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前言
關于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方法,市面上有很多零散的觀點和解讀,多了反而不知道哪些觀點理念才是對的,哪些才是科學合理的育兒方法,應該如今很多早教機構也是以其為模版開發的許多課程和活動。實踐經驗是最好的檢驗方式,所以這是我學習這套書的原因。
兒子三歲多,還從來沒有上過任何一節早教課程,對早教不太感冒,因為我看到了許多家長父母把孩子送到早教中心,孩子在里面跟著老師做各種各樣的學習游戲,而大人呢,則在外面坐著仿佛難得得閑狀的刷手機,或者參加幾次早教機構組織的親子活動,看到孩子能夠開心地玩,開心地笑就幸福爆棚刷朋友圈,這不是我理想中想給兒子的陪伴,這也遠遠不能滿足如同書中所說,兒童教育最重要的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能夠依靠內在驅動力共同去完成教育過程:教育者能夠發自內心的愛和對生命的尊重對孩子進行指導和觀察,孩子最終能夠成為一個熱愛生活,收獲有意義的個體人生。
有了上述考慮,加之也喚起多年前對心理學的興趣,但工作后一直也沒很有動力的切入口開始,也算是一種自我學習的督促吧。
選的這一套書,是當當上的銷量前列,經驗拿來是最省事的,中國發展出版社原版教材翻譯。在看了第一本《早期教育法》后,這個版本感覺還不錯,有我們的一貫教育缺乏的嚴密實驗經驗和結論推導邏輯,也是自己應該補課的地方。
理論學習總是有點枯燥,但從原著里系統學習育兒理念,好過看千千萬萬轉發,內容參差不齊的所謂熱門好文,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學習過程也是在節省沒完沒了刷文的時間和精力。
我的學習習慣是喜歡順著作者的寫書邏輯按章節進行閱讀,所以學習筆記也基本是按書中順序的。
作者簡介:瑪利婭·蒙臺梭利(意大利語:Maria Montessori),快距離我們生活兩百年前的一名意大利幼兒教育家,也是一名外科醫生。她的蒙臺梭利教育法源自其在多年的兒童工作過程中觀察到的兒童自發性學習行為總結而成的。
前三篇章《重塑教育和教學方法》、《蒙氏教育法源起》、《孩子們的理想家園》講述了作者蒙臺梭利如何在不斷地實驗、觀察和研究中形成兒童教育理論和實踐指導原則。書中有很多樸質簡單的語言,讀起來仿佛受到一種感召的力量,讓我饒有興趣地把它們大段大段摘錄下來。
同時,書中提到了很多在教育學領域探索的人物。
韋伯、費克納、馮特的生理學或實驗心理學為新型教育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人類學家塞吉,著有教育作品《教育與訓練》,塞吉說“多年來,我一直在為形成一種指導和教育人的觀念而奮斗,我對它考慮得越深入,就越覺得它正確、有用。我認為,為了建立一種自然而合理的教育方法,必須把人作為個體進行大量的、精確的、合理的觀察,重點是觀察一個人幼年時期的情況,因為這段時間是奠定一個人教育和文化基礎的年齡。”
書中作者認為,這三位科學家可被看作人類學發展新方向的奠基人:犯罪人類學方面的隆勃羅梭、醫學人類學的德·喬凡尼及教育人類學方面的塞吉。
伊塔德的教育成果和經驗是實驗心理學最早的嘗試。
愛德華·塞昆完整地建立了真正的弱智兒童教育體系,著有1846年巴黎出版的《白癡兒童教育中的心理衛生治療》
什么是科學家?
“那些通過實驗方式來探詢生命奧秘,揭示生活真諦的人揭開了令人著迷的神秘現象面紗的人,感覺到在自己內心深處油然而生地產生了一種喜歡探詢大自然的神奇奧秘的情緒,并且因為這種情緒特別強烈以至于自己都無法控制的人,才可以被稱之為科學家”
記得前段時間兒子也問過我,“媽媽,什么是科學家?”
當時我的回答是“科學家就是發明東西解決問題的人吶。”書中的解釋更能說服我,是好奇心、專注的精神。下次兒子問我,我就可以這樣回答說“科學家就是做事情很認真,想辦法回答你的為什么的人。”
蒙臺梭利提出,必須設法把孩子培養成為大自然的崇拜者和解釋者,從心靈深處喚起他們對各種自然現象的興趣,從而使他們能真正熱愛大自然。
“人類的所有勝利和進步都是建立在人的精神動力之上的。”
“這是一種個人所具有的生命力量,是一種經常潛伏在心靈中的力量,它推動著世界前進的步伐。但是,一個人完成了真正的人所做的工作,一個做出來偉大的事情并取得勝利的人 ,從來不會通過那些被稱為"獎賞"的東西來激勵他的工作,也不會由于擔心"懲罰"而激發他努力工作。”
“一個享有自由并自我約束的人,會追求那些真正能激發和鼓勵他的獎賞。”
“確實存在著一種對人類的外部獎賞”“我們的歡樂就是感動并征服別人的靈魂,這是一種能夠帶給我們真正補償的獎勵。”
“或許是因為我們得到了其他人的喜愛,或許是因為一個孩子送給了我們一件禮物,在某些時刻,我們感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我們更偉大。在那樣的時刻,如果有被別人奉為權威人士的人站出來給我們頒發獎牌或者獎勵,他就成了我們得到的真正獎賞的破壞者。”
“我們所謂的鼓勵、舒適、情愛、尊重等都是來自于人的心靈,我們給予它們越多的自由,我們就會越多地恢復和振作我們生命的活力。"”
“家庭和學校在教育目標上要協調一致。”這個實現起來卻是很難得。
“兒童之家具有雙重的重要性。一方面,由于它采取在住宅中建立學校這種獨特的辦學方式,所以它具有社會重要性;另一方面,它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又使它具有教育的重要性”“它們直接接觸到了社會問題中最重要的一面—涉及到了人們之間的親密關系和家庭生活。”
紀律與自由
為了能夠積極遵守紀律,孩子學會的第一個思想就是能辨別好與壞。需要在旁觀察孩子有沒混淆好與不好,壞與不壞這些概念。
教育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積極的紀律、工作的紀律和有益的紀律,而不是一個不動的、被動的和順從的紀律。
給予孩子的自我教育機會,孩子從無序行為過渡到自發的有序行為,有了可以選擇自我行為的傾向,學會反省自我的行為。
由于孩子生來具有的不能自立的特性以及他作為社會個體的性質,我們必須采用以自由為基礎的教育方法,來幫助孩子克服這些各式各樣的束縛。換句話說,對他的訓練應該用合理的方式幫助他減輕約束他活動的社會鐐銬。
獨立性
我們必須指導孩子的個性得到自由、積極的表現,使之通過自己的活動達到獨立。
癱瘓病人不會脫鞋是由于病例因素,王子不會脫鞋則是由于社會因素,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卻被歸結為同一原因,都是有依賴性無能的人。
“我們總是習慣性地伺候孩子,這不僅在奴化他們,而且還很危險,因為這將抑制他們有益的、自發的活動。我們傾向于認為孩子就像木偶,為此我們像對待洋娃娃一樣給他洗澡,喂他吃飯。
孩子必須自己做這些事情。大自然賦予了他們進行各種活動的身體條件和學會如何去做的治理因素。我們對他們的責任是,在任何時候幫助他們征服大自然所賦予他們的有益活動。”
東方婦女喜歡穿褲子,而西方婦女喜歡穿裙子,前者所接受的"不許動"的教育比后者更多。這樣的教育導致了男人不僅要為自己工作,還要為女人工作。婦女浪費了她的自然力和活動力,并在奴役中衰退。她不僅被人養著,服侍著,而且它作為人的個性也一點點消失。她作為社會成員的一分子,成了一個不重要的人。她放棄了她在生活中保護自己的能力和資源。
在教育學中自由的生物學觀點
“教育工作者必須有一種對生命的尊重感,并由此身受鼓舞。我們應該這樣來理解教育,即教育有利于兒童生命的正常發展,它為之提供了積極的幫助。”
“生命是自我創造的,反過來,生命的發展又受到了某些無法逾越的規律的限制和束縛。環境對個體生命的影響作用越強,個體的生命就會有變得越發充滿活力和強勁旺盛。”
如何給兒童授課
接下來的內容開始就是實用的方法論了。
對孩子進行紀律訓練,在頭腦中建立集體秩序的概念。
給孩子上課,講述方式內容要簡單、明了和客觀。
但丁的話“讓你說的每句話都要算數。”在準備上課時,應該特別注意考慮和衡量說的每句話是否有價值。
講課要將自身的個性收斂起來,簡練易懂的授課內容就是對客觀對象的解釋以及怎樣讓孩子使用的說明。
授課的基本指導方法是觀察法。應當觀察孩子是否對觀察到對象感興趣,以及他時如何對它感興趣的,對它感興趣的時間能保持多久等,甚至去注意觀察他臉上的表情。觀察過程中,不要冒犯孩子的自由,去了解哪些是孩子的自然行為。
如果孩子還是沒有理解課堂的內容,不能接受對客觀對象的解釋,注意:一、不要再重復這樣的課題內容;二、不要讓孩子感到他自己犯了錯誤或感到老師不理解他的意思。多觀察孩子的學習感受和反饋。
克里斯托夫·哥倫布的雞蛋理論:有人要哥倫布把一個雞蛋立起來,哥倫布把雞蛋輕輕敲破,利用破口就把雞蛋站立起來。提醒我們做事情不要局限固有框條。
樂隊指揮家必須訓練他的隊員以便他們能非常和諧地集體完成演奏作品,而每個演奏家作為個體在他準備聽從無聲命令-指揮棒演奏之前,必須把自己的演奏藝術表現得熟練和完美。
“人類永遠都有一種迫使自己去不斷征服思想的激情,從而讓人類從各種奴役的枷鎖里面逐漸解脫出來。”
生活實踐練習
為孩子適應社會生活方式做準備開始,還必須吸引他們對這些方式的注意。
練習內容: ?清潔、秩序、體姿、會話
自由式教學,不對孩子的行為作出好壞的評價,而是給他們以指導,幫助糾正孩子那些不正規的動作。
和孩子聊天,選擇合適、愉快的話題,提高孩子說話積極性。
生活實踐練習:準備飯桌,學習各種物品和食品的名稱,進餐保持清潔衛生…
自然教育
在教育過程中犧牲自然特權的程度,只限于為獲得由文明所提供的樂趣所必需的程度,不能是無謂的犧牲。
兒童的肉體生命必然需要大自然的力量,那他的精神生命也必然需要心靈與天地萬物的交融,從而可以直接從生動的大自然的造化能力中吸取養分。達到這一目的的方法是讓兒童從事農業勞動,引導他們培育動植物,并從中思考自然,理解自然。
“園林學和園藝學可獲取關于植物、昆蟲和農作季節觀念的階梯,還可作為獲取關于日常家庭生活的階梯,因而家庭生活的初步概念來源于栽培和烹飪孩子們餐桌上食用的食品以及餐后需洗刷的餐具和炊具。”
總結歸納上述指導方法如下:
一 ?引導兒童觀察生命現象
“孩子們與動植物的關系類似于老師和他們的關系。隨著觀察興趣的逐漸增長,關心生命的熱忱也隨之增長,這樣孩子們也就會合乎常理地去感激媽媽和老師對他們的愛護。”
二 ?引導孩子通過自主教育而具有預見力
“當孩子們懂得播種的植物生長要依靠他們細心的澆水,飼養的動物的成長要依靠他們勤勉的喂食。否則,植物就會干枯,動物就會死亡時,他們就會像一個開始對生命負有責任的人一樣,變得有警惕性。誘導他們在無需教師的干涉下完成限定的行動,進而引導他們就行自主教育。”
三 引導孩子們學習具有耐心的美德和有信心的品格
“當孩子們播下一粒種子,直到它結果,首先他看到的是不成型的幼芽,然后是它的慢慢生長變化,即從是開花直到結果;有一些植物發芽早一些,有一些則晚一些;落葉植物生長的快一些,果樹則慢一點。看到這一些,兒童最終會獲得心理上的平衡,在幼小的心靈萌生出一種智慧,就像農民知道按時耕種那樣”
四 ? 培養孩子們對大自然的感情
最能培養對大自然感情的還是栽培植物,因為植物在其自然發展中給予的遠比索取的多,它不斷的展示著自己的美和豐富性。
以上是本書前十章學習記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