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看了六神磊磊的《黃藥師們的下半場》,很是有趣,仔細想想,感覺他分析的很有道理。
原文大概內容是說:
洪七公歐陽鋒等人去世后,江湖就剩下五位絕頂人物,分別是黃藥師、楊過、郭靖、一燈、周伯通。
雖然塵世間人人仰慕他們,但他們各自都還面臨著自己要突破的關卡。
比如:
黃老邪已經過氣,大家都在關注小鮮肉楊過和大俠郭靖。
他曾經熱衷華山論劍,很看重“天下第一”的名號,現在沒了熱度,能適應嗎?
還有郭靖:現在比黃老邪紅的多,不過目前也面臨著做好人還是好領導的問題。
做一個好人,就道德完美,不能接受楊過和姑姑小龍女的愛情;如果要做個好領導,就不能有道德潔癖,需唯才是舉,接納楊過。想當初郭靖可是恨不得一巴掌拍死楊過啊!
當然楊過現在是當紅小鮮肉,他成長過程中周邊帶給他的傷害,老爹楊康帶給他的心理陰影,何時能消散呢?
還有老頑童,武功不知高哪去了,但是見了瑛姑就逃跑的病癥,這人生下半場能消失嗎?
當然還有其他著名人物,人人都有自己的坎。
后來他們能邁過最后一道坎嗎?
從《神雕俠侶》最后,可以看出,雖然過程艱辛,他們都成功度過最后一劫。
黃藥師最后說:
“那日我在洞庭湖上賞月,忽聽得有人中夜傳呼,來訪煙波釣叟,說有個甚么神雕俠,邀他赴襄陽一會。那個煙波釣叟武功不弱……”
如此看重名氣又心高氣傲的人,只是淡淡一句:“那個煙波釣叟武功不弱”了。
他從心底靜下來:我退休了,江湖是你們年輕人的,我賞月去了。他最終放下了“武功第一”的執念。
襄陽城,在打了一場大勝仗之后,郭靖攜著楊過之手,拿起百姓呈上來的一杯美酒,轉敬楊過。
兩位當世大俠傾吐肺腑……攜手入城。
渡盡劫難,相逢一笑,一切都過去吧,江湖還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還有老頑童周伯通,終于打開了心結,與英姑和一燈大師做了鄰居。
一句話:他們敞開了胸懷,學會了放棄。
2.
人生成熟的過程 ,就是學會放棄的過程
生命的過程就是保持平衡,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則是“放棄”。尤其在人生急轉彎時,必須放棄某些快樂,放棄屬于自己的某一部分。選擇放棄是必須邁過的一步,只有放棄過時的觀念和習慣,才能度過危機,順利進入人生的下一階段。學會放棄,是人生的大智慧。
哈佛心理學家斯科特按照人生危機發生的時間順序,簡單歸納我們在各階段需要放棄的東西:
無需對外界要求做出回應的嬰兒狀態
無所不能的幻覺
完全占用父親或母親的欲望
童年的依賴感
自己心中被扭曲了的父母形象
青春期自以為擁有無窮潛力的感覺
無拘無束的自由
青年時期的靈巧與活力
青春的性吸引力
長生不老的愿望
對子女的權威
各種各樣暫時性的權利
身體永遠健康
最后,自我以及生命本身
這就是我們人生過程中必須放棄的生活環境、個人欲望與處世態度。
說實話,即使你不愿放棄,你也留不住,隨著生命的進程,這些東西都會漸漸依次失去,也包括我們的健康和生命。
這一切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
既然這一切都會到來,在每個環節與其被動地被推著走,不如敞開胸懷,迎來送往。
以包容一切的姿態,說服既有的成見和觀念退位,讓陌生、新奇的事物進入感官世界。
放棄部分自我騰出空間,接納新的想法和觀念。
3.
就像黃老邪能放下糾結一生的“天下第一”,坦然地在湖邊飲酒賞月,他意識到這個世界最終將是年輕人的世界,明白自己的一切都會過去,不僅僅是這些江湖名號,也包括自己的武功和生命。
他從內心真正放下了這些,所以才能平心靜氣的看著這些江湖小輩在他面前大呼小叫,他淡泊了“名”,云游于天地間,成了真隱士。
老頑童,郭靖和楊過等都是因為放下了那些糾結的過往,后來才能夠瀟灑人生。
所以,學會放棄,這是人生大智慧。
我們現在提倡過簡潔的人生,學會斷舍離,這不僅包括我們的生活所需,也包括我們的精神和欲望。
我們的生活必需品留下,其他可有可無的全都放棄,讓我們生活環境簡潔明朗。
弄清楚我們內心最渴望的目標是什么,其他細枝末節的各種小欲望全都放棄,不能讓它們耽誤我們實現目標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