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02(8.13)
母親大人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首詩,自上初中住校起,一直便深深刻在心里,不曾忘記。
上周五是母親的生日,時至今年已經72高齡了,這些年長期呆在南方,已經不知多少次沒能親自回老家陪伴她老人家一起過生日,內心一直愧疚不安。原來打算暑假接父母過來廣東小住一段時間,可她們出于種種顧慮最終沒有來,可不知我是多么盼望她們能來和我小聚一段時光。距離上一次父母來廣東已經10年了。總想給親愛的媽媽寫點什么,但每每提筆都覺得自己過于膚淺,這粗糙的文筆是怎么也寫不出對我心中對母親的贊歌和崇敬。這個夏天,太想念家思念母親了,不管怎樣,拙筆先行。
雖然母親已經是高齡,可內心很不情愿甚至抗拒承認她已經逐漸變老的事實。母親非常勤勞, 年輕的時候,極其能干和肯吃苦,她是一個很要強和上進的人,總希望我們的生活能越過越好。父親長年在外地工作,她在家既當媽又當爹,操持起家務井井有條,一個人在家種了許多地,拉扯著我們四個兄弟姐妹讀書長大。鄉里或親戚誰家吵架了有問題了,總是會喜歡找媽媽出面協調,而我們有時會怪她多事,鄰里之間互幫互助沒什么。父親有時回家喜歡熱鬧,會帶回一大群同僚,不管多忙,媽媽總能吃變出很多花樣,做出一桌桌人人稱道的好菜好味。記憶中的她總是笑盈盈的,待人最親切和藹,總是有一顆仁慈善良的心,誰家缺啥總是很慷慨,幾乎不曾和鄉里誰紅過一回臉。
?慢慢地,不知不覺長大中,姐姐哥哥們有了自己的小家,母親帶大了幾個孫子孫女,不愿意呆在城市,執意要和父親回到鄉下生活。而我也漸而從求學之路畢業開始轉展南方各地,回家的次數慢慢變少,不管在哪里,母親的對我們的叮伶牽掛從來不曾少過、變過。
?每次給母親打電話,她總是興奮不已,象小孩子一樣開心聽我嘮叨家事和小孩趣事,這幾年由于操心勞累,耳朵沒那么好使了,需要大聲一些和她說話才能聽得見,我總是叮囑家人不要太大聲要多體諒她這被生活抹下的聽力問題。有時,我能感覺她的小自卑,在我的敏銳之下悄悄透漏不愿和鄰居過多講話,因為怕自己聽錯聽不清楚別人話被人笑話,每每想到這里就倍覺心酸。去年為此專門回家帶她去武漢的大醫院找專家看,無奈收效甚少。
每當要回家過年,媽媽總會提前好些天張羅準備。每每回到老家,看見她發白的頭發,變得瘦弱的身體內心總是會小小傷感。她常常執意要掌勺做菜我們吃,因為她知道我最喜歡吃她做的菜了,這些年吃過的山珍海味,總也比不得媽媽做的飯菜香。有時她也說:年紀大了,時常會忘記加油加鹽,我知道肯定沒有以前做的好吃啰。在每一次短暫的相聚里,總想試著竭盡全力的對父母好,力所能及的幫助做一些事情,而他們也總會百般疼愛體貼我們在外的辛苦,不讓幫忙。每一次離別,母親總是要塞給我一包包好吃的鄉味,有的是她自己辛苦種的養的,有時是別人給的自己舍不得吃。還記得今年春節,離家的時候,天下著雨,路上泥巴很多,母親執意要送我們一家,她牽著女兒的小手,眼里全是不舍和憐愛。每一次,她和父親總是要親自送我們很遠,很遠,直到再也看不見。那天,我忍住了淚水,讓女兒和外婆揮別,我悄悄從窗戶窺見母親瘦小的身體在細雨寒風中瑟瑟發抖,但又似乎堅定無比,小時候記憶里那個漂亮能干的媽媽確實老了,眼睛變得很小甚至有點視力模糊,她的眼里閃著淚光,和我們揮別道珍重。
母親就是這樣,她那慈善溫和的目光一直在不斷地目送子女前行,給著我們無限的溫暖和最偉大的力量。記憶中的母親啊!最心愛的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歡樂,所有的情誼。多希望時光,你可以慢點再慢一點走,讓母親可以老得慢一點,讓她能更多體驗這世上的快樂與幸福時光。我的所有的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您,我最愛的母親,如果說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來自母親的聲音。惟愿您永遠健康、平安,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