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非首發,首發婉寧心悅,文責自負。
下了地鐵四號線,騎一輛電動自行車,在寬闊的、游人甚少的柏油路上,迎著柔軟的風兒,帶著自由欣喜的心情,行駛十分鐘,便到了官渡古鎮。
進到古鎮里面,第一印象就是這里的花兒比別處多。各處可見花團錦簇。街道上豎著花兒堆砌成的牌坊: 真花的芬芳馥郁和人造花的夸張艷麗堆積成令人賞心悅目的風景。民宿的門口、食鋪的小院都開滿了鮮花。陽光并不熾烈,溫度非常適宜,心情很是愉悅,小樓繁花甚為養眼,我仿佛進入某個童話世界。
但實際上官渡是花花世界,商業那么繁盛。賣菌子的、賣玉石、賣銀器的、賣東南亞商品的,商鋪林立,鱗次櫛比。中國風、民族風、東南亞風,各種風格在此交織。世間好物,應有盡有; 俊男靚女,絡繹不絕。此處當然是萬丈紅塵里的花花世界。
經過一家賭石店時,很是好奇,于是進門。一眼看到各種看上去平淡無奇的石塊。正好有一對情侶進來,大概是想買玉石。店員給他們一個很小的電筒,讓他們挑一塊石頭,照一照顏色。并且告訴他們,挑好了,就在店里打磨,如果這一塊不能打磨出玉來,就換一塊,直到磨出玉來為止。旁邊正有一位婦人在用機器打磨著石塊,石屑飛揚,旁邊已經有幾方打磨好的玉石。我想著中國的老話: “玉不磨,不成器"。那么美的玉石蘊藏在看似普通,甚至丑陋的頑石里。如果不被有緣人發現,這石頭便永遠不會被打磨,露出它溫潤美麗的精華。
其實,人如石塊。那紅塵的困頓挫折,便是那打磨的器具啊。被打磨的時候疼痛不已后,當一切頑劣被抹去,也可以露出那晶亮亮,明燦燦的精華來——那是你的一顆不再狂喜也不再大悲的、明澄的、自在的心。
花花世界怎么可以少掉美食,民以食為天,哪里人多,哪里好吃的就多。我跟著人流,邊走邊吃品嘗了過橋米線、餌塊和官渡粑粑——米線比南京的便宜很多,醬料滋味醇濃,官渡粑粑,要的是花生餡的,香氣撲鼻,餌塊里的肉醬填料亦多——這一番吃下去,實在很撐。
到了我的年齡,對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花花世界已不稀奇,更想要的是內心的靜謐。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終歸是紅塵的浮華,最終要看到這浮華表象里的內核,那就是這小鎮的歷史與文化。
我走過一處古樸大方的院落,這是著名的云子棋院。站在洞開的大門口,便一眼可以看到第二道大門里整整一面墻上用黑白棋子鋪就的太極圖。一黑一白的太極魚,蘊含著無限的變化和運動。一見它,我心中立馬生出兩句話: “道者反之動,弱者道之用"。這是道運行的規律,是道家學說的精華,可以用在生活里——可是我并不能做到,或者我是佛陀口中“難化剛強眾生”之一吧。因為有自尊,免不了無法示弱——我是一塊頑石,總讓塵勞消磨。
隨著人群往前,老遠看到一座美麗的佛塔,且是我從未見過的樣子。一查,原來是融入了藏傳佛教的元素,名字叫做金剛塔。一座方形的高臺,上面有五座類似喇嘛塔的小塔,主塔高大雄踞其中,小塔伴立四方,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金剛塔兀立在藍天白云之下,安詳寧靜,又莊嚴肅穆,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再走幾步,便是官渡的六寺之首妙湛寺了。山門前是兩座淡黃色佛塔,高高聳立在天光云影間。請香處有一位義工和一位穿緇衣的女性居士。在佛像前,一位大和尚出來開始唱經,那位居士也加入進來。宗教和音樂不可分。多年前在南京靈古寺聽到過幾位出家人一起唱經,甚至有類似和聲的唱法,高聲部響徹云霄,那歌聲曲折蜿蜒,不沾塵埃,有無窮的慈悲與曠達。此處的唱經,我并未聽懂唱的是什么,就歌聲而言,低沉平實,更加貼近紅塵——大概娑婆世界諸般苦惱,以及如何從這苦惱中解脫都在這經文里了。
妙湛寺的寺名,讓我想起《壇經》上的一句話“湛然常寂”。中國文字有一種魔力,“湛然常寂"這四個字仿佛讓人的心一下子寂靜起來,用佛的語言叫做“狂心頓歇"。若真能夠在受盡磨難,百轉千回之后,一切善惡,都不思量,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就可以做到湛然常寂了吧。
然而,都是肉眼凡胎,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就像老祖宗早告訴我們"道者反之動,弱者道之用",我們只需遵從此規律,可是又有幾人能做到?
所以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從愚鈍到智慧,從依賴外物到圓滿自足。愿你在花花世界里,經過艱難險阻的困境,經過愛恨情仇的折磨,終有一天見到湛然常寂的真心。
就像那頑石,被無情打磨后,終成一方溫潤美玉。
在官渡見花花世界,也見修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