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 ? 絕大部分人都聽過類似這樣一個浪漫的致富神話。
????一個小青年進入社會混跡多年,持續遭受命運和社會的雙重毒打不經不覺來到而立之年,身無分文又未安家室。小青年迫于無奈又機緣巧合之下蹬起了小三輪去收破爛,沒想到這下等功夫的臟活周轉奇快,破罐子舊紙皮一買一賣現交現結。小青年忙得是風生水起,從此是坐上了通往財富人生的順風車,幾年后已是腰纏萬貫應有盡有。
????這是我從小就開始聽的故事,一轉眼多年已過去,類似這樣故事的聲音還在隱約傳頌。
????最近網上又出現了一篇文章,里面帶照片帶姓名地描畫了一位身在美帝的中國大叔形象,靠著傳統模式的收破爛養活了老婆(好像還不止一個)之余還能給子女供書教學,總之就是在再生資源這個行業里繼續書寫著財富神話的意味。雖然事情的真假很難辨別,灌輸的意念卻很清晰:
????這活紅利期還在,你們看,小散戶都能發財。
????真的假的?
- 02 -
????活在,但錢不好掙了。
????再生資源行業的運作模式最精簡的理解就是:收納-分揀-銷售-再利用。稍作解釋就是小三輪老板先從你家收來或者從垃圾桶淘來一堆破爛,然后把它們銅鐵、廢紙、塑料分類好,然后各自打包賣給專門的收購站,到這一步小老板基本功德完滿鈔票袋袋平安了;最后收購站再把各類物資銷售給生產企業再利用。
????隨著行業發展這里面衍生出一些街頭巷尾的小回收站,跟小三輪老板結合成一個基層的網絡。小回收站基本是鏈接小三輪老板和大型收購站之間的中轉點。
????在小三輪老板之上,一層層的中間者及末端的再利用廠商猶如樁柱般站位。小回收站在基層是骨節眼的存在,固定場所、小牌照以及與收購站之間的熟絡關系是它們的殺手锏;收購站的倉儲量、標準化和正規化運營是王牌,最重要它們是終端消費者最信賴的上游;再利用廠商是鏈條的終端消費,俗稱上帝,在地上隨便踩個鞋印都有人爭著去舔。
????這樣一梳理小三輪老板的位置就很明顯了,他們處在這個產業鏈的底層,換言之如果有政策或者經濟調控的倒逼,他們就是首當其沖的苦逼。
- 03?-
有個經典笑話,一個服務員被一個老美幾番嘲笑,反擊說:我們用完的避孕套不扔,做成口香糖出口給你們嚼。
暫且把這個梗當真,現在留給老美嚼的口香避孕套已經不多了。
????國家進口廢料不斷收小直至到零,廢塑再生要實現自給自足,相關行業的經歷是洗牌和震蕩后的春天。
????但這春天對小三輪老板們并不溫暖。在控制廢料進口的同時必定是對國內再生資源行業的認真梳理,當中不可避免就是向正規化和標準化建設的引導。正規化和標準化這兩個名詞對于在再生產業基層恰飯的小老板們不是好事,意味著他們正在被壓縮,或者被不可逆轉地替代。
????這種看牌面不看情面的梳理有兩手。
????一手是政策上的指引和落實,把活都壓在指定部門指定單位上,這樣很容易進行持續性的引導和管理,在制定部門內也能快速地達到標準化正規化的目標。
????一手是經濟手段,經濟層面這些年來再生資源行業基本都有退稅政策,映射出背后的痛點是挨戶挨廠受廢舊物資在稅務上監管的尷尬,一個小三輪老板除了給你掏鈔票還能掏出啥票,繼續延伸就影響了下游。退稅終究是個過度和幫扶,哪天上軌道了不退了直接能把小散戶削成泥。
????簡而言之,行業的需求倒逼了正規化,正規化讓小三輪不好混。
- 04 -
????“我曾以為我會永遠守在她身旁,今天我們已經離去在人海茫茫。”
這歌詞可以唱出當年一批小三輪老板的心聲。
????很多小三輪已經相忘于江湖了,堅守在這個陣地上的同志們大多也被收編到正規部隊。再生資源始終是個好行當,只是現在這塊地靠散兵游勇占不到地方了,都得看兵團作戰,拼錢拼人拼背景拼腦殼。
????這對好閑知足者是好事,收益變少的另一面是風險也變小,當年的糊口生意現在變成了工作,每天打卡到社區轉悠轉悠又是一天的例行,甚至有過渡而來的當年老板認為這才是生活的開始。對于物質標準的評判各人不一,但總體對社會而言這就是進步。
????也有不甘被收編的,被越打越少。城市在進步,地方都在推社區,街頭巷尾的生活雖是有滋有味,但集群化的生活模式是不可抵擋的趨勢。失去了對這一趨勢的有利把握就相當于處于生存洼地,這就是不甘收編的小散戶現狀。
????總的來說,這行業正在化零為整,過去的小馬達得習慣成為今天的螺絲釘。
-05-
????跟大部分其它行業一樣,再生資源行業被互聯網拋來了電眼。
????之前我有文章說過,互聯網現在是味精,干啥都愛加。沒辦法,社會在激烈進步,行業必須跟著顛覆;好比做菜,主材不能改變,要顛覆菜式只能靠配料,最好是便宜又帶勁的配料。這就是互聯網的意義。
????再生資源從回收到利用,中間的物流和信息流是一個及其龐大的網絡體系,過去主要靠商家一環扣一環,相互信息都在傳統平臺上溝通著。互聯網的發展給這種體系帶來了先破后立的沖擊,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對中間體極大限度的壓縮。
????過去是小三輪老板把東西從你家帶到小回收站或者收購站,收購站進一步囤積整理后供給再利用商家。也就是說信息從你家到收購站基本是斷的,靠的都是小三輪老板在中間跑;另一方面信息和交易同步,也就說小三輪老板從你家收來3斤廢紙然后送到收購站,收購站才知道原來今天收了多少紙,信息產生在交易的當時,這樣對交易不利。
????互聯網對于體系的顛覆能力就體現在讓信息跑在交易前頭,每天誰家有多少廢品要買,每樣廢品今天多少錢都能在上面看得到,交易之前雙方都清楚明白。這樣對信息的流通流程無疑是極大的壓縮,同時也給靠信息差吃飯的小三輪放了輪胎氣。住戶、工廠和廢品收購商之間點對點,中間只剩下跑運輸的活。
????早就有商家開發這類型服務了,現在氣候還不算很好,但不能賴方向。方向是正確的,事情的發展總需要過程,一時半刻做不好更說明了這餅真的很大一家兩家還真攤不好。對于再生資源這個流通體系有了脈絡性的認識,自然會感受到互聯網能在它身上輸入的功力。
- 06 -
????根據黎叔的話,21世紀人才最值錢。那什么最賺錢?服務。
????連收破爛也在往這個方向去走,不是我說的,政策說的。
????既然提出了這個名號,意味著事情不可以繼續單一了。過去只干收破爛一趟事可以糊口,現在你若是只單干這一件事,老板們多半不愿意和你玩。老板每天煩的事多得很,誰給他分憂誰掙他錢。收破爛的行當不得不橫向擴展,再生資源在固體廢物處理是一支,現在得刮著餅漿把餅攤大,城市管理、垃圾收治、臺賬記錄、信息管理,一連串讓老板們頭疼的事情你得給他擔著,否則這口飯你甭想恰安穩。
????所以就解釋了為啥要把這行業化零為整,這樣才有高水平隊伍,才能更多更廣解決全面問題。
- 07 -
????如果你有一輛小三輪并鐵信要以其為生,聽弟一句勸,到家電市場附近蹲點跑人力運輸,那里才是你翱翔的天空。
????如果你想致力于再生資源行業,一定要把體系和方向搞透,謹記一定抱團,找靠譜的地方,靠譜的人、靠譜的錢,集體化、正規化、標準化,忘記那些走街過巷的浪漫神話。
????畢竟這都啥年代了,要堅信腦瓜子比腿瓜子好用,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