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加入簡書的朋友,或者開始寫作的朋友,內心都有個宏大的目標,寫出一款點贊率很高的爆文,獲得更多的關注和點贊數,短時間內成為簽約作者,成為一名斜杠青年,出版個人的首本出版物。
于是暗暗下決心每天寫一篇,可是剛寫了幾篇之后,發現閱讀點贊數寥寥,不覺心灰意冷,再后來便不再提筆寫了。
我剛加入簡書的時候,也是暗暗下決心每天寫一篇,但是當寫出一篇文章只有4個閱讀量的時候,心情跌倒了谷底,覺得寫出的文章沒有人看,對自己進行了全盤否定。于是就停下筆來。雖然我知道自己寫了不一定有很大進步,但是不寫肯定沒有任何進步。又想想當初寫作練習的初衷。于是又提起筆來,但是這樣循環往復幾次,我還是痛苦掙扎著。
直到我看到了《再活一次:用寫作來調心》,里面很多初寫者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都有很好的答案。
1.要寫什么?從何寫起?
幾乎初寫者都會遇到,缺少寫作素材,不知從何寫起,這是最困惑的一件事,很煩心,直接影響我們能不能堅持寫作。有時候明明心里有很多很多話想寫,打開電腦,卻一個字也寫不出來。那就要收集寫作素材。去餐廳吃飯,聽到服務員談的話,一閃而過的念頭,祖父的假牙,路過的風景,看過的電影,地鐵上的趣事,花開的香味等等,什么都可以,想到什么,就加入寫作意向列表。列表的好處是很明顯的,這樣會讓我們更加留心生活瑣事與列表之間的關系;有了寫作意向列表后,有了選擇范圍,會有助于快速啟動寫作,減少阻力。
2.什么時間寫作?
固定一個時間練習,早起,中午,晚上,固定下來,每天十分鐘,半小時,一小時等等,隨著寫作熟練程度和難易程度,后續可以慢慢加減時間。
3.堆肥的過程很重要
可能按照寫作意向清單,這個題目也想寫,那個也想寫,怎么辦?“我們的身體是垃圾堆:我們收集經驗,而丟擲到心靈垃圾場的蛋殼、菠菜、咖啡渣和陳年牛排骨頭,腐爛分解以后,制造出氮氣、熱能和非常肥沃的土壤,我們的詩和故事便從這片沃土里開花結果。不過,這并非一蹴而就,而需假以時日。不斷翻掘你生命里的有機細節,直到有些細節從散亂無章的思緒垃圾堆里篩落下來,落到堅實的黑土上。”作者也曾經好幾次想寫“父親臨終時的事”,便不斷探索、堆砌那個素材。然后突如其來,在某個合適的場合,才思泉涌般一發不可收拾,不吐不快地寫了出來。
所以,如果我們想寫的話題,一時寫不出來,那可能正處于發酵階段呢,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可能,某一個瞬間,真的就達到了不吐不快的境界。
4.把寫作當成練習
堅持寫作練習。寫作就像體育運動,練習越久,表現越佳。看這幾天奧運會,站在領獎臺上的奧運選手們,都是經過了長期大量的運動訓練。寫作也是如此,我們得不斷練習,不能等靈感和欲望自己跑來報道。
“寫作練習的目的之一就是學會信賴自己的心靈和身體,并且培養耐性和不可侵略的態度。”
現在開始寫作練習的我,常常感慨自己為什么耽擱了那么久才開始坐在書桌前。通過一個多月的訓練,我確實進步了,學會更加信賴自我,并且不再逃避內心想要寫作的那個聲音。
坐下來寫作時,不要給自己設限,不要說,我要寫爆文,不要期許成為什么樣的人,對自己說“我有寫出全世界最爛的垃圾的自由。”然后深吸一口氣,把內心想到的文字一氣呵成地打出來,不要思考,不要修改,不要停頓,不停地寫,直到完成。
5.把作者和編輯分開。
寫作的時候,我們是作者,寫完修改的時候,我們又是編輯。我們很多時候,寫著寫著就停下來了,因為內心編輯的角色說:“這寫的什么呀,肯定沒人看”我們只好把編輯的聲音當成“遠處威風吹動洗好的白衣服所發出的啪啪聲”。衣服終結會曬干。而我們,作者,將埋首寫作。
這本書我還沒有看完,它真的是寫作者的教科書,作為寫作練習者的我們,不妨把它放在床頭,時常翻看,指導我們寫作。
我有寫出全世界最爛的垃圾的自由!----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