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如果再重來,選李白?
——叮咚
II.
我承認,以我的個人視角,我會無數次的去回想過,有些事情如果再重來會怎樣。
其實當我每每回想的時候,腦袋里面通常會出現一個既定的衡量標準,那就是如果重來的話是會更好還是更糟?
但后來想想覺得這也不太是個好壞的問題。
比如帶著現在的能力再回頭去從事某份工作,或者帶著現在的經驗去對待從前的某段戀愛,哪怕說,帶著現在的知識去考從前的一份試。
會怎么樣?能怎么樣?
無非也就是工作更順利,談的更長久,考試的分數再高那么一點,僅此而已。
但這些都和好壞沒有什么關系,工作順利,戀愛長久,考試分高,這僅僅是大多數人的目標和追求而已。
倘若僅僅是把大多數人的目標,集合成一個對好所下的定義,集合成一個名為“正確”的概念,那這也未免有點太正確了。
所以再重來,可能只是無關好壞,更如自己愿罷了。
III.
往下深追,如果再重來的問題,會不會是一個關于遺憾的問題。
誠然,遺憾可以讓人反思,遺憾也可以促人深省,遺憾可以給人以前進的動力。
可拋開這些成長上的正確,遺憾更多的帶給人的還是負面的情緒,還是壓力,還是內疚和追悔。
當我們把思考的維度從個體的成長轉換到個體幸福的考量上,遺憾的存在,怕只是一個洞,不斷的吸納著我們,以至于我們要靠不斷的騙自己說,起碼我吸取了教訓,起碼我有了經驗,起碼我不會再犯同樣的錯,內心才能達到平衡。
IV.
所以,再往下深追,這個問題是不是該繼續變成一個我們是否能坦然接受遺憾的問題。
在過往的經歷里面我們是否有多維的看待整個過程。
那些我們不斷去往回追尋的遺憾,是不是僅僅只是全部過程中的一個漏洞之一,也許再來一次,補上了這個漏洞,又會有新的坑,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漏的大多數漸漸被我們所遺忘,最后只剩下了那個洞。
再來一次,可能想多陪陪家人,結果可能事業一敗涂地。
再來一次,可能想好好收起自己的脾氣,結果可能對象劈腿了。
再來一次,可能想早點開始寫這篇小短文,結果錯過地鐵了。
? =======? 玩世不恭,咚嗔嘻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