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大爺的雜貨鋪
1.
在我十七八歲的時候,有一次隨父親出門辦事。
父親提前跟要見的老板打了電話,在旁的我偷聽到老板說話的語氣很溫和,還一口尊稱父親一聲老大哥。
路上我還感慨:沒想到我爸挺厲害的,連大老板都尊敬你。
父親笑笑:厲害什么呀,正因為人家已經是大老板了,才舍得下姿態,才不在一些細枝末節的面子問題上跟你計較太多。
我心想不錯,對方也是好人,今天估計會很順利。
不料剛到公司門口,就被看門老大爺攔住了。
又是登記又是盤問,趾高氣昂,嚷嚷了五分鐘都沒放行通過。
更憋氣的是父親還全程笑臉配合,跟進了大牢一樣,人家讓交代什么就交代什么。
我年紀小壓不住火,跟老大爺對吼:搞什么形式主義,我們跟你老板都打好電話了知道么……
話音未落大爺的氣焰更高了一層:老板?哪個老板?我認識么?每天來這套近乎的人多了,誰知道你們是不是騙子。
這話氣得我直想撲過去,卻被父親一個凌厲的眼神瞪了回來。
父親轉而又賠笑問人家:這張填好了,還需要填什么嗎?
老大爺煞有介事地掃視一遍,拉長音道:哎——這就對了嘛,進去吧,別亂走啊。
父親連連點頭:好嘞,好嘞,不會的,不會的。
說罷轉身拉我往院子里走,走出十幾步彎下去的腰桿子才勉強矯正。
2.
你能想象到我當時的懊喪了。
一尊偉岸的雕像在心中瓦解崩塌,心里遲遲別不過這股勁來。
我邊走邊對父親說:你老了,膽子都小了,不就一門衛大爺么,看把你折腰的。
父親明白我的意思,反問我:咱們今天來是干什么的?
我答:辦事。
父親再問:是順利快點辦完好,還是拖泥帶水,節外生枝好?
我答:那當然是快點好。
父親解釋道:所以說嘛,當前的目標才是大局,其他的讓路就是了。
俗話講閻王好見,小鬼難纏。這大爺別看只是個把門的,需要的存在感比大老板要多。他一天的工作簡單重復,絲毫感受不到價值和意義,你要是跟他嗆火,正中下懷,他能把你拖到天黑。
反過來,你要是軟得像棉花,他這拳頭打出來的勁兒就全散了,再打也沒啥意思,自然也就不糾纏了。
前面擺著一個更大的東西,你此時跟周圍人的一舉一動,已經不涉及到什么懦弱,全看值得不值得。
父親的話自有分量似的,聽得我把頭越壓越低。
講完這番話,我們倆已經來到老板辦公室門前。
父親看著低頭含胸耷眼的我說:把臉收拾收拾,這時候,咱們倆反倒要把腰桿兒挺直了。
經歷過這件事,父親在我的心中重建起一個更加有韌性的形象,且無論他以后怎么低姿態,在我的心中,他都是站著的。
3.
幾天前與一好友吃飯,席上得知他剛剛升任部門主管。
閑談之間問起:怎么樣,從業務轉到管理崗位還適應嗎,遇沒遇上不服管的?
朋友坦言:有啊,當然有,這人群正態分布,我換過兩三家單位,發現哪里都有這樣的人。
這不,前幾天,我這上任三八火還沒來得及燒,就先被一個下屬搞了次彈劾。那天他當著老板和幾個員工的面,叫著我的名字喊:某某某,我就是不服你,你有什么的?
我這個局外人聽到這樣的事都為他捏把汗,便好奇問朋友他是怎么處理的。
朋友云談風清道:春風化雨嘛。即便是這樣的人,也未必就是存心使壞,多半都是有原因的。我當天在公開場合一句話都沒說,可私下動不動就找他聊。
開始時聊感受,聊訴求,問他我哪些地方讓他產生了不舒服的感覺,他想要什么。沒想到他說的還真挺具體,有些細節確實是我處理不當,我也承諾在不損傷團隊利益和目標的情況下持續改進。
后來我仍然跟他聊,這時誤會已然化解,我只是沖著了解或交下這個人去的。他生活有不順意的地方,我偶爾也力所能及地幫助一下,他有什么煩心事,也總會第一個找我說。
現在,他是我們部門最得力的業務骨干,這不今天來和你吃飯,手上其實有個活,臨走前托付給他,他一口就答應了。
我一邊聽朋友講一邊在心里反復地想:但凡是個有點數的老板,不提拔他,提拔誰呢?
4.
記得很久以前有位老師在課堂上說:聰明的人,優秀的人,都忘我。
當時我尚不能理解這話的全部含義,只以為忘我指的是專注,奮斗什么的罷了。
后來我慢慢品味出這種忘我在人際關系上的一層意思。
長久以來我發現:能把事情做好,把關系處理好的人,他們在做行為決策時,是把個人的一些面子啦,榮譽啦,一時的黑白長短什么的,完全置之度外的。
在那時,他們心中的“我”只是個很小的存在。而通過縮小自我,把事情落實,做成,事情和舉動構成了別人看你時的一部分,你的自我其實是無形間被擴大了。
此外,在心理層面上,優秀的人往往能體察到并克制住條件反射。
別人猜你一腳,你跳起來大罵一聲,甚至回一巴掌過去,這是種條件反射;
別人稍有不敬,你不去想原因找對策只為一時顏面即刻報復回去,這也是條件反射。
人只靠條件反射活著的話,這種生存方式與動物無異,是很低級的。
而能把利弊放在首位,做理性分析和決策的個體,實則是在克服祖先一輩的遺傳病,所以我們看這樣的人總有一種感覺:他們是開化了的。
社會越是向前發展,就越需要淘汰掉不屬于現代化的基因。
協作越是現代化,就越會悄悄獎勵那些開化者。
記得姜文評價超級自律的彭于晏時,說過這樣一句話:他其實比我們活得更自由,更高級,因為這樣的人能充分意識到,腦子和身體是倆事兒,所以人家即便健身很痛苦,但仍然會選擇保持身材。
其實,那些為了目標而示弱的人,也具有這樣的特色。自律是把靈魂與感受分開來看;為了大局而割舍的人是把面子和里子分開來看,兩者內在的道都是一致的。
很多人在談及胯下之辱的典故時,都覺得韓信承受了多大的委屈和痛苦。
但還有一種可能:這種事,在韓信的心里,真的太小兒科。
如果實際必要的話,相信他會溫柔地問那些地痞一句:還需要嗎?要不,你們掏出手機留個紀念,我再鉆一個?
End.
文章轉載開白等事宜請加微信號:jiaogeiwoba? 添加時請備注說明。
另:韓大爺在簡書的首檔音頻欄目正籌備中,近日即將與大家見面。我們為大家精心整理總結了自媒體創作經驗,只取精華,條條干貨,屆時會發文通知,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