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云書
之前,先看過了《山河故人》,感覺很不一樣,又講不清楚。本著追本溯源,看了《三峽好人》。
好的電影是可以被所有人欣賞的。
有人欣賞鏡頭,比如開頭的一個長鏡頭拿捏的恰到好處;有人欣賞場景,比如韓三明和他大舅子第一次見面;有人欣賞細節,比如沈紅不停地喝水;有人欣賞文學性,比如那棟升空的建筑和走鋼絲的人。電影畢竟是一項綜合型的藝術,所以大家條條大道,各自出發,走哪算哪,賞心悅目才是目的。
好的電影是豐富的,尤其是人物。
韓三明,從一個千里尋親的木訥男人,變成了帶了一幫弟兄回山西賺錢的男人。
韓三明一開始的時候木訥、內向、堅定。他千里迢迢從山西而來,連敬煙和送酒都顯得有些搞笑,和周圍格格不入。他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找到麻幺妹,看一眼孩子。他總共遇到三個大的矛盾。第一個是幺妹不在家。對此,他做出了選擇,留下來,邊打工邊等。第 二個矛盾是“發哥”的意外身亡,這讓這個剛剛有些打開心扉的木訥漢子又關閉了自己世界的大門 。第三個矛盾是需要賺錢才能帶走幺妹,這也導致了故事里,韓三明做的最后一個決定,回山西挖 煤。此時的韓三明不再是之前的韓三明了,可以很明顯地看到這些矛盾對人物所產生的影響。第一 個選擇,是他木訥倔強的性格體現;第二個矛盾的出現,是他性格成長的轉折點,或者說,他從一 開始單純羨慕“發哥”的性格,變得繼承了其性格里堅強樂觀的一面;到第三個矛盾出現的時候, 我們已經看見了一個堅強、有決斷、有擔當的韓三明。
另一個人物是尋夫的沈紅。和韓三明相反,她的性格從復雜蛻變為單純。
從始至終,擺在沈紅面前 的只有一個大的問題,就是找到她的丈夫。一開始,她就是個復雜的人物。她最終是來和丈夫分手 的,我覺得剛開始的時候,她還是在猶豫。她和會計抱怨著丈夫兩年沒有回家,她猜疑丈夫,不過是在多給自己一些堅定分手的信念。她獨自一人喝丈夫留下的茶,最后在河邊起舞,其實也是還有一些留念。我記得最后在游輪上,并沒有看見沈紅之前所說的“我們”。那個不停地喝水,從傷員口中試探丈夫情況的人,最后干脆地提了分手。還有好多有意思的配角,雖然不是每一個配角都能起到推動情節的作用,但是他們的存在讓整個故事更加精彩?!鞍l哥”是性格和韓三明的完全相反的,可是他們卻成了最好的朋友,甚至對韓三明的人生直接產生了影響。“幺妹”的性格和韓三明相近,可是她一直比他勇敢。所以她一開始被拐賣就一直想著回家,所以她會責怪韓三明過了16年才來找她。還有老伴傷殘的“老板娘”、沈紅的丈夫、旅店的老板等等。
人物個體的豐富,可以使得故事更加的豐滿。會給觀眾每一個人物單獨拿出來都能講一個故事的感覺,哪怕這個人物是個配角,或者只有幾個場景的戲。
一個人物便是一個世界,電影給我們看一個故事,卻給我們看了許多世界。對我來說,這就是好電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