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勐庫鎮上,就開始進山了,山路崎嶇,可是已經算好走的了,去年政府才修了路,因為這邊有很大的一片古茶園,要致富,也要靠它了。風景,確實美到家了,舒適,清爽。沒有更好的形容詞了。一路上,無疑我的手機是沒有信號的,出差的無數次,我都想把聯通給拋棄掉。這次也就再將就下吧,主要是不將就也沒有辦法。
來到山上,1820米高,感覺與天齊高,神清氣爽的。一進門,我首先是如饑似渴的來了幾泡茶。馬先生依舊是關心他的植物,比如蘭花,比如石斛。最后他鎖定了朋友家里現挖的野生蜂蜜。確實純的要命。
國玲家世代做茶,以至于一歲半的娃娃都知道聞茶香。這樣的一門手藝不用教的,更會傳承下去。國玲家養了兩頭驢,是用來拉茶葉的,有一些路車開不過去,只能動用家里的驢了。
驢也是有脾氣的,馬先生想和他一起來個美照,驢先生就是別過頭去,一副不可一世的感覺。嗯,還是好好吃飯吧!
來到山上,先喝了幾泡昨天才做出來的茶,好不好喝的,我先感覺精神了。從早上九點就出發的,一路飛機,出租車,拖鞋,最后來到這山頂已經是下午4點半了。本來暈車的我,已經不再有多余的力氣了。茶入口了,就如神農嘗到了茶葉,頓時精神百倍。嗯,這個時候品評茶葉,我是會有錯覺的。就如我吃到任何的東西,都覺得美味一樣。
來到這里,活肯定必須干的。沒有摘鮮葉,他們有專業的采茶工,都是從緬甸那邊過來的。都會說這里的話,這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營生。采摘回來的鮮葉,必須攤晾,用于萎凋,然后晚上就開始炒制了。因為鮮葉太多,所以中小樹的鮮葉就選擇了電動鍋爐炒制,電動揉捻。然而古樹的待遇就高了許多,全部都是全手工的,燒材生爐。這樣做出來的茶會更香。
做好一款茶,并非易事,每一個步驟都非常的關鍵。就這樣,從早到晚,我們都在重復著每一個步驟。最好的茶,天氣高的話,第二天晚上可以試喝了,一般我們都是晚上喝,十點之后,因為白天沒有時間,時間都必須用來做茶。好,現在繼續手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