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利益相關方要求,調整了標題和一些措辭,我也補充了些數據和論證。因此,這篇分析文更加難讀了,抱歉。
——————4月6日更新—————
相信不少人,前些天朋友圈被今日頭條的「今天體」刷屏,本來是線下投放的戶外廣告,卻由于其病毒性的創意內容,引起了社交二次傳播。由于聲勢太大,甚至引起了一些4A廣告人士的哀嘆,這樣預算上億的大手筆投放,從創意到執行,竟然由甲方親自操刀,讓傳統廣告公司情何以堪,長此以往,活路都怕是要斷了......
這并不是要立即否定搜狐新聞,吹捧今日頭條,廣告是否有效,最終還是要看各自客戶端的下載量和用戶量增長情況。
討論新聞客戶端,還是回到基本面。從友盟和Baidu MOTA等第三方統計來看,加上個人查看各大應用商店(app store、小米應用商店、華為應用商店、應用寶、百度手機助手、360手機助手、flyme應用商店),騰訊新聞、網易新聞、今日頭條領先優勢較為明顯,可謂第一梯隊,后面跟著搜狐新聞、鳳凰新聞、新浪新聞等。
多家應用商店的數據顯示,搜狐新聞客戶端雖然較早成名,但早被超越,甚至已經拉開距離。
這種情況下,已經落后的搜狐新聞客戶端該怎么辦?
更嚴峻的問題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落后的搜狐該怎么辦?搜狐始終缺乏殺手級的應用,搜狐視頻也和搜狐新聞一樣,一度火熱,但這兩年都被超越了,岌岌可危。
搜狐的戰略是重整旗鼓,以新聞客戶端為重點,重金突破。在3月中旬的一場媒體溝通會上,張朝陽親自亮相,為搜狐新聞客戶端站臺。
這等亂世,要想殺出重圍,必然要有不凡之舉。
果然,搜狐沒有選擇大規模應用商店投放,而是與今日頭條不謀而合,強打線下戶外廣告。但不同的是,為了彰顯年輕化,搜狐選擇了明星代言,王凱、趙麗穎、大鵬、莎莎。不算投放費用,這幾個明星代言費估計都得近千萬。
從幾大應用商店的評論來看,明星代言還是有一定效果的,從3月中旬開始,一些評論直接說是因為王凱而來。
評論真正開始火爆,是在3月底,搜狐新聞客戶端推出所謂「下拉賺紅包」的活動。其實在2014年,南方都市報做的「并讀」新聞客戶端,就嘗試了讀者看新聞賺錢的做法,但那其實是廣告費分成。搜狐新聞客戶端這次做法不同,更像是O2O的玩法,直接補貼。
搜狐聲稱,下拉刷新,能隨機獲取現金紅包,而固定時間點則會放出數千元的大紅包。我刷了幾次,每次都只刷到一分錢。
相信這也是普通用戶的感受,翻看幾大應用商店里搜狐新聞app下的評論,不少是責罵。
值得注意的是,搜狐新聞推廣「下拉賺紅包」的渠道。
3月中旬,王凱代言戶外廣告更多是品牌形象展示,并未提及賺紅包。到3月底,搜狐新聞推賺紅包,并未再次啟用王凱(微博都沒發),而是選擇了微信網紅大號。
3月30日,咪蒙在微信推了一篇軟文《到底怎么樣才能賺很多錢》。閱讀量自然是10萬+,點贊超過4000。3月28日,衣錦夜行的燕公子在微信推了《第一次和男朋友過夜的注意事項》,閱讀量10萬+,點贊1117。薛之謙也在微博上推了軟文《巧遇裝逼男》,轉發2萬,評論4完,贊25萬。(因為大號軟文投放較為隱蔽,我目前只看到這3人,如有發現,懇請告知。)
除了這兩人外,搜狐還在PingWest中文網、Vista看天下等媒體微信號上做了投放。
為什么搜狐新聞投放咪蒙、薛之謙值得重視?
最早發現微信公號廣告價值的,當然是微商,但當咪蒙這些網紅級別的大號興起后,大品牌已經代替了微商的角色。像三星近期就在咪蒙微信投放一款洗衣機的軟文,可口可樂在薛之謙微博投了開蓋有驚喜的活動。
但要看到,這些大品牌,更多是以嘗試、以玩票的心態來投網紅大號,并未作為主推。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大號即便大,覆蓋面也較為有限;另一方面是因為大號的價格,從傳統廣告CPM來衡量,非常不劃算。
以咪蒙為例,頭條軟文報價快接近30w,即便取了60w的閱讀量,CPM高達500,而傳統投放廣告CPM不過小幾十。而薛之謙軟文微博報價約為30w,閱讀量應該超過百萬,看似較為劃算,不過,商家主動掛獎轉發也能達到類似曝光,費用相對極低。
但這次,搜狐新聞客戶端不是玩票,而是把網紅大號作為一個重要渠道來進行推廣。從應用商店的評論來看,確實有一些粉絲因為薛之謙和咪蒙而來。?
不過,轉化率肯定不高,因為咪蒙、薛之謙連下載鏈接都沒放,相信搜狐新聞也沒有追求轉化率。
搜狐新聞應該拿出了真金白銀,而不是資源互換,因為打開他們的客戶端,并未看見他們強推薛之謙、咪蒙,后者在搜狐的自媒體賬號只有2個粉絲。
搜狐新聞這種玩法,將網紅大號作為重要推廣陣地,是否會引來效仿,再次拉高大號的價格?
可能性很大。
因為微信的孤島效應明顯,很難實現營銷突破,這樣就凸顯了大號的價值,他們才是社交的中心。
Papi醬本月的首拍,如無意外,肯定是數百萬。這點無需驚訝,像咪蒙、顧爺、衣錦夜行的燕公子等網紅大號,每月軟文收入早已破百萬,隨著眾多大品牌的入場,推波助瀾,相信價格會更高。
說回搜狐新聞,強心針打下去,還是有效果的,從友盟數據看,這周ios排名有明顯提升。而app store更是一周多了三百條評論(呵呵)
可藥效過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