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與王莽商議立嗣。安陽侯王舜,是王莽堂弟,為人自律飭整,為太皇太后所信任親愛,王莽推薦他為車騎將軍。秋,七月,派王舜與大鴻臚(九卿之一,掌管諸侯及藩屬國事務)持節迎中山王劉箕子為嗣。
王莽又向太皇太后報告,下詔給有司,以皇太后(趙飛燕)與妹妹昭儀(趙合德)把持專寵,堵塞后宮其他嬪妃侍寢之路,殘滅先帝繼嗣,貶為孝成皇后,遷居北宮;又以定陶共皇太后(傅太后)與孔鄉侯傅晏合謀,背恩忘本,專恣不軌;孝哀皇后(哀帝正妻傅氏)退居桂宮;傅氏、丁氏家族大小官員,一律免去官職和爵位,遣返故鄉;傅晏連同妻子兒女,流放到合浦。唯獨下詔褒揚傅喜說:“高武侯傅喜,端正謹慎,議論忠直,雖然是故定陶太后親屬,但始終不順指從邪,介然守節,并因此被斥逐回到自己封國。古書上不是說了嗎:‘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里孔子的話,比喻有節操的人),現在,請傅喜回到長安,位特進,奉朝請?!备迪搽m然表面上受到褒賞,但是孤立于朝,十分憂懼。后來,再被遣返封國,得以壽終。
華杉注:
王莽給傅喜“特進”之位,朝會時位置在三公之下,侯爵之上,可以“奉朝請”,定時參加御前會見。但是,并沒有給任何官職,就是裝點門面,在當時顯示他的公平和賞罰分明。之后還是要把他攆走。不過,傅喜得到高壽,死后王莽還給他謚號為“貞侯”。王莽卻得不到善終了。
王莽又將傅太后“皇太太后”尊號撤銷,改為“定陶共王母“,撤銷丁太后“帝太后”尊號,改為“丁姬”。王莽又上奏董賢父子驕恣奢僭,請沒收全部財產,所有因董賢關系而當官的,全部免職。父親董恭、弟弟董寬信與家屬流放合浦。母親特許回到故鄉鋸鹿。長安小民喧嘩,聚集在董宅門口假裝哭泣,實際上是想進去盜取財物。政府變賣董氏家產,得錢四十三億。董賢所親厚的官吏沛朱詡彈劾自己,辭去大司馬府官職,買了棺材壽衣,收殮董賢尸體安葬。王莽聽說后,找其他罪名將沛朱詡擊殺。
王莽因為孔光是當世名儒,先后在成帝、哀帝及平帝三朝為相,太后尊敬他,天下人信任他,于是,非常尊敬侍奉孔光,舉薦孔光的女婿甄邯為侍中、奉車都尉。
其他所有王莽不喜歡的人,都羅織罪名,寫好彈劾奏章,讓甄邯拿給孔光,說是太后的旨意。孔光一向膽小怕事,不敢不以自己名義上奏太后,王莽跟太后一說,就批準奏書。于是彈劾何武、公孫祿互相舉薦,都免去官職,何武遣返封國。又彈劾董宏的兒子、高昌侯董武,因為他的父親是佞邪(當初請立丁姬為帝太后),奪取侯爵。又彈劾南郡太守毋將隆,之前在擔任冀州牧時,治中山馮太后獄,冤陷無辜;關內侯張由,誣告皇家骨肉(馮太后),中山太仆史立、泰山太守丁玄,共同將人陷入死刑;河內太守趙昌誣陷害死鄭崇;算他們幸運,這些事都發生在大赦令之前,但是,他們也不宜在居于中土,免為庶人,流放到合浦。
中山馮太后冤獄,本來是史立、丁玄自己主持查究的,但是與毋將隆聯名奏事。王莽年輕的時候,仰慕毋將隆,想要和他結交,但是毋將隆不怎么依附他。所以王莽找這個借口把他排擠出去。
紅陽侯王立,是太皇太后的親弟弟,雖然沒有具體官位,但是王莽因為他是叔父,對他尊敬忌憚,擔心王立跟太后可以隨時說得上話,讓自己不能肆意而為,于是讓孔光彈劾王立:“之前,王立明知定陵侯淳于長犯下大逆之罪,卻收受賄賂,替他說話,誤導君王。后來,又報告說以官婢楊寄所生的兒子為皇子。大家都說:‘呂后時期的少帝又出現了。’(意思是說呂后把其他的兒子拿來假稱是惠帝之子)幸而天下已起疑竇,他不敢公開,這才破壞了他成就輔佐幼主于襁褓之功的幻想。應該將王立遣返封國?!?/p>
太后不聽。
王莽說:“如今漢家衰微,接連幾代都沒有繼嗣,唯獨太后代幼主統治,這種局面,十分危急可懼。全力以公正先天下,還擔心大家不服從。如果以私恩而背逆大臣的意見,恐怕群下傾邪,亂從此起。應該立即將王立遣返封國,局勢穩定后,可以再將他召回來。”
太后不得已,將王立遣返封國。王莽挾持上下,就是這種手段。
于是,阿附王莽的,全都擢升;忤恨王莽的,一律誅滅,以王舜、王邑為腹心,甄豐、甄邯負責舉劾斷獄,平晏(平當之子)掌管宮廷機要,劉歆寫文章,孫建為爪牙。甄豐的兒子甄尋、劉歆的兒子劉棻(fen)、涿郡人崔發、南陽人陳崇都以才能為王莽所寵幸。王莽臉色凜厲,說話方直,要有所行動時,稍微示意,黨羽們就按他的意思上奏。王莽卻叩頭涕泣,堅決推讓,上以迷惑太后,下以愚弄群眾,就是這副做派。
5、
八月,王莽再上奏太皇太后,廢孝成皇后(趙飛燕)、孝哀皇后(傅氏)為庶人,分別遣送到成帝和哀帝陵園守陵。當天,二人都自殺。
6、
大司空王宣見王莽專權,于是上書說:“三公如鼎足,承奉君王。一只足不勝任,則有傾覆之危。臣資性淺薄,年齒衰老,長期患病,昏亂遺忘,愿意交還大司空、長平侯印綬,退休回家,填補溝壑(指等待死亡)?!蓖趺蛱髤R報,將彭宣免職,遣返封國。王莽恨彭宣不配合,故意不給他黃金、安車、駟馬的光榮退休賞賜。彭宣回封國數年,薨。
班固贊嘆說:
薛廣德?!皯臆嚒敝畼s(將皇上賜給他退休的安車懸掛起來,留給子孫榮耀),平當拒絕封爵,明禮知恥,彭宣見險而止,與那些患得患失之輩,大不一樣!
華杉說:
這是價值觀的區別,你是求大勝,還是求不敗。百戰百勝,但是敗一次就亡了。終身不敗,才能有所成就。每個人都追求人生的巔峰,人生的巔峰在什么時候呢?人生成就,當從葬禮開始,如果你死后三十年,已經化為泥土了,還在與世人互動,不斷創造新的巔峰,那才是真正的成功。而偉大的圣人,死后一千年還在巔峰,每一代人都要重新認識他!
7、
八月二十七日,任命右將軍王崇為大司空,光祿勛、東海人馬宮為右將軍,左曹、中郎將甄豐為光祿勛。
8、
九月一日,中山王劉箕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是為漢平帝,距哀帝崩逝六十四天。)
平帝時年九歲,太皇太后臨朝聽政,大司馬王莽秉政。百官都由王莽統轄。王莽權勢日盛,孔光憂懼,不知道該怎么辦,上書請求退休。王莽向太后匯報說,皇帝年少,應該設置師傅,于是任命孔光為帝太傅,位居四輔(古代天子有三公,還有四輔:前疑、后丞、左輔、右弼。王莽給孔光為四輔之位,是他全面復古,恢復各種古官名的開始),兼給事中、領宿衛、負責皇上服御食物。
以馬宮為大司徒,甄豐為右將軍。
9、
冬,十月十二日,葬孝哀皇帝于義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