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走上正道,遇到同路人
共讀群里的美仁們,大家晚上好!
很開心能有機會參加讀書分享,本著群里“越分享,越收獲”的理念,斗膽分享我的一點讀書感想,不當之處請大家諒解。
我先自我介紹下,我是……來自……
被陳老師“點名”的時候,我有些忐忑也有些驚喜。驚喜來源于被陳老師慧眼發(fā)現(xiàn)我想分享卻又遲遲不敢報名的苗頭,忐忑則來源于自己資歷尚淺,能力有限等所帶來的不自信和自身的局限性。猶豫時,群里老師提到到張文質(zhì)老師書中的“羨慕別人,也不必貶低自己”,還有老師一句話“讀書的人,哪里會差”?所以有了這次分享的機會。
讀《教師的使命》,就像聽一位智者的諄諄教導,這是一本可以讀很多遍的書,每一次都給我很大觸動。書中沒有深奧的教育專業(yè)名詞,甚至不會教你具體怎樣做。但在迷茫時,煩悶時,焦慮時,打開書讀幾頁,感覺就有了某種慰藉和方向。我在10月份作為明霞教師成長聯(lián)盟成員參加了釘釘線上分享會。之前分享了淺顯的觀點,這次再分享,我想通過以下三個方面:1.讀書 2.家庭教育 3. 尊重每個個體 來分享感悟。
1.讀書,讓我見更大的世界,與更好的你們。
白巖松說過:“讀書久了,你總會信一些什么,信一些什么就有了敬,有了畏,因為信仰。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敬畏”二字。有了敬,有了畏,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我要去做,知道什么是好的我不能逾越它”。張文質(zhì)老師在教師《三個典型的職業(yè)困境》中提到的第一條就是老師沒時間讀書,張老師說到:“如果讓我對教師提什么重要的建議,第一點就是要擠出些時間讀書,而且經(jīng)常讀,堅持讀。”對教師來講,如果不讀書,就更易于成為一個單純的“事務工作者”。今年七月份到現(xiàn)在,我讀的書比我任教的前七年加起來都要多,張老師的《》《父母改變 孩子改變》更是枕邊書,老師總是很忙的,但也可以利用好碎片化時間。如果不統(tǒng)計,我都不敢相信這個學期我讀了大概10幾本書,簡書堅持日更176天,統(tǒng)計12萬字。這是之前想也不敢想的“奇跡”。去年堅持記錄班級故事,現(xiàn)在已有56篇,3.4萬的閱讀量。之前是為了記錄,后來記錄著就成了習慣,給自己布置了周末作業(yè),每周一總結(jié),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班級學生和家長的期待,這學期創(chuàng)新了班級故事記錄,由學生分組來寫,我來整理成文,學生有了參與感。只要上路,總會遇到同行者。像張老師說的,當你走上正道時,就會遇到很多同路人。我在七月份加入了明霞教師成長聯(lián)盟,現(xiàn)在每月都堅持接力寫作,八月份加入席老師的寫作訓練營,并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公眾號。當然,我也參加了張老師的線上教育行走,并寫了三篇學習心得,參加了第六屆寫作班。閱讀,寫作,讓我遇到了更好的自己,這學期因為文字在中國一日接力寫作,在《中小學班主任》發(fā)表文章,還有一篇論文獲得了泰安市論文一等獎,在這些的鼓勵下,我又申請了市級十四五規(guī)劃研究課題……我知道內(nèi)容還很淺顯,但只要開始,永遠都不晚。
閱讀還讓我認識了身邊的榜樣,我的師傅孫明霞老師,堅持寫童話和記錄的同生老師,堅持不一樣家訪的李元蘭老師,都是我們泰安的佼佼者。現(xiàn)在,我竟然可以向群里天南海北的朋友分享一點點感悟,我們走了很久才遇到一起出發(fā)的人。閱讀讓我遇到了更好的自己,見到了更大的世界,還有最好的你們。
2,做教育,要守住底線。
在第七屆教育行走中,張老師做了“迎接一個更復雜的教育時代”開場詞,深有同感。抑郁癥事社會進步的結(jié)果,也是受了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張老師提到家庭教育而言,你抓住了孩子的早期教育就抓住了他的一生,如果我們把所有的精力都只花在關心他的學業(yè)上,而不關心他的品行,道德,性格,不關心他為人處世的能力,一旦出了問題,父母完全無計可施。這種先成人,再成才的堅持,教我反思做合格的媽媽,之前我對上小學的兒子也是過于嚴格。“我們以為抓住了考試,抓住了學業(yè),就抓住了孩子的一切,事實上并非如此”。也是在張老師“生命化教育”“保衛(wèi)童年”的熏陶下,我報名學習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咨詢師,心理環(huán)保師等課程學習,為了兩個孩子,還有班級42個孩子以及他們背后的家庭。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我們也要努力從一點點小事做起,只要有一點點的改變,我們也是努力的,幸運的。
今天我結(jié)束了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學習,并參加了考試。也是值得紀念的一天。在與學生家長交流溝通中,我以更專業(yè)的視角去溝通,去給家長合適有效的建議,愛和期待,本來就是兩回事,最好的親子關系沒有附加條件,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才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溫柔。送給自己也送給學生家長。
3.尊重每個生命個體,打造幸福班級。
張老師說到“你選擇了這個職業(yè),你就得過這樣的生活,你既當了老師,就得跟這復雜的,難纏的孩子一起,你需要成為一個幫助者,推動者。所以說天生如此,人生下來以后有些東西是不可改變的,但是“長出來”后,它能夠通過得到幫助而改善,比如你遇到什么樣的老師,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人也可能就是“彼此的命運”。
或許這也是我的命業(yè),高考受到某些重大事件影響,我只考上了專科,但我并沒有放棄,選擇了專升本考試,本科畢業(yè)后考取了杭州師范大學研究生,英語教育專業(yè)。前幾天我參加了心理學的生命數(shù)字,解析老師說我的生命數(shù)字最適合做老師,我對比了張老師在《日常教學的情調(diào)》中做老師的標準,童年過得好,家境好,當然是一般而已,三身體好,體力好,我是很適合的。但從教八年,我越來越發(fā)現(xiàn),我是喜歡做老師的。喜歡就無所謂堅持,無所謂辛苦。不抱怨,堅持去做就好。
讀很多書,我可以更心平氣和地,更從容地對待我自己教室的每個生命,讓教育回歸常識,成為慢的藝術。像我經(jīng)常告訴給學生的,你們的未來有無限可能,“人生的每一步,都只是逗號而已。” 對教師而言,只要你充分地尊重了每一個學生的生命尊嚴,你所做的工作就是生命教育。在我的教室里,雖然整體成績中游,但你一定能看到他們炯炯有神的眼睛,自信活力的青春模樣。
最后,我想借用前幾天張麗君老師在明霞教師成長聯(lián)盟分享過的一首小詩結(jié)束今天的分享:“我愛你,不是因為你的樣子,還因為和你在一起時我的樣子,你我之間不必追問,究竟誰賦予了誰更好的樣子。”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