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往往會對一些事情視而不見。有一些認為這些事情總會有人去做的,這就好像是路上碰到老爺爺跌倒,一群人看到可能沒人會馬上去扶,但是只有一個人看到的時候那個人往往會馬上去扶老人。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旁觀者效應,而在其中做了旁觀者的人們,往往會給自己安上一個中立的角色,既不是壞人也不是好人。但是這確實錯誤的,視而不見也是一種站位。
? ? ? ? 在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中,很多的白人都對于種族主義者的行為都很反感,種族主義者們對于黑人的態度以及暴行和黑人運動中的人們的忍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其實讓大多數美國人對黑人民權運動表示贊同,但是他們并沒有表態而是選擇了視而不見。視而不見對于當事人來說是一件簡單的事,可能還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對自己沒有壞處。但這無疑在無形中助長了種族主義者的士氣,“你看我們這么做沒人反對,我們做的無疑是正確的”。在視而不見中,黑人們的忍耐到達臨界點,最終在當時的運動領導者馬丁路德金的被槍殺的情況下發生了全國范圍黑人暴亂和縱火。在其中那些視而不見的人其實扮演的是民族主義者的幫助者,他們沒有出來表明對民族主義的反對或者對民權運動的贊成,其實就是在默認民族主義者的行為。在一件事情中往往只有對錯,如果一件事情對于你來說沒有對錯,只是因為它對于你來說無關輕重而已。
? ? ? ? 視而不見,其實也是你覺得這件事對于你而言,不是那么的重要,你會認為你在其中只是中立,沒有參與,不過也許你不知道的是當你知道這件事的時候你就已經是這件事的參與者了。視而不見對于你來說是一件可以讓你減少麻煩的行動,每個人都會優先選擇視而不見特別是在很多人都在視而不見的情況下,我也一樣。視而不見會造成什么沒有人會去深思,但我們要知道我們的每次視而不見到底是對還是錯,視而不見,不是中立。
? ? ? ? 我是個視而不見的人,我知道我的立場,我不是中立。你呢?