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2

? ? ? ? ? ? ? ? ? 洗? 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年前的一天,我驅(qū)車,載著我哥哥、姐姐和從上海回來的弟弟,特意重游了1968年我們隨母親“干部下放,勞動改造”的近乎原始的山村。

? ? ? ? 我們當(dāng)時下放的那地方,談不上交通,但有段水路,然后全是崇山峻嶺,森林密布。崎嶇山間羊腸小道鑲嵌其間,蜿蜒曲折那是一個自行車都無法通行的地方,(那個年代,自行車非常奇缺)沒有公路、油松照明、飲用山間泉水。當(dāng)?shù)厝耍瑳]見過自行車,汽車更別說火車、收音機、縫紉機。他就是原資興縣清江公社丫和大隊第一生產(chǎn)隊。

? ? ? 那天清晨,解放牌卡車載著我們一家五口人,從母親執(zhí)教的郴州市第六完小準(zhǔn)備出發(fā)時,學(xué)校學(xué)生也陸續(xù)進校了。六十年代末,雖然教育界剛經(jīng)過了文化大革命的動蕩、沖擊和洗禮,但是絕大多數(shù)學(xué)生,還是非常純樸,師生情感深埋心底,沒有過多地受到文化大革命渲染影響。聽說,老師要下放 ,去農(nóng)村勞動改造,很多學(xué)生和家長都不約而同地圍攏聚集了過來,有的學(xué)生含著眼淚,把別在自己胸前毛主席像章摘下來,親手給老師我母親戴上。有的學(xué)生送上嶄新的毛主席語錄。有學(xué)生家長,曾經(jīng)也是我母親的學(xué)生,聽到老師要下放的消息,也趕來送別,還隨手塞了些錢給我母親。還有位家長特意趕來,抱了條剛斷奶不久的中華田園犬,送給我們,毛絨絨的,萌極了。眼前這些可愛學(xué)生的情緒,似生離死別。早己淚流滿面,泣不成聲……當(dāng)時,由于是反革命分子家庭,沒有官方的送別議式,校方的祝福。而此時此刻,稚嫩面容,人頭攢動,凝集的淚眼,輕微地哭泣聲,“老師保重!一路平安!”發(fā)自肺腑。學(xué)生、家長的真誠、純樸和依依不舍的情感,沁人心肺。感動我們,同時趕走了母親的詛喪,失落和無奈,世上還有真情在!熊老師,我母親憔悴的臉上露出久違、久違的微笑。更讓我們看到了園丁的重要,母親的偉大。那將被遣送到農(nóng)村,去勞動改造的沉悶氣氛,早已淡然無存。在學(xué)生及家長們的關(guān)心簇?fù)硐拢蠹s早上九點來鐘汽車啟動,緩慢駛離校區(qū),學(xué)生、家長也隨車揮舞著他們的雙手,含淚送別他們心中尊敬和愛戴的老師……

? ? ? ? 汽車載著我們一家五口向目的地方向行駛,在崎嶇山路中顛簸,大概行駛了三四個小時后,汽車到達宜章縣長策公社,又繞過瑤崗仙山脈再繼續(xù)前行,一直開到了資興縣滁口公社輪渡碼頭,天下著大雨,江邊碼頭上停著一條小木船,這就是我們一家五口人必須要乘座的第二種交通工具。在沒有裝卸工,我們自己動手,從車上把家里面的細(xì)軟搬上了小木船。記得家里唯一象樣的家俱就是一件五屜柜。臭老九最值錢的只有書集,而它們早就在文革期間,該清理的清理,該焚燒的焚燒。毀掉了很多經(jīng)典、珍貴藏書,其他的作為廢紙賣了。在我記憶中,文革前家里有許多詞典、辭海和古典書籍。有父親在郴州師專的教課記錄、備課筆記和日記。有母親教導(dǎo)過的學(xué)生畢業(yè)時,送的各種精美的筆記本。最多的就父母教過的學(xué)生留下的畢業(yè)集體照和學(xué)生工作后送給父母記念的照片。還有很多很多……此時隨身攜帶就只剩下了一個米缸,一只竹菜籃子,一擔(dān)水桶,一擔(dān)裝有家什箱子,一張不足一米寬的竹床,兩床被子和塞進兩只麻袋中的兩床破棉絮,兩床草席,幾個腌菜壇子和破舊的鍋碗瓢盆,再就是學(xué)生家長臨行前送的那條中華田園犬,(文革前教育界老師基本享受供給制,家具、槕、椅、板櫈、床、辦公桌全部都是由學(xué)校提供)。

? ? ? 上船了,自此開啟了我們?nèi)松鷽]齒不忘的洗滌……洗禮……。當(dāng)時的情形,就是現(xiàn)代電影里逃荒、要飯人形象的樣版,無語形容,狼狽啊!船夫開始慢慢的用木漿和竹篙撐著小船向江中漂移。當(dāng)時天下著傾盆大雨,只見東江河處于高山峽谷之間,(那時東江大壩水電站還沒有修筑)上游的水似萬匹脫韁受驚的野馬,從山川、叢林和小溪匯集于清江中,奔騰的江水,瘋狂地向小船撲來,江中還時不時的迎來順?biāo)碌哪九藕蜎_入江中的雜亂物質(zhì)和樹木,險象環(huán)生。雨中的小船,如被漂來的原木和倒入江中的大樹撞擊,后果不可想象。記得宋代詩人蘇軾曾經(jīng)寫的詩;“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現(xiàn)在想起還后怕。我們一家大小五口面面相覷,相依相偎,雙眼緊緊地盯著翻滾江面,雙手緊緊抓握船舷。隨著小船向深水區(qū)劃去,清江敞開了她那喜怒無常的胸懷,迎接著從城市來的我們。

? ? ? ? 洶涌的江水拍打著顛簸著小船,并且時不時地滲入船艙,我們暈船的同時,還要用木勺把艙內(nèi)的水飄出船外,那波濤象千萬朵雪花,浪花時而飛濺,時而奔騰起舞,向我們的小船撲來,我們一家人一邊排水,一邊抓在船弦,看著那遠(yuǎn)去湍急的江水一瀉千里,似狂奔的野馬群,急流碰擊拍打著峽壁和礁石,急速迂回,發(fā)出陣陣聲響,回蕩在高山峽谷之間,似向人間世俗的吶喊,讓人略感恐懼,人在那翻滾的浪濤中,才感覺到人如此的渺小脆弱。萬一艄公稍不留神,船就會被卷進洪流漩渦,將小船掀翻,沉沒于滔滔的江水之中,現(xiàn)在想起來都后怕。還算幸運,天黑之前,船已平安地到達了目的地的岸邊-----渡頭公社。

? ? ? ? 水路行走大約三、四十公里,上岸以后沒人迎和安排,我們一家人正式遠(yuǎn)離喧囂城市,開始在陌生地域生活。無奈,我們一家人,把船上的所有家當(dāng)從小木船里卸下來,搬上了渡頭公社河邊碼頭邊的一個涼亭中。一家人在驚魂未定的情形下歇息等待,過了一會渡頭公社來了幾個鄉(xiāng)親,幫忙把我們所有的家當(dāng)搬進了渡頭公社小招待所里,安排我們在那里歇息了一個晚上。

? ? ? ? 第二天清晨,清江公社丫和大隊派了十幾個青壯勞動力,挑的挑、扛的扛,把我們帶上了那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那小路用"山路十八彎”不足以形容這高山上小路驚、險,用茶馬古道更為貼切。只見小路曲曲彎彎地向上延伸直指蘭天,好像一條長蛇在向上爬行,但卻始終只見蛇尾,而看不見蛇頭。視距只有十米左右的范圍,因為路邊的陡峭崖壁、冬茅草和荊棘遮擋住了前面的視線,剛覺豁然開朗,一轉(zhuǎn)彎沒走幾步,視線就又被遮擋,回頭向山下望去,走過的盤山小路,像是那種“螺絲轉(zhuǎn)”燒餅似的,大圈繞小圈小圈套大圈,而且很多都稱不上路,必須手腳并用,竹子、茅草、或滕條,一路相伴相依,助力向上攀爬。這種情況下,根本就無心去欣賞沿途風(fēng)景和一些野獸蟲鳥的鳴叫聲。從渡頭公社到清江公社,再到丫和大隊第一生產(chǎn)隊,幾十公里地走了整整一天一夜,山民們都自帶了炊具和大米,中飯、晚飯都是路上野炊的。一路走走歇歇,大約走了五六十里天已黑喑下,這時大山森林中,不時傳來夜鷹或貓頭鷹、知了和昆蟲、以及鳥類和其他生物混合鳴叫聲,那種聲音按現(xiàn)在來說應(yīng)該是大自然發(fā)出來的天籟之聲,各種生物發(fā)出的音頻的混合交響曲,在城市里從來沒有聽過,當(dāng)時我們都還小,又是在那種心境下,感覺心里陰森森的,磣得慌,讓人全身起雞皮疙瘩,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那各種獸蟲鳥的鳴叫,仿佛像是首凄涼的鳴奏曲……。

? ? ? ? 我們一行十幾個人,提著馬燈點著火把,照亮著我們行徑的道路,同時也驅(qū)趕山間猛獸。晚上的大山里漆黑一片,時不時傳出動物的叫聲和風(fēng)吹著松林發(fā)出來的松濤聲,我們緊趕慢趕,跟著鄉(xiāng)親們前行著……。大約在凌晨一二點鐘才走到生產(chǎn)隊,那時老鄉(xiāng)們都在睡夢之中。

? ? ? ? 山里,一片漆黑寂靜,偶聞狗的叫聲,余下就是夜行性動物和蛙蟲的叫聲。生產(chǎn)隊當(dāng)晚給了我們一盞馬燈,一家人被暫時安排到生產(chǎn)隊堆放谷物種子的倉庫里就寢。沒有的床,只能睡在生產(chǎn)隊存放谷種的谷窖上,大木窖里面是生產(chǎn)隊存放著春播用的谷種。這一整天太累太累了,我弟弟不小心,在木窖上尿床了,也不敢言語……

? ? ? ? 山間到處都是春的氣息,伴著春風(fēng),春雨如約而至,然而來的卻是那樣的悄無聲息。綿綿的細(xì)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如絲如縷,翻滾的高山云霧,將天地間萬物籠罩其中,洗盡鉛塵,蕩去浮華,滌盡了冬日枯敗的氣息,為樸實勤勞的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

? ? ? ? 生產(chǎn)隊叫幾個村民,到庫房我們睡的谷窯下面取谷子,打開木窖一看,谷子里好多長滿初牛懶魚的,谷種在下面發(fā)芽了。我弟弟紅著臉站在旁邊,哦!原來是我弟弟晚上尿床,尿液直接漏進了谷種里面了,還好我們沒住多長時間,原來想發(fā)芽的種子正好可以下地播種了,隊長說還早了點,還好發(fā)芽的谷子不是太多,嗨!生產(chǎn)隊也只能是自認(rèn)倒霉……。

? ? ? ? 下鄉(xiāng)的第二天,我們姊妹三人,最小的弟弟被分配到為生產(chǎn)隊放牛,當(dāng)時弟弟才十一歲。我和姐姐稍微大一點,被生產(chǎn)隊按排跟著一群婦女做一些稍微輕一點的農(nóng)活,出牛欄於,下田灑灑生石灰殺蟲,跟著婦女們?nèi)ジ呱缴蠟橛筒铇涑荩谛麻_荒的土地上去插紅薯,一天到晚沒閑著。我們下放的那個生產(chǎn)隊是距公社最遠(yuǎn),最偏辟,最原始的村落。由于是山地,梯田耕種,有的梯田緊貼山崖面積太小,那只能靠人為來拉犁進行耘田。由于是高山氣侯,溫度偏低,每年也只能種植一季水稻,而且土地貧寂,產(chǎn)量也不高,農(nóng)民每年還要向公社上繳公糧、茶油等,根據(jù)當(dāng)時耕作情況,應(yīng)該是自給自足都還不夠,所以,平時村民們每天都吃兩頓飯,早晨煮一鍋稀飯,經(jīng)過濾,米飯留到晚上吃,早飯就吃米湯水,很艱苦。那時的人還特別的勤勞,到處開荒種地,幾乎沒有農(nóng)忙農(nóng)閑之分。沒有田里的農(nóng)活時,就上山開荒種紅署、到山上铇茶山、燒火土灰、甚至刀耕火種,在懸崖峭壁上用鐮刀開砍茅草灌木叢,然后點火燃燒后,用小鐮鋤開眼在石頭縫里,種上資興口音(鏟子)實際上應(yīng)該是小米谷物,待到秋時再上山收割,產(chǎn)量很低,山上有很多雀鳥和野獸糟蹋。

? ? ? ? 那里沒有公路前后都是大山包裹著,前面是瑤崗仙鎢礦海拔1691米,后山是郴州市柿竹圓礦1598米。在那小山村生活,感覺整天遮天蔽日的,而每到秋冬季節(jié),村子永遠(yuǎn)都被云霧繚繞。高高聳立的前后兩座大山,放眼遠(yuǎn)眺,它怪石嶙峋,萬仞絕壁,承載著億萬年的滄桑,似置身于遠(yuǎn)古。近看那崎嶇的山間小道,讓人感慨而敬畏,它是這里整個村民們,祖祖輩輩用勤勞的雙手,不懼艱辛、開荒鑿石,在陡峭的山崖上,在石縫間,硬是修筑出一條連接外面世界的羊腸小道,他從原始古老的村口順著山梁石崖,架越溪溝石縫,奮勇而堅強地,蜿蜒曲折地通向遠(yuǎn)方的文明。

? ? ? ? 清晨或傍晚,整個村子炊煙裊裊,霧靄泛起,象乳白色的帳紗把村莊與大山間隔起來,遠(yuǎn)望只剩下白云襯托下的青色峰尖,似一幅巨大無比筆墨細(xì)膩、疏密有度、層次分明、濃墨重彩的山水畫。隨著日起日落,濃霧散去,那高山上裸露的巖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紅,漸漸地又變成古銅色,與綠色的大地互為映襯,顯得格外壯美或妖嬈。

? ? ? ? 山巔之冠,密集的樹叢,好似扣在絕壁上的一頂巨大的氈帽,墨綠叢中,巖壁之上,一簇簇不知名的山花,赤橙黃綠青藍紫,恰似繁星點點。

? ? ? 雖然時光已流失了半個世紀(jì),但很多事情還讓我憶猶新。記得我們下放到那里不久,當(dāng)時村民們吃的米,是用一種當(dāng)?shù)卮迕窠小盎\”的竹磨磨出來的,相當(dāng)于石磨,把稻谷殼去掉,就是一種原始的脫殼機。要吃上白米飯,可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從栽種秧苗到收割稻谷,再讓稻谷變成白米,要有一個非常復(fù)雜的過程,這就是“籠谷做米”的過程。首先是“籠”谷。用竹子編織成園型網(wǎng)格狀園盤,再有規(guī)律地密集編入垂直狀竹簽,底盤與上盤垂直竹簽一一對應(yīng),再用泥、石灰和糯米漿成比率混合后填入其中,壓實,露出竹簽頭約一公分左右,陰干后就是“籠”。這“籠”分三層,上層是裝谷子的“籠”斗,中間和下層是“籠”身。籠谷時,先把谷子放進“籠”斗里,把磨鉤柄插入“籠”首眼內(nèi),由二個人或一人,用手握住磨鉤柄,用大力推拉,使“籠”盤旋轉(zhuǎn)起來,磨鉤柄型似丁字。

? ? ? ? “籠”盤磨出來的谷殼和糙米便滑入“籠”斗的缺口下方預(yù)先備好的籮筐內(nèi)。這時的糙米還不能用來做飯。在籠谷的過程中,由于要用大力氣,因此會弄得大汗淋漓,很耗體力。第二步是車米。把“籠”出來混在一起的谷殼糙米倒進風(fēng)車斗里,出口下面用一個籮框用來裝米。由一個人用手搖動風(fēng)車把手,利用風(fēng)車的風(fēng)力,把谷殼和糙米分離開來。第三步是舂米。用木制踏碓,石臼(石制的)里放上糙米,踏碓站上兩人(或1人)用力踏。在踏碓一上一下的沖擊下,碓臼里的糙米慢慢脫掉外皮變白。但這時的白米和麩皮還是混雜在一起的。第四步用簸箕篩子把米皮,也稱麩皮分離。就是用竹制的園形的簸箕把混在米里的麩皮先簸出去,再用竹制的篩子把小粒的碎米(細(xì)米)篩出。這時,白米就非常干凈了,可用來做飯或煲粥吃了。 古人云:“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常物力為根”。昔日客家農(nóng)村,“籠”谷做米的復(fù)雜過程,也印正了古人所說的這個深刻道理吧。

?

這個上圖是農(nóng)村最原始用來舂米的下圖是農(nóng)村用來籠去谷殼的“”籠”

? ? 后來公社調(diào)撥了一臺柴油碾米機給村里,由村里的十幾個青年壯漢硬撐著,像抬棺木一樣五花大挷地,從七八十公里外的縣城抬回到山村,當(dāng)時安放在生產(chǎn)隊學(xué)校一個小儲物間里,由于沒有人弄過那個東西,他們七嘴八舌的商量著什么,看著那柴油碾米機的說明,有稍微膽大一點的年輕人,就開始琢磨著怎么把柴油碾米機發(fā)動起來?他們加了柴油,然后使勁的搖著柴油發(fā)動機的搖抦把柴油發(fā)動機給發(fā)了起來,由于柴油發(fā)動機沒有做地基固定,柴油發(fā)動機起動后,突然蹦咋了起來,像匹未訓(xùn)的野馬,十幾個年青人按也按不住,非常危險。它也是那山村里的第一臺機械設(shè)備。半個世紀(jì)過去了,現(xiàn)在想起來,依舊很值得回味……。

? ? ? ? ? 雖然我們一家人在那里沒呆上多長時間,而那里單純的民俗、民風(fēng)至今還念念不忘。記憶中,他們整個村子都是一個姓,屬李姓家族,整個村子的人都是親戚,晚上回來洗澡都不在家里洗,都在大門外面廳屋里洗(那里當(dāng)時沒有電燈到了晚上一片漆黑)。春耕時節(jié),生產(chǎn)隊里會拿出一些糯米抖糍粑,全村老小都來吃。每年農(nóng)閑燒木炭、燒石灰的時候,生產(chǎn)隊都會拉出糧食,請村里所有村民來吃一餐,不知道是屬于祭祀,還是一種風(fēng)俗……?村里還有幾個年輕人,專門狩獵,他們到山上放吊套、放夾子、放狩獵的擼銃,好像每年打到的第一頭野豬,都是充公的吧!把野豬肉和大米飯一同燒,用柴火煮上幾大鍋,全村人都來慶賀吃一頓大餐。到現(xiàn)在我弟弟還在說,這頓飯,是他這一輩吃的最好吃的最香的一餐,也是吃的最飽的一餐,記得當(dāng)時他已經(jīng)吃到了喉嚨口,走路都不方便了。那時打來的麂子,去了骨頭才買二毛錢一斤,既使那么便宜,當(dāng)時村民都舍不得吃,說那東西太耗油了。那時的農(nóng)民整天在地里辛勤的耕作,沒有怨言沒有休息日。種植水稻蔬菜不施農(nóng)藥化肥,水稻殺蟲是用生石灰,人手一擔(dān),順著風(fēng)向?qū)⑹覟⑾虻咎锢铮缓螅秒p手抓掃水稻根部,給于耘田除草,前期插完秧苗后,稻田里都放了魚苗,等水稻成熟后,魚、稻兩豐收。記得那時我們還去稻田里撿螺絲,好多好多……? 農(nóng)民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村民們的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當(dāng)?shù)氐娜藗兯季S單純、儉樸,只祈求天公作美,秋收五谷豐登,家家戶戶慶豐年。其實不然,那山村由于地勢陡峻,屬石灰?guī)r地貌,沒有一丘象樣的大一點的水田,稍大一點的中間不是有溶洞,就是水田中矗立石砫。所以耕牛的作用不大,多數(shù)農(nóng)田一部是靠人來拉犁。而且每年到收獲的季節(jié),深山里的動物也會出沒與人爭食,它們有野豬、麂、果子李、豪豬、野牛、馬鹿等動物。在山巒上、在田野中、在菜地里到處都能看見它們的雜亂足跡,那個年代,真正的能體會到人與大自然的共生共存。到夏日的傍晚,山中的小精靈們在大山深處,在曠野中鳴叫不止,發(fā)出各自最美的音律,有野麂叫、野雞叫、斑鳩叫、畫眉鳥叫、貓頭鷹叫、夜鷹叫,而知了叫是最多的

? ? ? ? 一幌五十多年過去了,追憶往事,仍然一幕幕存現(xiàn)在眼前。那時候我們在生產(chǎn)隊做事,沒有公分記,沒有收入,更沒有任何物質(zhì)分配。因為是去勞動改造的,純屬義務(wù)工。記得那時候我們沒有油吃,我就帶著弟弟到村里曬谷場,見地上曬滿了油茶子,就到茶子中翻找被烈日曬的,從油茶子里逃出來飯粒般大小的白色蟲子,每人都撿了滿滿一碗茶子蟲回家,放在熱鍋里炸油出來炒菜吃,那是好幾個月未見滴油的情況下,吃得最香的一次。記得,下放第二天,生產(chǎn)隊分了約一分左右的荒地給我們種菜。我們從城市來到農(nóng)村,要什么沒什么,初來乍到啥也不懂,我母親想有了土地,總得種些什么,然后到老鄉(xiāng)家里買了一些辣椒、茄子和四季豆的秧苗,把土地整好后,把所有菜苗都種上,澆透水。第二天清晨,我們好奇地跟著母親到菜地去,想看看菜秧成活了嗎,沒想前一天傍晚種的菜秧,早己無影無蹤,菜地一片狼籍,地里全部都被小動物踐踏了一遍。沒辦法日子得過飯得吃,母親又到老鄉(xiāng)家再買來上述的菜秧補種上,無奈我們只能買些農(nóng)民自家的蔬菜、白辣椒、茄子干等做菜吃,長此下來經(jīng)濟上也支撐不起。

? ? ? ? 為了解決吃菜的問題,母親就帶著我們?nèi)⒚茫剿蓸淞掷锊伤晒剑M林子一看,地面上幾乎沒有任何植物,到處都是從松樹上落下的厚厚揉軟的松針,腳踩上去松軟潮濕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松脂的香味,棵棵松樹高大挺拔、直沖云霄,樹徑多在1~1.5米之間,應(yīng)該都是上百年的古松。很多樹身都有採集松脂留下的有規(guī)律的刮痕,而這地方正是松樹大量分泌樹脂,以予保護自身不受進一步傷害,所以這一小塊的樹皮層,含松脂量非常高。當(dāng)時已養(yǎng)成了一種可慣,出門腰間必系柴刀。正好家里晚上照明用的煤油用完了,要走六、七十里的山路,才能買到。為了節(jié)約,我們就用富含松脂的松柴點火照明,這樣我們就把這塊松樹皮,砍揭了下來并帶回家備用。此時不知什么鳥在松樹上歡叫,抬起頭,卻什么都看不見,天空全是墨綠色,茂密的樹冠,似乎把整個天空都給遮擋住了,那寬闊的松樹林不知可容納大千幾何。在風(fēng)的作用下,時不時有陽光擠了進來,從纖細(xì)松針的孔隙中投下條條光柱。風(fēng)聲起,搖曳著的松針相互磨擦“唰啦啦”地奏響春天進行曲,地面的光圈也隨之起舞。那松林中,很多鼯鼠又稱“飛鼠”,它們生活在高大的樹林之中,利用肢體與軀干間可伸展開來的翼膜在空中滑翔,它主食各類昆蟲。我當(dāng)時并不知道它是什么動物,后來問我母親,才知道它叫鼯鼠,是滑翔高手,靠滑翔在樹與樹之間快動移動,便于尋食昆蟲或逃避蛇類等食肉動物的侵害。由于鼯鼠可以滑翔,因此又名"飛鼠"。

飛鼠還可以進行類似松鼠的長距離的跳躍。鼯鼠的滑行,得益于其翼膜和尾巴,其翼膜展開增加了升力,便于滑翔,其尾巴可以控制方向。一只普通鼯鼠可以滑翔47米左右,有人曾經(jīng)拍攝到鼯鼠滑行最長距離是150米之遠(yuǎn),當(dāng)然高度決定距離。由于鼯鼠的獨特習(xí)性,一般成年鼠體長約 25 厘米,尾巴幾乎與身體等長。當(dāng)它休息或取食時,外形類似松鼠,背毛呈灰褐或黃褐色,腹部毛足灰白色,四足背毛橘紅色。鼯鼠頭寬、眼大、耳廓發(fā)達,前后肢間有寬而多毛的翼膜,后肢略長于前肢。鼯鼠喜歡棲息在針葉、闊葉混交的山林中,它們的樹棲性很強。 春雨過后的松樹下,那厚厚的松針,經(jīng)過長期自然腐蝕,在茵絲的作業(yè)下,長出朵朵黃色的松菇,茵絲與松樹根共生 、松菇生長在松樹的根部,只有春秋兩季適合生長。春季的松菇又嫩又鮮,但是剛撿回的新鮮松菇的蕈里有很多小蟲子,我們撿回來后,先抖去小蟲,撕去表層膜衣,洗干凈后,放進水里煮熟,待冷卻后放入壇子里面腌制起來。平時當(dāng)菜吃,撈出來的時候,粘糊糊的還拉著長長的絲,吃起來感覺酸酸的。那時食不果腹,那種酸酸味道,終生難忘……。

? ? ? 我們下放的地方,有三種自然生長的樹林。一是松樹林,二是夾雜各種樹木的原始森林,再就是毛竹林,而野生的小竹子確參雜其間。記得春天里的一個早晨,五點多鐘,我陪弟弟去放牛,牛吃草時,我們就鉆進大山里的小竹林叢中扯毛箏。春雨過后,毛筍分分探出頭來,分部于密集的小竹林中,為了扯到肥而粗的毛筍,我們經(jīng)常看到白唇竹葉青蛇在竹梢上或者盤踞在竹桿上口里不停的吐著信子經(jīng)常在竹林中穿梭。

那時候可能也不知道它是巨毒蛇,或許家境貧寒對生命沒有敬畏感?膽子特別的大,并沒有覺得有什么值得可怕的……

? ? ? 今天,雖然那個小村莊還在,水泥公路也修通了但田土早就荒蕪了,村里沒有了青壯年人的影子,五十多年過去了僅僅只新添了一戶新磚瓦房,村莊里有很多老民房因長期無人居住很多的老房子都已倒塌了。我們五十年前住的那個生產(chǎn)隊房子也不例外現(xiàn)在也只剩下一點殘垣斷壁。50多年前開墾的良田土地也都荒蕪了,再也看不到清晨那炊煙裊裊生機勃勃的景象了……

? ? ? ? ?

? ? ? ? ? ? 2020年7-2凌晨朱? 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7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71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40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9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dāng)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60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95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dāng)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9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23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dāng)?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643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xué)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42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50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1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3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2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5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dāng)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7評論 2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