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我們從三門峽駕車奔向登封少林寺,兩市之間約有200公里,中間經(jīng)過歷史名城洛陽,河南的文物古跡頗多,一路上我在思考著,探索著。河南是中華民族、中華文化重要發(fā)源地之一,而佛文化又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而少林寺則是佛文化的重要代表,車經(jīng)過了洛陽,到了嵩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著名的嵩山,就豎立在我們面前。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部,為我國五岳中的東岳,是由少室山和太室山兩山組成,東西綿延60公里!這里自古人文薈萃,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高僧名道,豪吳俠客游覽嵩山留下了不少名勝古跡,如少林寺,中岳廟,嵩岳寺塔,觀察臺,太室少室,其母山漢闕等,早已聞名于國內(nèi)外,其中少林寺是最有代表性的佛教建筑群,是馳名中外的大佛寺,有天下第一名剎之稱,位于少林河北岸,始建于北魏太和19年( 495年),主要建筑,多為明清時重建,現(xiàn)在寺院共有總面積三公頃有余,因為它建筑在少室山森林的林木之中而得名,下車后,向四周望去,是一個太室山和少室山組成的、龐大的嵩山地質(zhì)公園景區(qū),可步行或乘索道參觀,所需要時間至少兩三天,而少林寺則是其中的一個景區(qū),到嵩山參觀的,無一漏掉參觀少林寺,不參觀少林寺,不算到過嵩山,在這里拍攝的影片少林寺,享譽中外,其主題歌傳播四方,影片的主要演員,也一舉成名!少林寺現(xiàn)象給人們?nèi)粘I顜砹撕艽蟮挠绊懀@次能來參觀少林寺,也是我的莫大欣慰!我漫步在少林寺景區(qū)大道上,南面山上則是綠郁蔥翠,山下則是小溪潺流,東面的山坡上,則是傳統(tǒng)建筑群體,眾多少年在大道上跑步,道路兩側(cè)多有少年練武,我駐足參觀訪談,細心觀望他們的心靈世界,在大道北側(cè)有兩個大操場,則是少林塔溝武術演武場,有數(shù)百人在那里集體練武。據(jù)介紹,鄭州少林塔溝教育集團轄少林塔溝武術學校,嵩山少林武術職業(yè)學院,少林中等專業(yè)學校,少林中學,金塔汽車駕駛學校,塔溝武術少年體育俱樂部六個教學單位,由此看來,不僅是個寺,已成了一個以少林寺為基礎,結(jié)合體育的集團。從1978年成立起培養(yǎng)了15萬余名文武兼?zhèn)涞膶I(yè)人才,曾獲得奧運世界冠軍526人次,獲得全國冠軍993人次,13次參加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曾多次參加國內(nèi)外大型演出,升學率達80%以上,塔溝集團現(xiàn)有師生35000人,足以說明它已成為培養(yǎng)人才的基地,冠軍的搖籃,是萬千學生的寄托,是武林新星的一個平臺。
我們順著少林大道繼續(xù)向西步行,就到了古色古香、充滿神秘特色的少林寺,“少林寺”三個楷書大字,鑲嵌在門樓上,兩個圓形窗臺,像武士的兩個眼睛,設在墻的兩面,通紅的兩門,樹立在正面,顯得莊重、嚴肅,我們從山門進去,依次參觀了天王殿、大雄殿、法堂方丈寺,千佛殿中及少林寺中軸兩側(cè)的太祖殿,那羅殿,文殊殿,普賢殿,地藏殿,白衣殿等。少林寺院內(nèi),古樹參天,郁郁蔥蔥,干凈,衛(wèi)生,文明,寺內(nèi)佛事頻繁,香煙燎繞,經(jīng)聲朗朗,我們仿佛進入了佛家的世界,擁擠的人群依序參觀,也有不少外國人參觀,特別是印度人,他們雖然是佛文化發(fā)源地的主人,參觀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少林寺,拜佛誦經(jīng),也感別有味道,我看著印度大人小孩那種信仰的虔誠,使人稱贊,我還邀請了幾位印度信徒拍照,他們的高興的答應,盡管語言不通,但是情意濃濃。
?在少林寺門外的對面有一古水井,特別引起觀眾的注意,因為它是古佛歷史文化的象征,凡是來少林寺參觀,都要在這里駐足品味一番;該井建于唐代,最初為寺僧取水用,后來少林寺宜居百姓日益增多!也多左水井取水飲用,該井后來多次重修,至今保持完好,井水甘甜清冽,水質(zhì)優(yōu)良,這個古老的水井,引起人們對歷史的回憶。塔林位于少林寺西面300米處,是必觀之地,這里古樹林立,綠草鋪地,大小不等、高低不同、形式各異的佛塔,相繼排列形成塔林,少林寺塔林是登封“天地之中”,八處11項歷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一,塔林是少林寺歷代高僧安息的墓地,占地面積約14000平方米,現(xiàn)存有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現(xiàn)代,共計248座佛塔,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數(shù)量最多的建筑塔,時代最全,文物價值最高的一座塔林,集古代磚石建筑雕刻,書法繪畫等藝術之大觀,被專家學者譽為藝術的博物館,我站在這里思考著,這不僅是高僧的墓地,他是中國佛教文化的歷史寶庫,如果作為研究佛文化的學者,必須到這里進行細細的參觀和體味,否則不可能成為佛學專家,遺憾的是為了保護佛塔不被損毀,佛塔景區(qū)周圍設立了圍欄,觀眾只能遠看,不能近觀,一般觀眾很難對塔林做深入的了解。
我不是個佛教徒,也不信佛,更不認為有神仙和佛,我認為人本身即是佛和神仙,但我對佛家之道某些理念還是贊賞的,他們講的行善積德,為人解難,和睦中庸,百善孝為先等對人們還是有啟迪的,佛家所說的空,是世上一切萬物的本性,有生就有死,有好就有壞,事物本性是空的,而不是指事物的外相空,佛家講無常,是指變化,世上萬物都在變化,人們的認識也在變化,佛家講禪是指放下,無住,多舍多做善事,別胡思亂想,就叫禪,佛家講菩提,是指明白做人的道理,以上這些說法,還是對人有益處的,也是符合辯證唯物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是無神論者,不是有神論者,但是信仰自由,信眾者要愛國、愛家、愛黨,佛教、道教與儒教,并列為中國三大宗教,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應當進行深入的研究,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使其融入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去。
2017年9月23日le=?cz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