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松說,構圖的作用是使視覺元素有機地協調起來。我說,我們拍一張照片,眼睛在看,腳步在移動,腦袋在想,當一切達到想要的,我們就摁快門了。談構圖,說些前景中景后景之類的理論是沒什么大作用的,關鍵在拍照那會的直覺。當然直覺是需要培養的,是靠實戰給練出來的。下面是本人比較常用的構圖招數,與大家探討分享。
一、拍一張印象深刻的臉
慢生活自由行 攝影作品
我們遇見很多人,有的看過就忘了,但有的人,看一眼就忘不了,如果你覺得是這樣的人,就拍下來吧。構圖嘛,很簡單,其它的東西都不需要,只要他或她的臉。當然,如果有好表情,就更好了。
二、拍幾張印象深刻的臉
慢生活自由行 攝影作品
廢話,是不是要從一張臉說到十張臉然后再一百張臉,呵呵。當然不是,多張臉在一起,會有取舍,比一張臉更難拍。有的時候,突出的那張要拍實了,其它的可虛掉。不過,那可要眼疾手快。一大幫僧人往前走,一個小僧回頭,這樣的作品都是獲獎的。
三、拍鏡中人
慢生活自由行 攝影作品
反正有鏡子,有水洼,有反光的東西,就試著拍拍看吧,那樣會弄出不一樣的視覺效果來。至于剃頭師傅,一生與鏡子打交道,拍鏡中的他,更有意義。
四、拍人的同時來點環境
慢生活自由行 攝影作品
職業不同,工作不同,人物所處的環境就不同,構圖時加點環境,會提供更多的信息,也會使照片更有嚼頭。
五、拍環境的同時來個人
慢生活自由行 攝影作品
又是廢話,和上面所說的不一樣嗎?真的不一樣,上面所說的以人為主,這里所說的以環境為主。差別大著呢!
六、拍遠去的背影
慢生活自由行 攝影作品
遠去的背影,很有透視感,很有想象空間,而且拍他也不怕他回頭來罵我們,多便宜的事。只要是背影,就多拍。當然,最好是走在長長的石板路上的人,走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的人,還有一般是一個人比較好,人多了就不孤獨了,也就沒意思了。
七、拍不要臉的人
慢生活自由行 攝影作品
這個時候,我們不管他是誰,我們要的是另外的東西,比如一個老古董,一只石獅子,一條老石階等等。人就虛掉了。
八、拍方框里的人
慢生活自由行 攝影作品
生活中有很多方框,比如老門臺,比如鏡框,比如花窗,當里面出現一個人,那也是不錯的構圖。不過,一般要等待一下,那個比較有趣的人才會出現。當然,你也不要那么死板,方框有趣,圓形的什么的也會有趣,能不能舉一反三,就看你自己了。
九、拍微小的人
慢生活自由行 攝影作品
把環境拍大了,把人拍小了,一對比,也會很有趣。
最后啰嗦幾句,構圖是千變萬化的,如果你想通過“把肚皮貼到地上或采用其他荒謬的行為”(布列松)來進行與眾不同的構圖,那是你的事,我可不想這樣做。
非特殊說明,文章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