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谷子”的高效課堂
(鈿)
如果說“吃飼料”的高效課堂是做給領導或外人看的,是一種表演課,那么“吃谷子”的高效課堂就是實實在在的高效常態課。這種課沒有任何功利性,是以提高課堂質量為目的,是真正的課堂教學改革。“吃谷子”的高效課堂一般有以下幾個特征:
1、教師有良好的工作心情,自愿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其目的在于提高課堂效益,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2、教師有一定高效課堂理論知識和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并在原有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適當改革,逐步提高課堂效率。
3、有良好的師生配合基礎,學生課前能主動學,課內能大但表現。
4、教師在改革實驗過程中沒有壓力,是在常態課下的高效。
“吃谷子”的高效課堂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長起來的,它需要一個較漫長的過程,但它一旦成長起來了就會有較強的生命力。
教育是有規律的,違背規律的教育不叫教育,那是破壞教育;高效課堂的形成也是有條件的,不考慮條件地實施高效課堂的模式,如果沒有“吃飼料”是很難看到“成效”的。同樣的方法,別人用了可能就產生了“高效”,可自己去試一下就很難得到“高效”,原因就在于雙方的課堂條件不同。我們倡導“吃谷子”的高效課堂,就是要從學生的條件、自身的教學水平和社會氛圍出發,不功利,不急躁,不浮躁,本著有利學生成長成才的原則實實在在地進行教學改革。只要學生有較大收獲,受到學生歡迎的課都應稱之為有效的課或高效的課,也就是“吃谷子”的高效課堂。
?????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