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切不以掙錢為目的的工作,都是扯淡
這兩天“天舟一號”讓國人振奮了一下,同時在朋友圈里又火了一篇文章《天舟一號成功了,航天博士卻窮到去賣保險》,我不想去探究他說的這些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但至少真實的反映了這個行業的一些赤裸裸的現實。身為其中一員,看完后,心里百感交集,說不出是什么滋味,大多是心酸和無奈,就像作者說的:“我們都希望有人為國獻身,可又都希望這些人不是我們自己或者是我們的親人”;周圍的同事也曾這樣形容自己:“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
在很多人眼里,這個行業是特別高大上的,同時也是滋潤和悠閑的,朝九晚五,一天就過了,雖然掙得不如外頭多,但是福利好啊,清閑啊,對此我只能說:呵呵。
入行五年,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隨時待命。
這個“隨時”可不是說說而已,真的是隨時隨地隨分鐘,被叫回來干活兒是經常的,我還有同事半夜被叫回去的,這都司空見慣了,工作日的加班簡直成了習慣,也許會有人說,那加班不還有加班費呢么!呵呵。
一個同行這么說:“在這個別人月薪上萬都覺得少的時候,咱們5k都覺得多。”
現在的人們,都喜歡說情懷和奉獻。
一天天的大會小會報告會,都是這個。
如果是錢學森,鄧稼先來跟我們說情懷和奉獻,那我一定身先士卒,萬死不辭,這些人?呵呵了我就。
不想著如何發展盈利,只想著用情懷和奉獻綁架員工,怎一個他大爺的了得?!
別把“奉獻”和“情懷”玷污,別把貧窮和科研對等。
子曰:“倉稟實而知禮節”,然也。
Ps.吐槽完這些后,我想起某天和某人的對話,問:“如果現在真的需要咱們這些東西了,要不要拼命干?”答:“要啊,當然要,不給錢也拼了命的使勁干!”
這才是情懷。
2、關于加班
我一直覺得無謂的加班簡直就是在浪費生命。
而現在所面臨的情況是,雙休和休假簡直就是一種犯罪。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們每天晚上延長一小時下班,周六還有來半天,重要的是,并沒有那么多的事情。
抓緊時間,提高效率的生產反而成了一種錯誤,判斷一個員工是否積極主動的標準就是你的加班時長,這使得許多人八小時之內拖拖拉拉,八小時之外精神抖擻,真正高效地利用了工作時間的人,反而被貼上了懶惰的標簽。
沒有人關心效率。
可是,我們推崇工業革命,享受信息時代,不正是因為它們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成本,解放勞動力的同時又優化配置了資源么?為什么現在又反其道而行之?什么時候我們能走出這種“加班產生效益”的傳統桎梏,什么時候企業才能真正騰飛!
說的都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