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貴人相助”。貴人相助對一個人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怎么才能得到貴人相助呢?
先聊聊和“貴人”相關的兩個問題:
第一、遇到貴人是有方法可循的。
第二、求助是一種隱蔽的,意義巨大的交易,是正確展示自我價值的藝術。
遇到貴人的方法
想遇到貴人,自己首先得是一個貴人,才能遇到貴人,甚至更多貴人。如果自己都不是貴人,就很難有有效的社交,沒有有效的社交,遇到貴人,可能性也不會大。在這里先列出遇貴人的12條原則:
1、樂觀的人更容易成為他人的貴人;
2、貴人更容易遇到貴人;
3、能幫助他人進步的人,才是真正的貴人;
4、優秀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5、樂于分享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6、不給他人制造負擔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7、不以求助為恥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8、求助的時候,不應該僅僅用金錢作為回報,幫助他人的時候也不應該收取金錢回報;
9、貴人不一定是牛人,牛人常常只不過是自顧自的牛,貴人可不一樣,他們常常“以和為貴”,更懂得“獨貴貴不認眾貴貴”;
10、很多時候,人們的成功,來源于大量的人希望看到他成功。反過來,若是有大量的人不愿意看到某人成功,那么這個人真的很難獲得所謂的“貴人相助”;
11、正在做正確事情的人,更容易獲得貴人相助,所謂得道多助,說的就是這個;
12、活在未來的人更容易遇到貴人,因為別人能在他身上看到未來
這些原則,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道理,可是如果真的能做到,未來你肯定能不斷的遇到各種各樣的貴人,接著就不斷的會有各種的意外好運發生。雖然說不準是不是明天,或者明年,但是在三五年內,你一定會有所體會了。只可惜,大多數人連三五個月都等不及。其實是都不愿重視它們,不重視的原因,也無非是自己從未預測過自己的未來,也沒有真正的活在未來。即沒有長期的思考,耐心驗證,小心提煉。
求助
求助,是一種隱蔽的,意義巨大的交易,是正確展示自我價值的藝術。
大多數人對“求助”這個詞的概念理解的不對,誤解太深。大都錯把“求助”當做一個低聲下氣、卑躬屈膝的行為。實際上,那可不是求助,那完全是乞討。對概念的不了解,導致行動的時候,動作變形。
事實上,求助是一種交易,不僅如此,它還是一種隱蔽的,意義巨大的交易。貴人之所以愿意幫助你,是因為他們已經看到你的價值,要么你的這種價值能幫助他確立自己的價值,要么這種價值能讓他看到了未來的某種可能性。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越來越像是一個徹底的大市場,而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價值交換和價值集群之中,所有的聰明人都會為自己做兩件事,那就是儲備人際價值,以及到人際價值高的地方去扎堆。這是人的本能,從這個角度看,求助本身就不是討好的藝術,而是正確展示自我價值的藝術。
再進一步,仔細想想看,如何才能把自己變成一個能夠吸引貴人的個體呢?或者說,這不僅僅是善于求助的問題,甚至是如何“自動吸引各種幫助”的問題,這才是通完財富自由之路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