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明月老師的超級行動課的第二課,看到大家發在群里的作業都很棒,而且行動力都超強的。昨天的直播課,今天很多人就把作業交到群里了。所以我也不好意思落后呀,今天趕緊抽時間補上課程,補作業。
其實自己也是一個比較上進的人,從年初訂閱笑來老師的得到專欄付費學習開始,陸陸續續每個月都要花差不多一千塊來進行線上的學習。報名了寫作課,運營課,還有小蜜圈,飯團什么的,手機里面的app除了銀行,微信,就是各種學習讀書用的軟件。可是起早貪黑學了半年以來,感覺效果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好,反而越來越焦慮,越來越迷茫。看看周邊的人都在追各種劇,每天不學習生活的也是有滋有味,再看看自己,每天都在學習,然并卵,其實還沒有他們過的瀟灑一樣。我已經醒了,可是還不如一直沉睡著了,究竟是為什么呢?為什么自己的努力沒有用?
想來想去覺得自己的執行力不夠,行動力不強,只停留在學習上,并沒有學以致用造成的。今天聽了明月的課,她給出了正確的答案,其實是自己一直停留在被動學習,而沒有主動學習,被動學習的知識留存率低,而主動學習的留存率高。所以聽課了,閱讀了,過后就什么都想不起來了,很正常,大腦就是這樣工作的。而只有在學到以后馬上教給別人,或者馬上運用才能把知識內化到自己的知識體系里,變成自己的東西。她給出的知識留存率的金字塔模型很直觀的說明了應該怎么學習才是最有效果的,什么樣的學習是效果最差的,而我之前一直都使用的是效果最差的學習方式,所以結果肯定不夠好。
我們有了理論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具體應該怎么操作了,她也給出了具體可操作的方法,那就是技能拆解和遷移。把自己已有的技能拆成很多個小模塊,再把自己想要加持的技能拆成很多個小模塊,看然后看這些小模塊里面哪些是自己有的,哪些是自己沒有的,哪些是自己需要加強的。然后差什么補什么,什么弱就讓它變強。
很不好意思的是,自己能想到自己已有的技能時,腦子一片空白,好像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想來想去,自己一直從事國際貿易,那就姑且把國際貿易作為自己的已有技能來拆解吧。
已有技能,國際貿易=銷售+英語+協調
希望加持的技能有,英語=聽力+口語+閱讀+寫作
寫作=邏輯思維+口語表達+敲鍵盤+內容
理財=耐心+理性+專業知識+寫作輸出
如此一分析,發現我的英語還是相對來說有一點基礎的,而且英語的學習跟所從事的工作有關系,所以優先應選擇英語學習,然后再考慮和其他的技能并聯。
接下來,就應該不要遲疑馬上行動,自己已經購買了懂你英語半年的課程,最近由于各種原因已經將來一個周沒有學習了,現在開始馬上重啟學習,學到以后,立馬拿出去炫耀,尋求反饋,正反饋當然是繼續下去的動力,如果是收到負面反饋,則應想到實際情況是負的三倍,因為人為了面子總會有所保留。最后無論是收到怎樣的反饋,我們要做的就是耐住性子,刻意練習。害怕自己堅持不下去,那就從培訓微習慣開始,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比如每天跟讀五分鐘,完成了就鼓勵自己一下,不要一開始就給自己很大的壓力,想要做到怎樣怎樣,從一點小小的改變開始,建立自信。
其實行動中最大的障礙就是不自信,害怕自己搞砸了,害怕出丑,于是我們追求完美,于是為了不出丑,我們就原地踏步,止步不前。怎么辦呢?轉變思維定式,就能走出困局,只要想著我們這一次的行動是為了給下一次做準備了,所以這一次如果沒做好沒關系,下一次肯定比這一次做的好,每次這樣想,自然就沒有障礙了。而且大家的想法其實都是一樣的,大家都不自信,所以如果我行動了,我就跑到前面去了。還可以假裝自己會了,直到最后真的會了。最后要說的當然還是要充分準備,充分準備,充分準備。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不要只看到臺上的精彩,也要看到臺后的大量重復的練習和每次上臺前充足的準備工作,只要準備的足夠的充分了,就有足夠的自信做的更好。
課程里面講的干貨很多,不要試圖把所有的都學會,只要學到做到其中的一點,持續做下去,變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就是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