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5日? 星期三? 陰
今天驅車兩個多小時來到縣城的某局簽協議。原本我的同事已經把前期工作都已經安排好了,我只是來簽個字的。然而,不湊巧的是局長開會去了,讓我們找副局長。這位副局長年紀有些大了,沒兩年就要退休了,資格還挺老的。
對于我們的到來也是不冷不熱的,和他的下屬一直討論著工作上的事情,把我們晾在一邊。我坐在旁邊靜靜等候著,在縣城里面辦事就是這樣,人生地不熟的,沒人買賬的。
終于輪到我們跟他談了,于是,把我們的來意講清楚后,他一再推諉,我們告訴他已經和局長聯系好了,他才打個電話問領導。但是,放下電話,他說協議還沒有擬定,讓我們下次再來。我一下蒙了,這來來回回都五六個小時,一天時間就這么耗完了。更重要的是下午還要到其他縣市處理事情。
于是,我把自己的實際困難跟他說了,他卻無動于衷。下面的小官僚們真的可以把芝麻大點的權利用到無窮大啊!想到年底工作實在太忙,明天還要到武漢開會,我不可能把時間老是耗費在這里,于是,我給一位曾經在這個縣里工作過的同事聯系,讓他給這位副局長打個招呼。
沒想到的是局長大人接完電話后來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答應馬上幫忙辦理,還親自操刀修改協議并打印,來來回回在各辦公室穿梭,終于把協議搞定。這時正好到吃中飯的點了,他還熱情地邀請我們一起吃飯,我不答應還不讓走了,沒辦法,只得到他們食堂去體驗一下縣城的伙食了。
吃著飯、喝著茶、聊著天,氣氛非常融洽,大家熱火朝天地討論著時事新聞,還聊起了各自的家庭和生活,真是掏心窩子的話兒都說出來了啊!有些人真的很厲害的,真能做到“翻臉比翻書快”啊!
想想以前的我絕對做不到這點,遇到狗眼看人低的人,可能早就拂袖而去了,根本不會請人打招呼后繼續跟他虛與委蛇。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在臉這張晴雨表上就可以看到明顯的變化。
然而,在社會上摸打滾爬時間久了自然就學會察言觀色、能屈能伸了,懂得什么叫人情世故了,不會再像個“愣頭青”一味去得罪人。這世界本身就不是什么“非黑即白”的,這人性原本就是復雜的,要知道中國社會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人情社會,需要以熟人為紐帶來發展、建立關系。脫離了社會這個肥沃土壤,沒有了親朋好友、熟人的幫襯,又如何能夠生存下去呢?
俗話說得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就比如我的親戚朋友看病都會找我,我們是熟人,他們了解我在哪方面有一技之長,他們也愿意相信我。因此,我們建立了良好的信任關系,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糾紛的機會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我們不能說熟人社會就不好,而是有效地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糾紛案件。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一個在事業上有所追求的人,除了自己的努力奮斗之外,還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以達到青云直上的目的。中國人歷重人情,不管干什么都要找熟人,其實就是利用一種看不見的關系網來為自己辦事。但是借力不僅要“有道”,另外還要“有方”,利用關系干違法亂紀的事情,當然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想能充分發揮你的才智,事業上有所成就,借助“梯子”還是必要的。
這就要求你與人交往時,目光要放遠些,不因小利而不為,亦不因利而為之。“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如果在工作中,你與別人發生了不愉快,只要把胸懷放寬,眼光放遠,你待人真誠,與人方便,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他人對你自然也有真心,關時刻也肯定會助你一臂之力。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并不是不會“好風憑借力”,而是難為情,放不下自己的面子,總覺得低眉順眼去求人就有失體面,貶低了自己的能力和實力。其實,這些想法都是不必要的,什么時候也不要忘了,即使是從一個普通的上尉,爬升到指揮千軍萬馬、縱橫整個歐洲的法國皇帝拿破侖也有需要別人援助的時候,何況我們這些平常之人呢?
在世人眼里紛繁復雜的整個世界,完全可以化作“世事”和“人情”這兩個因素。因為“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南懷瑾先生說:“實際上,這兩句話,一個人一輩子的修養如果能夠做到的話,就非常成功了。世事都很洞明,都看得很透徹,這是真學問;練達就是鍛煉過,經驗很多,所以對于人情世故很通達,這是大文章。”
生活中到處都是學問,應該開闊眼界,以萬物為師,以山水、魚蟲、花鳥、草木為書,以人情為字。一般人只會讀有字之書,卻看不見世上這些無字之書。打開心靈,在更廣闊的空間里洞察世事、體察人情。否則,只執著一事一物一人,不知變通,最終將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