙笑著說:“趕緊給他們600元吧,不用找零錢了,這么便宜,我吃了都感覺不好意思了。”我抬起頭,看著站在柜臺邊的女人,黝黑的臉上兩只眼睛亮晶晶的,憨憨地笑著露出了潔白的牙齒,與路邊古樸的銀杏樹相映成輝。



古銀杏


先生所說的驚喜,大概就是這里有自然、有歷史、有故事的烏蒙大草原、妥樂銀杏樹以及銀杏樹的守護人吧。

從妥樂村回城,休息了一個多小時,我與先生人手一本書,來到酒店下面的東湖散步并打算坐在樹蔭下看會書。湖水清粼粼的,倒映著藍天白云,山城中流淌著如此清澈的水,于山水凝視間駐足,定格了這座城市的萬千風情。我想,這座小城沒有香港山城的奢華,沒有重慶山城的熱鬧,卻有著盤州山城特有的靈動與清幽,是一座宜居小城。我們在樹蔭下看了一會書,居然被風吹得有些涼意,又沒有帶披肩,于是只得回到了酒店。

13日早上,我與先生打車去了盤州古城,距離新城大概30多公里,一路上盤山公路九曲十八彎,風夾帶著樹的清香撲面而來。古城的房、古城的路、古城的河,都烙上了古舊的印痕。唯有“紅二·六軍團‘盤縣會議’”會址陳列館卻裝飾一新,圖文并茂,一一述說著當年賀龍、任弼時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作出的重要決策:北渡金沙江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并北上抗日。“盤縣會議”成為了紅二·六軍團長征中的重大轉折點,為紅軍長征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走出會址陳列館,艷陽高照,并沒有盛夏陽光下的灼熱感,站在臺階上,我長舒了一口氣。




隨后,我們問詢了數人,拾階而上繞了幾個彎,才尋訪到了掩映在古城山壁上的張道藩故居。故居顯得很陳舊,蔣介石于張道藩母親做壽時題贈的懸匾“齊眉合德”掛在門額上,可見老蔣先生對張道藩的器重。一把舊鎖虛掛在門上,推開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木結構懸山青瓦頂的二進正房及兩廂,除了有幾副名人題字懸匾,便是空蕩蕩的房間和小庭院。不到五分鐘,我們就退出了故居,隨手把大門關上并虛掛上鎖,不禁唏噓不已。我想,如此陳舊的故居,似乎與這位國民黨風云人物的身份大相徑庭,與曾經流傳的他和民國才女蔣碧薇的風流情事格格不入……


我們坐上汽車返回盤州新城。半山華府,薛老與夫人在家里等待我們共進午餐。紅燒鱸魚、涼拌黃瓜、排骨湯、荷包蛋、花生米、另加兩個新鮮蔬菜,還有鮮美的湯圓,俞阿姨做的菜色香味俱全,很是可口。我們已經連續(xù)吃了好幾天盤州火鍋,這時能夠品嘗到家鄉(xiāng)菜真是胃口大開啊!在離開家鄉(xiāng)千里之地的盤州參加家宴,不是一般的幸福啊!相約,晚餐由先生主廚。我們到小區(qū)對面的超市買菜,菜品新鮮、價廉物美。到家后俞阿姨把菜清洗干凈,先生很輕松就做了幾道小菜:蒸茄子、炒芥菜、炒生菜、蘑菇燒老豆腐、排骨菌菇湯,俞阿姨一直在旁邊非常謙虛地咨詢如何做菜更美味,薛老時而拍照、時而拍小視頻,他說要記錄下這難忘而有意義的鏡頭,以憑日后回味。對兩位將近八旬老人的年輕心態(tài)和狀態(tài),我真是佩服之至!席間,我咪了半碗紅酒,竟然有些醉意。我想,這應該是一種心醉吧。

做飯

先生所說的驚喜,大概就是這里的人文歷史吸引人,這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宜居人,還有這里淳樸的人民以及眾多的江陰老鄉(xiāng),更讓人有家的感覺吧。盤州,中國的涼都,真是我們避暑的天堂,是老人們修身養(yǎng)性的好地方!

昨日,又乘坐了十一個小時的高鐵,回到了無錫。到江陰大概夜里九點半,小區(qū)里已經很安靜了。據司機說,下了半小時的雨,氣溫總算降下來了一些。我依然感受到江南的濕熱氣流徐徐襲來,便更想念起清涼的盤州。

走過中國諸多城市,讓我如此心心念念,去了還想去的地方少之又少,涼都盤州或許是第一個吧。今天深度了解到,1368年,明朝南京籍將軍傅友德的軍隊來到盤縣境內屯戍,化軍為民,開始代代繁衍;1638年,著名地理學家江陰人徐霞客來到盤縣,在考察了盤縣的山川、河流、人文、交通等情況后,將這些一一寫進了《徐霞客游記》;2018年開始,江陰人陸續(xù)走進盤州,購房定居,休養(yǎng)生息,盤州成為了江陰人的第二故鄉(xiāng)。此時,我深深地被“緣分”兩字打動。是啊!你與誰相親,你與什么地方相近,自然有著殊勝緣分的相牽相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01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11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26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43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23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74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68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95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fā)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05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1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20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2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61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58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30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0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