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話
在第十六章,我跟老子學到了悟道的法門是回歸極點來看待萬物。我知道自己喜愛“道”,是因為自己對宇宙實相很好奇。其實每個人潛意識中也在探尋現實是什么樣子的。但現實中每個人對現實的理解差別會很大,所以我問老子要怎么來看待這種現象?
老子說:“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br>
我若有所思,老子已經悟到宇宙的確有種力量在推動一切,也就是“道”的力量,或者說是宇宙萬物本身就是“道”。但現實中也的確存在四種人,他們對道的認知很不一樣。最好的那種不知道“道”是什么樣子,但為人處事都在順應道。其次的是那種喜愛“道”,在不斷的親近它。再其次就是覺得道若有若無,甚至有些害怕它的樣子。再其次就是不相信道的存在,甚至還會辱罵它。這里我要延伸一下,“道”其實并不抽象,它就是我們自己,是我們的生活,也是我們自己的世界。
我也認識到,其實世界各地的宗教、哲學都是“道”的某種顯現,但不一定就是符合大道的。我再問,既然存在四種人,那有辦法讓不信道的人相信嗎?
老子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p>
我若有所思,如果信心不足的話,是沒辦法相信的。道在推動萬物自然的運行,也在推動著人們相信或不相信。對所有人而言,他們都會覺得自己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結果,這也正是道的神奇所在。
【二】應用:回歸自然
當我悟到道在自然而然的推動一切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也只需要去回歸自然就可以了。我需要去刻苦努力嗎?我需要去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嗎?其實不需要。我是需要去回歸本源,順應宇宙就可以了。它會把我帶到它希望我去的地方,實際上也是我希望自己成為的那個樣子。
其實道的這種力量應該是在指引著每個人,只是它的力量是一種很柔弱的方式。當個人的思維占據主導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當中,被執著妄想所牽擾,而聽不到宇宙的指引。所以老子所教的法門,正是教從個人的小世界脫離出來再去看它,因此才能夠更好的去傾聽宇宙之心在說什么。
所以我現在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夠一直在傾聽宇宙的指引,也因此我變得更加的自信,因為我知道那是我想要的,更是宇宙希望我走的方向。也因此當我在順應宇宙的時候,我在自然而然的獲得物質和精神上的圓滿和幸福,感受到內在的平靜和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