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你了嗎?他是不是打你了!他罵你了?你先別哭啊!”
沒想到幾年前偶然間聽到的對話,今天會一模一樣從我嘴里說出來。那個時候還在想,對方究竟發生了什么,電話這端的人會這么焦慮,會這么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
現在我知道了,這個答案,不管是什么結果,我們什么也做不了。只是心里知道了,能沉靜下來,僅此而已。至少在我這里只能是這樣。
我無力去改變什么,也無法去阻止,我承認是我無能,一直如此。
一邊是自己的父親,一邊是自己的母親。但這一次,我支持母親離家出走。
在高中以前,最怕的就是母親離家出走,這個時候我心里便會不安,怕自己變成沒媽的小孩,所以在父母吵完架之后,我都會緊緊抱住媽媽,不讓她走。現在我才知道自己有多自私。現如今,自己有了小孩,也甘愿為孩子付出一切,我也才明白了作為一個母親,為了孩子能忍下多少淚水。而作為一個孩子,我只希望父母能過得開心。
丈夫是一個女人最親近的男人,原本是可以依靠的大山,避風的港灣。但一個男人如果不懂得這些道理,那他便負不起責任。
我父親為這個家付出了很多,每天辛苦勞作,干的都是體力活。他沒有文化人那樣細膩,但也是個充滿儀式感的男人。他很看重節日,每到一個節日,不管在哪,都一定要趕回家跟我們團聚。若是出了省,實在回不來,也一定會打電話。這個電話,他原本也會天天跟媽打的。后來可能是累了吧,原本父親就是一個感性的人,作為一個感性的人最是明白這樣的感受——“每天我都主動給你打電話,你不曾主動過一次”的失落感。后來兩人就一直僵著,你不給我打,我也不給你打。但父親也會認輸——在心里。
我承認父親為這個家確實付出了很多。但也不得不承認,他為自己曾經那個家付出了也不少——為他的父母兄弟姐妹。
在我們這個小家面前,有些利益得失是不作數的,凡事要以那個大家為重。母親不止跟我說過一次、一件事,我自己也不止經歷過一次、一件事。農村里的農活,農忙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是同時忙的,我們與爺爺奶奶,小姑是在同個村子。小姑這個人比較厲害,會提前跟父親“預約”幫自己的忙。父親就去了,他們是大戶,所以要忙到很晚,常常一兩點才能忙完再回來,回家以后已經沒有多余的力氣給自己家干活了。母親說有一次父親幫小姑切菜,自己家也要切菜,那個時候我還小,母親肚子里還有弟弟,月份也已經很大了,父親幫小姑幫完回家已經一兩點了,便自顧上樓睡覺了,絲毫沒有幫母親一下,最后還是鄰居看不下去來幫母親切完了菜。這樣的事太多太多。
我當時還說母親蠢,為什么不第二天再做。后來我明白了,那其實是一個女人與另一個女人的斗爭。母親只是想用一次次的倔強來證實自己是不是父親心里最重要的那個人。可事實,讓她失望了。就是現在,也依舊如此,小姑叫父親去幫忙,父親立馬就去了,哪怕自己在家的時候已經累到躺著起不來,還是會爬著去幫她拼命的。所以家里真的大大小小的事都是母親做的,父親只是在小姑不需要幫忙且自己身體吃得消的情況下才會去自己的山上干活。回來以后便會一直叫著累、身上痛。女人心疼自己的男人,便什么都盡量自己做,可那得到就是把自己的男人養精蓄銳之后被另一個女人叫去幫忙。
父親大概是不懂這一點的,不管他的兄弟姐妹,父母親,對他做了什么,他總是一句話“父母總是父母,兄弟總是兄弟,姐妹總是姐妹,打斷骨頭連著筋……”故此,每當我們的小家跟他的大家有沖突的時候,他的天平就會傾向他的那個大家。只要我們說了一句他的大家里的人的一句不是,便會跳起來,叫我們都滾開,說我們不是他家里的人,說如果我們是他家里的人,就會跟他一條心,就不會說他大家的人的一句不是。
我們都明白父親重情重義,但是在他的大家的情義面前,我們小家的情義不值一提。所以當年小叔偷偷摸摸用我父親的戶頭去借了錢不還,自己在外面花天酒地,吃香喝辣,我父親拼命賺錢幫他還債,fy找到我們家,我們娘三個在他們面前瑟瑟發抖,母親還是要壯著膽子保護我們。我在學校一看見fy的車停在外面,上課就聽不進去,我就想立馬跑回家,我就怕父親被抓走。這樣的體會,小叔一家人是永遠也不會有的,我堂姐也是永遠不會有的。我也恨,為什么,明明欠錢的人不是我們,為什么我們要經歷這種事情,而欠錢的他們,卻可以瀟灑自在。為什么我父母就只能在過年的時候給我買一件三四十塊錢的衣服,他們自己都舍不得買,而我堂姐,隨隨便便就能買幾百塊錢一件的衣服?為什么我們要這么苦自己,而要去供他們,讓他們生活這么舒坦?
每每想到這里,心里便愈發恨。而我父親的一句“兄弟還是兄弟”讓我更加恨,所以這就是小叔到處借錢,而爺爺也理所應該讓我父親還錢的原因嗎?
這次又是因為母親在跟父親發生口角期間,提到了小叔,作為快六十的父親,便說出“你不是我老婆”,甚至說出母親老是提及小叔,就是為了爭奪家產,把小叔趕走,這樣傷人的話來。今年可是他們結婚三十周年了啊,母親是什么樣的人,難道父親真的不清楚嗎?難道這三十年來,母親在父親眼里一直是這么不堪的人嗎?
當母親電話打來跟我哭訴的時候,“若是如此,這婚姻也沒必要繼續下去”我在心里這樣想。母親早就說自己的眼淚已經流干了,但在我剛離家一個小時,便電話打來說自己要出去找工作了,我從電話里聽到了極其隱忍、如鯁在喉的聲音,那是母親強烈地壓著自己,不想讓我知道,當我問出“你怎么了,他是不是打你了,是不是罵你了”這句話時,終于忍不住哭了出來,盡管如此,還是說沒有,叫我不要擔心。我若是不擔心,我還是個人嗎?
當我聽完這一切,我支持母親出去找工作,女人是該有自己的事業,至少經濟要獨立,這幾年,母親賺的也并不少。但是男人對你的尊重,并不單單是在經濟上的,主要是在他的意識里。我們去賺錢,也并不是要讓男人尊重你,這不是附庸,也不該是。我們賺錢是要讓自己可以經濟自由,要讓自己過得體面,讓自己擁有隨時尋找自己的勇氣。
以往,或許我還會讓母親體諒一下父親,干活辛苦,壓力太大,身邊需要人照顧。但是這一次,我不會。我支持母親走出去,因為當一個男人覺得你對他的付出都是理所應當的時候,當他不尊重你甚至是摒棄你的時候,就是你離開他的時候。只有讓他打從心里知道誰才是應該在心里的人,他才會珍惜你,這樣你的付出才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