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第一篇過去已有十天左右的時間,期間各種忙碌,或許是真忙碌,或許是我認為的忙碌。可能只是懶惰罷了,那么現在開始吧。
?咋一看題目,或許認為是一篇雞湯,像是說我想什么,我就能什么這樣一類打了雞血的勵志文,好吧,或許人生處處需要雞血。,但今天我要說的,并不是這個。
1 ? ?我想,我想要的是什么
? ? 今天要說的主題之一,我想要什么。這句話對每個人都不陌生吧,要么自己的親人朋友問過你,要么你自己也問過自己,我想要的是什么,我的未來該怎么走下去。我自己對于這個話題,相對來說是很敏感的,這話題,甚是讓我抓狂。卻又是一個必須去面對的事情,我沒有辦法,索性花些時間去思考。
? ? ?那么想要想出這個問題,你首先要知道幾點才能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完成這個難題
1 ? 我現在是在做什么?對我現在做的是否滿意。
2 ? 我的生活現狀怎樣? 近段時間有沒有想達成的目標。
3 ? ?我對什么感興趣,如果做感興趣的事,會遇到怎樣的挫折
4 ? ?如果什么都判斷不出來,那么該怎么辦呢?
之前看到過這樣的話
很多人會有這么兩個誤區:
1. 既然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索性就不去考慮。
目前的工作雖然辛苦,但薪水還不錯,前景似乎也可以,就這樣做下去吧。
他們會這樣說服自己:人生本來就不存在什么目標規劃,誰能知道三年后社會會變成什么樣呢?走一步算一步吧。
2. 反正不喜歡現在做的事情,那就敷衍了事
有些人無論做什么都不上心。如果做不好,就用「這不是我喜歡的事情,我沒有必要花心思去做」來安慰自己,讓自己心安理得。
但你如果問他們「什么才是你想做的?」他們又說不出來。
這兩種心態,長遠來看,都是非常不利的。在這種情形下,工作變成了一種維生的方式,而不是有價值的事業。久而久之,你會慢慢失去對工作的熱情,開始感到懈怠、疲倦,進入平臺期。每天上班了總盼著下班,下班之后則是休息、消遣、娛樂,再也不想管工作的事。
這就構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以上兩點的人,一不知道現在做的是否滿意,二不知道自己有沒有目標,做啥都敷衍了事,三是不知道自己對什么感興趣,也沒有想過。這確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那么這些問題就是第四點,如果還是有些想改變,想上進,那么你該怎么辦。任何事情沒有捷徑,那只有不斷地嘗試,不斷地試錯,會找到自己的答案。顯然很多人會說,這樣的回答太籠統,并不知道有什么用,那么我這里說的是
1 ?想改變,想上進,就是說愿意靜下心來思考的人,即使到現在一無所獲。
2 ?不斷嘗試,怎么嘗試,你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么,那么你列一張清單,寫上你不感興趣的,然后這些就是你需要嘗試的對象。
所以任何事沒有捷徑,任何問題,一句話解決不了本質。
2 ? ? ? ?我能, ?我能給別人帶來/創造什么。
之前在一個實習單位,經理跟我們說,“利用”這個詞,聽起來是一個貶義詞,但是在工作中,它是一個褒義詞。老板利用員工為他創造價值,員工利用老板得到更多薪資,更多機會。然后這些利用就是每個人身上的價值。每個人都有被利用的價值,要不然剩下的就是淘汰出局。
自我價值代表的就是我能帶來/創造什么,無外乎也就兩點
1 給別人,社會創造利益價值。
2 給自己帶來成長,提升
那么我能給別人創造帶來什么,首先就要知道我想要什么,定位好了自己才能更高效的提升和創造價值。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活著,目標和價值也是貫穿這一生的主題。
我想要什么?我能給別人帶來什么。
我想 ? ? ?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