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在這個熱鬧、喜慶的春節里,小朋友們又長大了一歲,家長們是否已經教會孩子們春節禮儀了呢?可別小看這些禮儀,它可會讓你的孩子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呦~
一、禮儀從見人打招呼開始
對于比較常見的親人,懂禮貌的寶寶們都會打招呼。但是,春節期間的客人比較多,這就要靠父母來提前告訴孩子要怎樣稱呼客人。
1. 家長可以提前告訴孩子要來(或者要拜訪)的客人的身份,應該如何稱呼,并事先“排練”一下,這樣孩子稱呼起來就會很自然。
2. 孩子面對不熟悉的人和環境自然會緊張,父母不要著急,更別在眾人面前數落孩子,給孩子戴上“他就是不喜歡叫人”的帽子。可以允許孩子先熟悉一下環境再叫人。
3.對于內向害羞的孩子,父母事先要說清楚:可以遲些叫人,但不可以不叫;另一方面也要代表孩子跟親戚朋友解釋。
4.年邁的長輩喜歡不停地撫摸孩子的頭或是和孩子說話。有的孩子不喜歡這樣,要么不耐煩地跑掉,要么表現的很害羞。對于這樣的情況,父母可以提前告訴孩子:“如果奶奶摸你的頭,那表示她喜歡你。你可以對她笑一笑,然后輕輕地抓著她的手,和她友好地握手。
二、祝福的話語要學會
1.如果寶寶比較小,語言表達能力弱,爸爸媽媽們可以事先教會寶寶用手勢打招呼,如:抱拳作揖、看到親朋好友微笑打招呼等。
2.兩歲以上的寶寶就可以教他們說“恭喜發財”、“新年快樂”、“萬事如意”等簡單的吉祥話和祝辭。
三、收紅包也有講究
1.拜年時,孩子會收到代表祝福的紅包。父母要告訴孩子,長輩給紅包時,要雙手接住,然后禮貌的說“謝謝”。如果孩子害羞或者還不太會說,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說“謝謝”。
2.接過紅包后,千萬不能當著別人的面拆開,因為這是非常沒有禮貌的!最好的做法是將紅包放到父母或自己的口袋里。
四、進餐禮儀
餐桌禮儀其實最考驗父母平時教育孩子的情況,因此,春節前,父母就得對孩子稍做“規矩”,免得到時尷尬。當有人來拜訪或者去別人家做客時,父母可以提醒自己的孩子:
1.應該等待所有的人到齊,尤其是主人落座宣布宴會開始后方可用餐。
2.要好好地坐下來吃,不能跑來跑去,不能爬到桌子上,不能邊玩邊吃。
3.在餐桌上不要把筷子、勺子或刀叉當玩具,更不能敲打碗筷。
五、接待客人的禮儀
春節期間少不了互相串門,父母要提前告訴孩子,當有人來拜訪時,一定要笑臉相迎。
1.要教孩子主動開門問候,表示歡迎。
2.把客人領進門后,應該禮貌地請客人坐下。招呼客人坐下后,孩子可以與父母一起準備茶飲、水果、零食、點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當接待的是和孩子差不多年紀的小客人時,要告訴孩子:小客人來了,應禮貌友善地接待對方,可以憑自己的意愿將食品、玩具等與小客人分享。為了防止吃小客人的“醋”,事先跟孩子講明夸獎別人是一種禮貌,并不代表忽視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