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上日期,才看見今天是個很二的日子,居然有六個二,也算是一個紀念日,我將它命名為“家長紀念日”。因為,從今天開始,我要開始好好學習怎樣去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希望每日有收獲,每日有進步,每日有改變,堅持下去,我想我會和孩子 一起趕上來的。
寫寫這幾天的感受,前期在聽家長課堂時,總是聽完就忘了,當時覺著說的都對,聽完之后,覺著對自己孩子的教育不是很受用,或者就放在一邊了,等等再用。上個周五的講座是《陪伴》因為有事沒聽,總覺著錯過些什么,夜里失眠,也無事可做,便回放再聽,有一點觸動到了我,或許說把到了脈,開了一味藥,找到了病因,接著就是對癥下藥了。
那位老師講:為什么一、二年級的時候家長會很積極,而到了三四年級,孩子問題不斷,家長和孩子之間矛盾不斷,而且孩子越來越難管,問題越來越多,到了五六年級家長管的越來越少,放棄了。當我聽到“放棄”這個詞時,我看到它若隱若現的出現在我的腦子里,是我們放棄了我們的孩子。那位老師說:原因在于作為家長我們已經沒有了耐心,我們沒有堅持下來,我們開始放棄了。
我覺得說的特別對,平日里對孩子大吵大吼,嫌孩子這不好那不好,總是批評,說一些互相傷害的話,孩子的反抗會越來越強烈,孩子開始破罐子破摔,孩子他討厭你,這樣的時候總讓人很傷心。總會想起小時候多可愛,如果能回到小時候多好,愿意為他做這做那,他是那么愛我,越是傷感越是感覺美好。
實際上,孩子也是從零開始,我們總以為他長大點便會自己懂事,我們羨慕別人家孩子還不敢比較,為什么我們的孩子就沒那么突出了呢?因為我們沒有了耐心,孩子感到困難失去了信心,面對困難,我們都開始放棄,我們都沒有堅持下來。為什么會有差距?是因為作為家長,我沒有做到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我們沒有做好監督責任,沒有及時關心到孩子,沒有做到良好的溝通,沒有去真誠的幫助孩子面對困難,那些好習慣沒有堅持下來,那些問題我們一直在妥協,逃避責任,所以領跑的人開始偷懶,那跟跑的人怎會一直堅持下來呢?
總讓孩子打卡,我們也看看自己是不是做的到位,是否嚴格按照要求執行了呢,對自己也來打卡,去做考評,做一段時間后在看效果,我想不會失望的,反而還會有驚喜!
加油吧,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