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所有小說里,我最喜歡的可能就是《月亮和六便士》了。以前推過一次《月亮和六便士》的筆記摘抄,今天還想多說幾句。
這部小說主要講的就是一個銀行職員因為不滿現在的生活而辭職拋妻棄子去尋找自己畢生追求的故事,他喜歡美術,所以他甘愿貧窮去學畫甚至跑到塔希提島去尋找靈感,也正是在找到靈感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畫之后,他感到此生無憾,便欣慰死去。而且,他告誡妻子要把最后那幅畫燒點,那些慕名而來的人無論如何都欣賞不到那個只屬于作者本人的作品了。
這樣的人往往是不被人理解的,拋妻棄子去實現一個渺不可及的自己都不知道的理想,去尋找一個不知何處的所謂精神故鄉。但也正是這個世界上有這樣的人,我們的世界才不至于那么招人討厭,他們代表了這個世界最純潔的生活狀態,完全為了理想和信念而生存的人。
每個民族都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這個在任何時代都是不變的命題。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因為觀看星星而不小心跌倒了水溝里,很多人在嘲笑他光顧著看天,都忘了腳下的路了。泰勒斯用事實證明,哲學家不是不會賺錢,而是不屑于賺錢。赫拉克利特為了逃避世俗的牽絆,逃到了深山里隱居,自己寫的書沒人看懂都沒關系,事實上他不屑于讓別人看懂。后來的后來,人們終于明白,赫拉克利特不需要世界,但這個世界需要赫拉克利特。
前段時間幾個朋友一起討論考博士的問題,說起了很多博士生不食人間煙火,那么高的學歷無法與這個世界融合,何必呢?當時,我說了一句連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的話:這個世界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們可以不必在意腳下是否踩著狗屎。我想《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就是這種人,他的存在讓我們明白,所謂精神家園,并不是一個比喻,它確實在某個地方,催逼著我們去尋找。
《月亮和六便士》有一段關于故鄉的討論,真的說到了我的心底里去的,我也是因為這句話才迫不及待地把整部小說讀完的,那天我坐在回家的火車上,一夜沒睡?,F在請允許我把這句話重新貼出來:
我認為有些人誕生在某一個地方可以說未得其所。機緣把他們隨便拋擲到一個環境中,而他們卻一直思念著一處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處的家鄉。在出生的地方,他們好像是過客;從孩提時代就非常熟悉的濃蔭郁郁的小巷,同小伙伴游戲其中的人煙稠密的街衢,對他們來說斗不過是旅途中的一個宿站。這種人在自己親友中可能終生落落寡歡,在他們唯一熟悉的環境里也始終孑然獨處。也許正是在本鄉本土的這種陌生感才逼著他們遠游異鄉,尋找一個永恒定居的寓所。說不定在他們內心深處仍然隱伏著多少時代前祖先的習性和癖好,叫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們預先在遠古就已離開的土地。有時候一個人偶然到了一個地方,會神秘地感覺到這正是自己棲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尋找的家園。于是他就在這些從未寓目的景物里,從不相識的人群中定居下來,倒好像這里的一切都是他從小就熟悉的一樣。他在這里終于找到了寧靜。
可能是跟我自己的某些經歷相關,我一直認為這是我讀到過的關于故鄉的最好的描述。我很欽佩那些敢于毫無顧忌地追求天上事物的人,他們的純粹讓我們這些俗人能夠在紛雜繁蕪的俗世里敢于想望一個更美好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