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 社群日記 體會“野蠻生長”
今天我們組織了第二次社群活動,這次社群活動不是德必來組織內容,而是由滬西德必易園的IN SHOW多媒體來做東。
圖片發自簡書App
IN SHOW原是家做PR活動的公司。一年前采訪時IN SHOW還在鉆研如何做園區O2O,當時這個85后團隊用了一個星期做了滬西易園的園區線上消費平臺。如今卻已成為滬上小有名氣的多媒體技術公司,借著AR/VR的東風,著實火了把,創始人Steven似乎也看到了自己創業的最終方向。據說他們做這個3D人體測量車,也是只用了一個星期,整個做硬件和軟件的團隊加在一起才20人,硬件沒法自己研發,就在各種高科技上拆,比如XBOX拆個感應頭,自己組裝車子,每星期工作100小時。這也和他們的主業進行了有機結合。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給我的印象,這是一家“野蠻生長”的企業。哪有機會,就往哪長。
所以,當我們把這次社群活動交給了IN SHOW來組織后,我們也獲得了“野蠻生長”的反饋。
圖片發自簡書App
現場爆滿,小小的展示廳擠了將近60人,外灘WE的西服設計訂制、滬西同園區的旅行產品開發公司、FUNWORK,包括我們德必,都與IN SHOW在活動上進行了合作的商談。
圖片發自簡書App
開始還很擔心會成為產品廣告推介會,但現場發現這種擔心完全多余,并不是因為產品沒有推介,而是你推介了大家都需要的產品。
來者就是社群參與者,也是組織者的目標受眾,我們所要做的即是共同收獲。
我想,野蠻生長就是要打破原來的那些既定規范,才會有新物種的誕生,那種原始的向上的活力。
感謝IN SHOW,感謝市場人社群。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