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我信
-1- 善良喂錯了人,會丟失了朋友和傷害了自己
去年河北邯鄲的一宗討債殺人案,引起了人們極大的憤怒和善良孩子的憂心忡忡。
趙某做生意缺錢,于是向家境一般,家有殘疾女兒和尚讀書的兒子,私交甚篤的鄰居借了5萬塊錢救急。后經過鄰居多次催還債款下,結果心生起了殺機。
趙某使計把鄰居夫婦分別騙到家中,殘忍殺害后,還把尸體扔進村里的一口井里,企圖毀尸滅跡。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他的惡行至終被人揭發出來。獨剩下兩個可憐的孩子,讓許多父母們感到擔憂和心疼。
古訓有云:
“世上有三種錢不能花,不義之財、非己之財和明天的錢。”
“人有三種忙不能幫,逞強的忙、情感問題的忙和金錢的忙(救急不救窮)。”
隨意向別人借錢,有人可依賴求助,花明天的錢,會使自己的花費失去預算,丟棄節儉的習慣。
借錢容易,討債難。胡亂借錢給別人,到討債時,更多的債主還要跪求欠債者還錢。
遇到不懂感恩,貪圖不義之財,自以為借到錢是他的本事的人,還會挑戰朋友拿回錢的本事,把朋友的錢當成自己的。
有時,還會因拒絕再借給舊債未清還的人,還要遭對方責罵見死不救,被朋友把自己視為人肉提款機。
善良、心軟、不懂得拒絕別人的孩子,忘記了古訓,冒著可能丟失自己本金的風險,選擇相信和借錢救助危難中的朋友,往往還因復雜和貪婪的人性,而丟失了友情,并傷害了自己。
借錢見人品。肯無條件借錢給自己的人,是靠得住的朋友,是生命中的貴人,丟了不值得。借錢不還的朋友不能靠,是損友,賠錢丟了也值。
誠信是做人之本。說話算數,任何時候不要失去自己的誠信。背信棄義,失去朋友的信任,是自坑。
-2- 善良過度的付出,是對朋友的傷害
能力強,且眼光獨光的麗英,發掘了好友玉欣擁有寫作的天賦。笨笨的玉欣在寫作初期,卻不懂得找寫作素材。于是善良的麗英,好心地每天提供了好友大量的免費素材。
每天等待好友喂養寫作素材的玉欣,變得更加懶惰和不自信。尋找素材和思考的能力,反而變得更加的弱勢。背著好友包袱行走,原本已工作忙碌和累得不行的麗英,在數天前,終于忍不住爆發了,還吼了好友一頓。
人一旦有了依賴性,就會形成行動和思維殘障的慣性。玉欣被罵后,雖覺得自己不對,但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自己能力的想法,亦隨之而生。結果她因恐懼繼續依附好友,會增添了對方的負累,而忘記了自己的初心,選擇放棄堅持自己熱愛的寫作愛好。
經過善良的麗英不斷的激勵和開解下,在低潮期的玉欣,方才重新執筆,且神奇的重拾自主尋找素材和串聯知識點的基本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萊斯.巴巴內爾說:“善良的人害怕敵意,所以才會用不拒絕來獲得他人的認可。”
朋友的界限在善良和熱心的孩子面前,會輕易地在不知不覺中被降低。若任何一方感覺到不舒服,卻仍然保持沉默,反而埋下了阻礙雙方成長和破壞關系的種子。
起始階段,朋友間的無私關愛和付出,會為雙方帶來溫暖。到了臨界點,付出的另一方,會開始有被壓搾和窒息的感覺。另一半仍然會有假想的溫情。過度的依附,至終會引發對方不滿的情緒,導致沖突的產生。
關系走得太近是一場災難,親情、愛情和友情亦然。君子之交,淡如水,雙方保持一定的距離,感情反而能更長久,更利于雙方的成長。
當對方的要求,令自己感覺到不舒服時,懂得適時地拒絕,自己不逞強,不讓對方越界,方能保持相互的獨立性,才不會逾越了交往的界限,并保住了友情。
-3- 扶助弱者自強,才是有智慧的善良
西班牙17世紀最有名的畫家和貴族穆律羅,有一個與生俱來熱愛畫畫的奴仆叫塞伯斯蒂。穆律羅在教學生畫畫時,塞伯斯蒂在旁偷偷地觀摩,晚上就勤奮自學。
塞伯斯的優異才華,在主人畫室里,沉迷于作畫時,被驚呆的穆律羅發現了。穆律羅不但不聽其他貴族的責罰要求,還把自由歸還給塞伯斯蒂,并把他收為徒弟。
穆律羅更不理貴族們的疏遠、罷買他的畫作和取笑他傻的言論,傾全力地培養和激發塞伯斯蒂的潛能,并對徒弟寄于厚望,以徒弟將來的成就引以為榮。
結果不負所望,塞伯斯蒂終以自身的才華,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穆律羅的善良和高尚的人格,甚至比起他的傳世作品,贏獲后人更多的尊敬。
自古以來,千里馬常有,伯樂難求。有智慧的善人,不會嫉妒別人的才華。甚至會以理解和珍惜人才的心,傾盡一生所學,全心教育、扶助和培養比自己弱小,但肯努力、懂感恩、人品好和有潛質的人才。
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貴人。真正的善良,是低調并默默地付出,不揚善。持久留存、溫熱人心和更多人獲得受惠的善良,才最有價值和意義。
不施于金錢的援助,以增強弱者的生存能力為目標,讓弱者學會以自己的才華自強自立。一心一意培育和打造弱者成為改造自身命運的工程師,變成有能力的強者。
讓由弱變強的善良孩子,懂得將恩師的無私培育和付出,知恩報恩,繼續傳承和發揚善良,使更多的人獲益,才是擁有極高智慧的大善人。
-4- 善良的孩子,純粹和自信
善良的孩子,都擁有一顆至善至柔的悲憫心,且注重內在的心靈修煉。從而使自己被一層善良之光包圍著,產生一種由內而外煥發的自信魅力。
美貌的投資,貶值得最快。最美的容顏亦不可能青春永駐。自信蕩漾出來的美麗,不會因時間的洗禮而褪色和光芒黯淡,反而像美酒般,在歲月的摩挲下,歷久愈醇。
懷抱著純粹的心,做能使自己癡迷和熱愛的事情。自己每天有事可做,有所期待,永遠保持著一顆好奇心。透過終身學習和不斷更新自己,笑著面對一切好與壞。
真正懂得把握善良尺度的孩子,亦會遵循古訓, 堅決不吃三種飯:“不吃白飯、不吃軟飯和不吃剩飯。”意即不貪小便宜、不過度依靠別人和量力而為的幫人,作為自己為人處世的戒尺。
從而使自己的生活過得規律和舒坦、吃好和穿好。愛惜自己的身體健康,把生命拉得更長,將善良發揮到極致。如此自信和年輕的善良心方可永駐,珍貴的善良, 方才不被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