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老爸讓我拿出水電卡,刷一刷看看剩余量,看看要不要買點水電。我刷完卡,老爸說還能用一個月,暫時不用買。
我拿著水電卡想要收起來,但兒子看到了,一個勁地說,“卡,卡”,并且向我伸出了手。他想要。我考慮要不要給他,畢竟水電卡不是小孩兒玩兒的東西。但是看著兒子的小手和渴望的眼神,我一心軟,就給了兒子。兒子高興得不得了,拿著水電卡,一個勁兒地往墻上貼,一邊貼,一邊興奮地說,“卡,卡!”他在模仿我貼卡的動作。22個月的他,每天都在上演模仿秀。
我和老爸看著他笑了。這個小東西帶給我們無盡的歡樂。
兒子拿著卡,往臥室里去了,我生怕他亂放,我跟著他溜了一圈,看著他興奮地貼來貼去,我想他一時還不想放手,不過是再新鮮十幾分鐘罷了,我轉身出來,到廚房給兒子倒了點水。兩分鐘后,等我回到臥室,兒子已經站在臥室和客廳的交接處,他手里的兩張卡都不見了。
“卡呢?”我問兒子。“卡,卡”還不太會說話兒子沖我除了重復這兩個字,沒有別的話了,我檢查了地上、床上、爬爬墊上,桌子上,都沒有。我再問兒子,“卡呢?”兒子的回答還是重復那兩個字,“卡,卡。”
怎么辦?他還不太會說話,再怎么問,還是那兩個字。我只有再找了一通,還是沒有。第二天,老爸和大姐也找,連床墊和爬爬墊的底下都翻找過了,都沒有找到。只有通知孩子的爸爸去補辦了。
孩子爸爸去了,兩手空空,一臉黑線地回來了。他咨詢了,人家說補卡可以,要交手續費,而且里面的水電余額都清零,他聽了就沒補,決定再找找。
可是,面對一個不會表達的兒子,怎么能問得出水電卡的下落呢?
老爸說,電視邊上有張作廢的卡,你拿著給寶寶,看看他能不能想起來。
我把廢卡給寶寶,寶寶非常興奮,“卡,卡”的叫著,一個勁兒地把卡往墻上貼。我不錯眼珠地看著他,他把卡貼在墻上,由于他的手太小,卡從他手里掉了出來,掉到了踢腳線和墻之間的空隙里。從外面看,根本看不出來。我把手伸進踢腳線,把廢卡掏了出來。突然,我的腦中靈光一現,找不到的水電卡會不會也在縫隙里。我把踢腳線扒開,果然,看到了丟失的水電卡。
情景再現,讓我和兒子找回了水電卡。看來,對還不會說話的孩子,情景再現是一個很好的交流方式。
我慶幸自己沒有情緒失控地沖兒子大吼大叫,沒有做無用的“審問”,而是找到了適合兒子的方式——情景再現。不過這個事也提醒我,不能把重要的東西交給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