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不太喜歡煲電話粥,喜歡速接速決,不知道聊什么,怕尷尬,只好掛電話。很少有人能主動讓我聊很久的電話。電話除了耗時以外,沒有什么其他的意義。尤其在人人一部或者幾部手機的今天,打電話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大部分的商業簽約都是在飯局上進行的,談戀愛早已視頻對話,無論相隔多遠,都可以親密無間。
? ? ? ?但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電話不太普及的時候,打電話是時髦的事情。當時上海有一個地方叫亭子間的阿姨,不是每家人家都有電話,有事情會打公用的電話,電話間的阿姨會去叫誰家來聽電話,還會有一個票證。
? ? ? ?假如有急事,哪能辦,就發電報。相對來說,打電話的人更加多。有時光,打電話都要排隊。這是蠻難想象的。等改革開放之后,有了大哥大,這就是手機的前生,身上別一個大哥大,基本上都是暴發戶。他們的目的不是打電話,而是裝腔調,說明我的財力雄厚。
? ? ? ?等我讀預備班的時候,剛開始流行諾基亞的手機,還沒人人普及手機。我們班級的班長就買了一只。為了顯示自己有手機,在老師走了以后,特意拿出手機,打一個電話回去。右手拿著手機,嘴巴對著說,也不曉得有沒有真的接通。
? ? ? ?等我進入高中的時候,最主要的聯系方式也是投幣電話。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同桌失戀了,每天要去小賣部換五十個硬幣,然后就瘋狂地打電話。每次休息時候看她,基本上都在打電話的地方。那時候,我也想家,基本上趁著她吃飯的間隙,馬上去排隊打電話。
? ? ? ?當時她的眼淚水就像陰雨天的小雨滴滴答答,永遠滴不清楚。我就花一塊錢,和媽媽打通之后,說:“媽媽,你有啥想對我說的嗎?你可以悄悄地告訴我,不要客氣。”我媽媽說:“沒有。”我說:“那我對你說。我只花了一塊錢,一分鐘就沒了。”我媽媽說:“沒了更好。”我說:“你想不想我啊?”媽媽說:“不想。你不在家,我很開心。”我說:“是嗎?”我媽媽說:“好煩,我掛了。”
? ? ? ? 每次我都心疼我的一塊錢,明明可以買棒棒糖的,卻聽我媽媽這么說話。
? ? ? ? 再后來,人人普及手機以后,有一個密友包,就花五塊錢,可以和五個好友暢聊三千分鐘。我們有一次為了聊天而聊天,結果很尷尬,串號了,我聽到一個陌生的男人在表白。我的腦海里在想,到底是要告訴他電話串線了呢?還是串線了呢?但是我想到對方的驚訝的態度,還是優雅地選擇了掛斷電話。
? ? ? ?打電話已經是很久遠的記憶了,現在回想起來,如今早已習慣了有事微信聯系。雖然信息節約了人們的時間,但是人和人的內心的距離卻越來越遠了。在電話沒有普及的時候,我們習慣了串門。在有電話的時候,我們習慣了煲電話粥。在微信普及以后,我們習慣了視頻,卻忘記如何擁抱屏幕背后的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