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剛剛過完30歲生日,我做了一個決定,要開始練習寫作。于是從5月30日生日當天,正式開通卷毛佟這個公眾號。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堅持每天寫一篇文章,但并沒有定下一個目標,也沒有想過要堅持多久。剛開始動力滿滿,激情爆棚,每天都有好多想寫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也遇到了大多數作者遇到的問題,沒有話題可以寫了,肚子里存的東西,都已經掏的差不多了。
但是牛逼已經吹出去了,不能自己打臉,所以就硬著頭皮繼續寫。沒有想到,這一寫就堅持了5個月,一共100篇文章,累計20萬字。1個月拿到原創和打賞邀請,積累了5000多讀者。有的文章閱讀量可憐,有的被百萬粉絲的大號轉載,也收到過3個出版編輯的約稿,還有28篇文章被簡書首頁推薦。
當寫完上一篇文章的時候,看到99這個數字,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不知道是高興,失落,滿意,還是迷茫。心里也有很多的疑問:寫完了100篇文章,我有什么變化?我對自己的成果還滿意嗎?我接下來還要繼續再寫100篇嗎?我是否擁有了自己的風格?我是否真的通過文字影響了一批人?心中滿滿的問號,促使我寫下這篇文章。這算是一個總結,也算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這100篇文章的心路歷程。今天我用4個關鍵詞來總結:“初衷,倒逼,打開,投資”。
初衷
從開始寫文章到現在經歷了幾個不同階段,開始寫的是自嗨型文章,把腦子里存了30年的各種想法,一股腦的都寫出來,通篇都是我怎么樣怎么樣,極力的在表達自己,表現自己,恨不得把小時候因為媽媽不給我買玩具,就在街上滿地打滾的光榮事跡寫出來,幾乎快把自己掏了個精光。寫了一段時間后,有了一批讀者,那個時候還沒有開通留言功能,所以他們會在后臺留言,經常有人說,我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機,去看看你的賬號有沒有更新。這給了我莫大的鼓勵。也讓我看到了粉絲的益處。
無利不起早,人們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都是被利益驅使的。第二個階段,我的注意力就開始慢慢轉移,每天關注文章閱讀量,每天關注粉絲量,想各種辦法去吸引新粉絲的關注。于是我每天就在想,這些粉絲到底喜歡什么,我應該寫什么話題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用什么辦法來討好讀者。我開始寫一些心靈雞湯,開始為了閱讀量變成標題黨,開始胡亂的追社會熱點。那段絞盡腦汁的寫作狀態,讓我很累,也很困惑,因為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想什么才能抓眼球。雖然會有一些效果,粉絲量漸漸多了,但是取消關注的也多了,來罵我的也多了,批評我寫的爛的人自然也多了。
后來我想到了一句話“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很多人初出茅廬,對萬物好奇,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經歷過磨練會發現,其實世界是顛倒的,你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實的。往往人們就止步于這個層面,但是最高境界就是回歸本心,回歸自然,悅納一切,專心致志做好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夠了,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與處世了。 想想最開始的寫作初衷,只是希望通過文字的角度,重新看待問題,從新的角度去發現新的世界,回歸初心,專心寫作,才是當下最應該做的事情。
倒逼
寫作就像跑馬拉松一樣,一路上,你需要及時的補充能量,才能繼續跑下去。寫作是一個梳理輸出的過程,你持續不斷的寫,就是在慢慢消耗你的知識儲備。前一陣有一首改編的歌曲非常火,叫《感覺身體被掏空》,不停的寫,就感覺大腦被掏空了,這也是我寫到中期的時候產生焦慮的原因。
我發現,很多能堅持寫作的人,不僅僅一味的寫,他們還活躍在各種學習班里,不停的學習才是保證他們有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其實很多人會抱怨自己原地踏步了,停滯不前了,甚至倒退了。多半原因是因為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活的太舒服了,不愿意踏出舒適圈,去嘗試新的刺激。
不停的寫,總會有詞窮的一天,這就倒逼著我需要不停的學習。我發現當有一個事情一直牽扯著你的注意力的時候,你做其他事情也自然會專注。比如我因為工作的原因,關注了500多個微信公眾號,但是信息量太大,根本看不過來,我連朋友圈現在都不怎么看了。但是因為需要寫作素材和靈感,我會主動關注寫作好的人,認真的閱讀他們的文章,去想他們的寫作技巧,思考角度。看新聞,聽課,跟別人聊天,我都會有意識的去收集各種值得寫的信息點。
這幾個月,是我閱讀量最大的一段時間。不停的閱讀,不僅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儲量,也跟隨很多人的文字發現了更大的世界。而且會留心觀察身邊的細節,去體會不同的生活狀態。歌德說過:“取材不在于遠,只消在充實的人生當中”,不想原地打轉,只有一種辦法就是腳步不停。
閉環
在學習生涯規劃的時候,學到一個理論,興趣、能力,價值三者之間的關系,只有行程閉環,才能夠不斷的循環上升。就是說,當你對某一件事情感興趣的時候,你如果想把它做好,就需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能力,當能力提高了,自然就會產生更好的結果,給別人給自己帶來價值,當收獲了價值,就會繼續強化對這件事情的興趣,繼而不斷的提升,讓這個循環成為閉環。
剛開始定下寫作這個目標的時候,只是因為看到很多人做自媒體,每天寫文章,慢慢形成了個人品牌,我對此產生了興趣,但是以前從來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和培訓,文筆水平更是一般,所以就找各種渠道學習,練習自己的習作能力,當寫到一定程度,就開始有讀者,他們會給我反饋一些閱讀后的感受,無論是有價值,還是沒價值,對我來說,都是最真實的,也正是因為這些讀者的反饋才讓我逐漸看清楚自己的寫作水平,這就是對我最大的價值。看到讀者的期待,對于寫作的興趣更加濃厚,然后再繼續練習,學習提高能力。形成一個有效的閉環,才能讓自己不原地踏步。
不斷的學習,其實讓我還有一個發現,就是能讓自己看到越來越真實的自己。之前我說過,我喜歡爬山,是因為在大自然面前發現自己的渺小,發現自己能力的局限,從而能夠更真實的面對自己,不卑不亢。學習也一樣,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錢鐘書老先生說過:“我們常把自己對寫作的沖動誤認為自己的寫作的才能,自以為要寫就意味著會寫”。當你看清自己,胸懷世界的時候,你才能給內心騰出更多的空間,去吸收百家之所長。
投資
互聯網的一個原則是免費共享,所以我們已經習慣了免費去獲取一些信息,比如看到一本書,先想到晚上免費搜索看看是否有免費的電子書,一個新電影上映,先到網上看看有沒有免費的種子,遇到一個問題,先到網上看看有沒有免費的資源可以解決,或者找一個熟或者不熟的朋友張嘴就問。這已經成為我們獲取信息的常態。我以前也是這樣想,網上免費信息這么多,何必要花錢呢。但是對個人來說,免費得來的東西,獲取的成本非常低,所以往往就不珍惜了,比如我們經常會在網上下載一大堆電子書,各種學習資料,但是大部分放到電腦里之后,就沒有再打開過了。
隨著這幾年的消費模式的轉變,在行,分答,得到等付費平臺興起之后,人們在呼喚著知識付費的時代到來了。雖然現在還是小部分人在為知識付費,但我覺得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因為付費對自己是一種負責,消費了也就能更認真的學習了,對知識提供者也是一種尊重,花錢換取對方的時間和經驗,這是天經地義的,沒人有義務無條件的一直幫你。
所以從開始寫作之后,我就花了很多錢去買書,去參加各種培訓,參加各種收費的社群,因為免費的東西,超過3天的興奮期,就漸漸被遺忘了,但是付費的,就要想著,不能白花錢,所以現在我看微信文章的時候,只要這篇文章吸引我能從頭讀到尾,如果有打賞功能,我都會打賞,我覺得我得到了收獲,也尊重了作者的付出。如果有人幫了我的忙,我也會發一個紅包表示感謝,這不是勢利,而是一種有效的社交方式。所以不要覺得免費的都是好的,免費背后往往是巨大的陷阱。
投資自己,到底該投資什么?投資不一定是投錢,投時間也是一種投資,你拿出時間專注的做一件事情,不能讓時間浪費,錢花了可以賺回來,時間花了就回不來了。投資要投在能讓自己成長,看得到收益的地方。
啰啰嗦嗦的寫了這么多,也算是給自己這5個月的一個交代。100篇文章,20萬字不是結束,而是重新開始,放空自己,從0開始。
感謝你閱讀到這里,我希望這些文字能給你帶來一點點啟發或者幫助。舉一反三,寫作習慣可以養成,其他的習慣我想也是可以養成的。只要你有足夠的信念,有效的方法,和傻逼一樣的堅持,沒有什么可以阻擋,你對更好自己的向往。
作者:卷毛佟
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轉載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